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消除確診學童心理壓力

(2022/5/28)

 學童染疫人數持續增加,許多縣市宣布,遠距教學再延長一週,以保護孩童。然而近日有國小學童向媽媽反映,確診隔離期滿回到校園,竟受到同學排擠,讓他很難過傷心。教師應多關注染疫學童的心理健康。

 疫情期間,師長最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有時候會忽略心理方面的需求。兒童團體去年調查發現,三級警戒期間,有五成四的兒少覺得孤單,四成三以上出現難過心情。染疫的學童在隔離期間,無法與同學接觸,失去人際互動,更會感覺被孤立;康復後返校,若被同學排擠,心理會更難受,需要教師輔導,適應校園生活。

 今年有團體調查,僅兩成一的學生有去輔導室的意願,不願去輔導室的原因包括:不想跟輔導老師談話;認為輔導老師幫不上忙;隱私保護不足;怕被同學發現等。疫情期間,教育部可擴增線上輔導資源,讓染疫的學生能透過線上諮詢,紓解心理的壓力,建構即時的求助管道。

 疫情處於高原期,任何人都有染疫的可能。教師應教導學生要審慎防疫,但不需過度恐慌;對於確診學生可用視訊或遠距的方式關心,透過關懷消除確診兒童的心理壓力;教導學童有同理心,可避免排擠情況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