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菇國探奇
上蠟的菇 蠟傘科

蠟傘科的菇類外表像抹了一層蠟。
傘菌目是一個很大的生物分類群,包括許多種類。這些菇類的菌蓋較軟,容易腐爛,大多數具有菌蓋、菌柄和菌褶三部分,屬於褶菌類。
傳統分類是依據孢子印的顏色、形態和顯微結構,將傘菌目分成十三個科,其中有六個科的孢子印是白色,兩個科的孢子印是紅色,五個科的孢子印是褐色。這裡介紹的是孢子印白色系的蠟傘科。
蠟傘科的外形特色
蠟傘科的菇類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它們有像抹了一層蠟般的外表。這些嬌小玲瓏的菇類,色彩鮮豔,可以在苔蘚沼澤地、牧場草地、林地,甚至花盆中發現它們。
蠟傘科的菌蓋通常呈鐘形或錐形,手一碰到就會感覺到濃濃的蠟質感,甚至黏附在手指上。它的菌褶厚質、排列疏鬆,直生至延生。除此之外,它的擔子非常細長,比孢子長度的五倍以上還要長,這也是它主要的顯著特徵;另外,它大部分的擔孢子呈無色且光滑,所以也可以藉由這個特色分辨它。
溼傘屬也有豔麗的紅色外觀。
家族成員種類介紹
蠟傘科在全世界大約有十個屬、三百二十種左右,其中蠟傘屬約有一百種;溼傘屬約有一百五十種。而蠟傘科在臺灣共有三個屬、十六種。
蠟傘屬與溼傘屬就像是一對攣生姐妹花,雖然蠟傘屬長得較高大,外表卻比較樸素,常常是白色或黯淡色,也較少有蠟質感。如果分不清兩者,就必須從菌褶的切片,透過顯微鏡觀察菌髓及菌絲的排列來判斷,其中蠟傘屬的菌髓及菌絲會從中央束向兩邊輻射分開;而溼傘屬的菌髓及菌絲或多或少是平行的。
溼傘屬個體小巧,外觀醒目。
個體小巧外觀醒目
溼傘屬是一種嬌小迷人的菇類,因為它鮮豔醒目的外觀和小巧的個體,經常隱身在苔蘚和其他綠色環境中,令人著迷,人們通常將它當作療癒系菇類。
因此,溼傘屬被廣泛用於微觀攝影和藝術中。由於它色彩鮮豔,能為照片和畫作增添美感。特別是一些嬌小玲瓏像鮮紅色或鮮黃色的溼傘,它們就像紅、黃寶石般撒落在森林中,非常迷人!
錐形溼傘被觸摸後,就會迅速變黑、變老。
另類有趣的變色菇
另外一種奇特的溼傘屬,就是被碰到就花容失色的錐形溼傘。如果菇類能夠說話,錐形溼傘可能會這麼哀嚎:「不要碰我!天哪!嗚嗚……我的美貌全毀了。」
因此,錐形溼傘也被稱為「變黑溼傘」,本來是漂亮的橙紅色,一旦被觸摸,就會迅速氧化而變黑、變老。但事實上,很多菇類都會變黑、變藍或變綠,只是變化沒有那麼快罷了。但這樣快速的變色反應,也成為錐形溼傘另類有趣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