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系統之所以叫「鐵」路,就是因為軌道列車多行駛在由「鋼鐵」製作的軌道系統上。舉凡高鐵、臺鐵、高運量捷運系統與輕軌系統,它們的軌道系統都是由特殊的鋼鐵製作;鐵道工程師也會將軌道稱為「鋼軌」。防熱漲冷縮 軌道需分段 鋼軌雖然堅硬,但也容易受天候影響,在溫度變化時改變長度。依據物理定律,鋼軌長度熱漲冷縮的變化幅度為:每升高攝氏一度,每一百公尺長的鋼軌會伸長一公釐。 夏天
太陽像是能源典範我們每天讓交通工具行動、電器和機械運作的能源從哪裡來呢?不外是石化燃料(如石油、天然氣、煤炭等)、核分裂反應爐,以及再生能源,不過這些能源都有各自的問題。比如石化燃料會造成空氣汙染、產生溫室氣體導致氣候變遷;核分裂反應爐有核廢料與輻射汙染的風險;太陽能、風能等再生能源起步較晚,除了成本偏高之外,由於「靠天吃飯」,供給的穩定性較差。石化燃料和核分裂,更有「地球上原料有
不同生物的DNA就像是一本本密碼書,寫滿了暱稱為生物「設計藍圖」的基因,我們的細胞就是憑藉這本密碼書記載的資訊,來發育、運作身體。換句話說,只要有好方法能「修改」這本密碼書上面的句子,細胞就會按照新版密碼書工作,這樣就能改變生命藍圖,創造出符合醫療、研究、農業、能源等需求的生物。編輯基因新技術以前,科學家想要改寫生命密碼書時,只能先在實驗室設計好「內容長得像」的頁面,等待細
最近網路上重新熱議起「愛玉只有臺灣有」的話題,為什麼野生愛玉只長在臺灣呢?愛玉和薜荔同屬於桑科榕屬的植物,不過愛玉僅原產於臺灣中低海拔山區,瘦果內含大量果膠,是製作愛玉凍的原料;薜荔則廣泛分布在東亞,在臺灣多生長於平地,兩類植物的地理分布和環境偏好迥然不同。榕果小蜂與榕屬植物共生由於榕屬植物的花構造特殊,只有仰賴榕果小蜂幫忙授粉,才能傳宗接代;榕果小蜂的幼蟲,也需要
過去說到北極熊,人們腦中浮現的不外乎海豹、極地、冰山等跟「冷」相關的事物,但近年隨著保育團體及生態紀錄片的呼籲,冰山融化、全球暖化等現象,也開始與北極熊的存亡連結。多搭乘大眾運輸、少開冷氣這些能夠「幫助」北極熊的行為,逐漸成為社會的共同價值,但很少人真正了解背後的意義。當今飼養北極熊的動物園多半坐落於溫帶,雖然不像臺灣一樣有燠熱的夏天,但仍有分明的四季,無法長時間保持如原生地般的「冰天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