加速AI應用 國研院啟動高效能開發平臺
全中運開幕4/19登場 4/3線上限量索票
第7屆青少年諮詢會 選出14名代表為學生發聲
公費留考簡章 六月下旬公告
北市「鮮奶週報」4/14上路 逾18萬學童受惠
衛福部表揚184名社工 林萬億獲特殊貢獻獎
北市將改善國高中學生置物櫃 預計三年六億經費
竹市托嬰中心照顧不當 勒令停業
在過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話是「口號」,呼籲大家別以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今日,它是「事實」,告訴大家「不論從事哪種工作,只要努力,都可以有成就」。我國中時(距今四十年),老師常叮嚀:「好好念書,考上好的高中,不然就去當女工。」但,事實是──女工也不好當。某年暑假,母親拜託姨丈讓我去工廠打工一個月。我起初覺得這工作太好了,因為只要坐著將兩個零件組合起來就行,還能吹冷氣聽音樂呢!做一陣子後,發現看起來簡單的事也得用腦,而且手要巧,心要細,否則……我眼前的零件逐漸堆成小山,影響生產線進度。熟能生巧後,我遇上另一項挑戰:就是「沒有新的挑戰」!這樣的工作經驗,讓當
冬天是腦中風好發的季節。前幾天氣溫明顯降低,急診室就湧入許多腦中風病患,其中不乏青壯年族群。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名二十多歲,初出社會的年輕人:一向健康,某天突然頭暈目眩,然後全身無力癱軟下來。由於他還很年輕,又沒有典型中風單側無力的表現,所以大家以為他是得了流感或是身體過勞不適。隨病情惡化,青年漸漸說不出話來,醫護人員趕緊安排腦部影像檢查,發現後腦一條大血管完全堵塞,立即施行導管治療。幸好及時將腦血栓取出,雖然可能仍會有一些後遺症,但至少避免從此四肢癱瘓,終身臥床的悲劇。由於這名病人的狀況太過戲劇性,所有參與治療的同仁至今心有餘悸。臉手口失調須儘快送醫也許是現在
最近幾次講座,我總先以一則新聞開場,大概內容是一名年輕女性失去了親如家人般的愛犬,悲痛萬分的她始終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多年後,終於等到科技協助,讓她如願以償的「複製」出一模一樣的愛犬。當她看見愛犬又活蹦亂跳的出現在眼前,多年的思念之情獲得紓解,非常歡喜。然後,我請參加講座的成員發表對這則新聞的感受。成員多半贊同冰冷的科技也可以帶來溫馨,神奇的力量用對地方,一樣滿足人心;也有人失去過寵
如同版名,《國語日報》第四版生活刊登的文章都很「生活」。只是……那些文章真的和我們小孩的生活有關嗎?請帶著這個疑問瀏覽該版面七天的專欄名稱及文章標題,能瀏覽內文更好。相信你瀏覽以後,一定會對「生活」更有感覺,也會對「我們」有新的看法。‧111年11月20日(日)「深度遊臺灣小文青來解詩」〈白頭祝壽鳥古人喜愛的吉祥物〉‧111年11月21日(一)「學法律保護自己」〈張貼廣告傳
過度換氣症候群是易焦慮青少年與成人的困擾。媒體上,醫生舉的例子常是兩人吵架,情緒激動,一人呼吸速度太快,全身肌肉緊繃,導致血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越來越低,發生呼吸困難、手腳發麻、肌肉抽筋、頭痛、頭昏、無力等症狀,被送急診治療云云。其實很多過度換氣症候群不如上述戲劇化,發作時似乎也沒發生什麼大不了的事。病人可能只是睡眠不足,當天比較疲憊,生活步調緊湊,呼吸速度不自覺的變快,突然必須大口吸氣,並引
專欄前兩篇文章:〈國際版特色多 親子玩出閱讀趣〉和〈國際版+ 地圖 親子漫遊世界〉,介紹「體驗閱讀國際版的樂趣」和「以生動比喻認識許多國家」,相信大家一定愛上《國語日報》國際版了吧!怎麼說?因為有多個爸媽分別私訊我:如果想帶領小孩深度閱讀國際版,要怎麼做?我的答案是:以週一至週六的國際版練習「理關聯」。「理關聯」是什麼?理關聯的「關聯」一詞表示「至少有兩個○○」(在這裡,○○指的是國際版的報導;《國語日報》國際版的特點即是一個版面常有兩則以上的報導),而且「○○間存有某種關聯」,例如:兩則報導可能有「共通點」,也可能是「對比」,甚至可能說明了「因果關係」……至於理關聯的「理」,
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臺公布「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資料,去年第二季全戶皆為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的高齡住宅數,達六十二萬七千戶,相較於十年前的三十三萬戶,將近倍數成長。十年前,僅一名長輩獨居是二十二萬六千戶,而今高達四十七萬七千戶,成長超過一倍。臺灣社會少子化,長者缺乏貼身照顧的家人;如何運用蓬勃發展的醫療照護能力,以及資通訊技術、5G布建高覆蓋率等科技優勢,補充家庭照顧量能的不足,讓晚輩放心打拚
身處媒體大量釋放訊息的資訊時代,孩子慣常被動吸收許多影音訊息,來源多半是電視和網路,較少有機會主動運用媒體探索與表達自己的意念和想法。而這樣的探索過程和創作經驗,可以同時培養兒童的美感設計與媒體整合能力。影音資源多網上找就有未來是以科技高度互動的元宇宙時代,適當運用媒體整合並呈現「數位內容書寫能力」尤為關鍵技能。除了在學校中,由教師引導學生做專題作業之外,善用網上的免費資源
「雲林縣」在臺灣地圖的哪裡呢?找到「雞腿」就是啦!那天,要向雲林縣幼教老師介紹「愛的書庫」這個好資源,夥伴這一句話,讓還在地圖「中部偏南區域」找尋雲林縣的我立刻認出它。的確,精準生動的比喻,不僅可讓人一眼看到「它」,而且印象深刻。這也是帶小孩看世界地圖,認識世界各國的好方法呵!如果能再藉由閱讀,對各個國家多些了解更好。國語日報社出版的三種報刊──《國語日報週刊》、《國語日報》、《中學生報》,就是很好的選擇。親子共讀前,備妥材料。拿出剪刀、膠水、細字筆、直尺……還有「報紙」和「世界地圖」這兩個主角。共讀方式說明如下:報紙《國語日報週刊》、《國語日報》、《中
細菌無所不在,高至喜瑪拉雅山,深至馬里亞納海溝,熱至接近沸騰的溫泉,冷至攝氏零度以下的冰冷環境,皆可發現細菌的蹤跡。最近,全球暖化,有人認為北極和南極的冰層裡可能藏有古老的細菌,如果冰層融解讓這些細菌跑出來,可能造成恐怖的全球瘟疫。這些被隔絕數百萬年的古老細菌會是人類生存危機嗎?我個人沒那麼悲觀。要知道世上的細菌種類千千萬萬,但「致病菌」只有幾種。可依來源略分兩類致病菌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