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蹤鳥語
從螺類到骨頭 猛禽的獨特菜單
尖尖的嘴喙、鋒利的腳爪,再加上快狠準的狩獵技巧,這可能是許多人對猛禽的第一印象,不論是天上飛的鳥類、地上活動的哺乳動物,還是水裡優游的魚,都是牠們瞄準的獵物。不過有些猛禽的食物有點特別,有點意外,有點想像不到。
棲息在沼澤溼地的螺鳶會捕食螺類,再用又彎又尖的喙拉出螺肉。
有螺萬事足 螺鳶
鳥如其名,螺鳶是一種幾乎只吃螺類的中型猛禽,牠們又彎又尖的嘴喙正好讓牠們挖出螺肉。牠們在美國的重要棲地佛羅里達大沼澤,受到都市及農業發展、嚴重乾旱影響,沼澤地的面積已經大不如前,原生淡水螺也跟著越來越少。
沒了食物,螺鳶數量急遽下降,到二○○七年只剩下不到八百隻。大約也在這時候,來自南美洲的外來種淡水螺迅速擴張,成為螺鳶的新食物!
不過,這些沒吃過的外來螺,讓螺鳶有一些適應困難,畢竟原生的淡水螺只有高爾夫球大小,外來的淡水螺可是比網球還要大顆!螺鳶抓取時不僅容易掉落,也得花上更多的時間處理。
從外來種淡水螺入侵以來,不到十年的時間,螺鳶演化出更大的嘴喙,體重也增加了;而嘴喙及體型較大的螺鳶幼鳥,存活率也比較高。環境及食物的變化,讓牠們的形態發生快速的變化。
有了食物來源,再加上佛羅里達大沼澤長達數十年的棲地復育,螺鳶的數量也緩慢回升。然而,外來淡水螺也可能對當地的原生物種產生負面影響,這個難題考驗著當地的生態學家。
胡兀鷲的主要食物是動物的骨頭。
骨頭粉碎者 胡兀鷲
提到兀鷲,我們腦中浮現的可能是牠們頂著光禿禿的頭,在屍體周邊盤旋的模樣。和其他吃腐肉的兀鷲不一樣,胡兀鷲的目標是動物的骨頭,牠們也是世上唯一以骨頭為主要食物的鳥類。
胡兀鷲的下巴有一撮鬍子,翅膀展開有近三公尺寬,分布在歐亞大陸及非洲的山區,能夠吞下長達二十五公分的山羊腿骨。骨頭過大的話也不成問題,牠們會把骨頭帶到空中,往地面的岩石扔下來,骨頭就會裂成可食大小的碎塊。
許多鳥類透過消化道中的「砂囊」將食物磨碎,胡兀鷲不同,牠的消化道沒有砂囊。為了吞下骨頭,牠們具有可彈性伸展的食道及腐蝕性強的胃酸(酸鹼值約為一),堅硬的骨頭二十四小時就能消化完。
骨頭的營養價值可不輸給肉類,骨髓富含脂肪,而經過乾燥,重量一百四十克的羊大腿骨含的蛋白質,和一百一十一克新鮮肉塊提供的能量差不多,且肉類的腐爛速度快,骨頭則可以維持數個月。
人們對胡兀鷲的不了解,也讓牠們面臨嚴重的生存威脅。在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人們誤以為牠們會攻擊牲畜或人類,因而被獵殺及毒殺,再加上人為造成的棲地變化,食物來源減少,胡兀鷲幾乎在歐洲滅絕。
幸好,在重新引入及圈養繁殖計畫等保育行動的努力下,牠們已經重新返回歐洲的天空。
即使這些猛禽有獨特的生存策略,遇上人類造成的環境變遷和獵殺,也一樣有物種存續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