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
肝臟發炎警訊 留心兒童脂肪肝
肝臟常被說是「沉默的器官」,這是因為肝臟只有表面有神經分布,內部沒有神經。因此,當肝臟生病,除非已經影響到肝臟表面,否則不大有疼痛感。
三酸甘油酯堆積過多
臺灣每三個體重過重的小朋友,就有一個有脂肪肝。那脂肪肝有什麼症狀嗎?
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兒童胃腸科主任林裕誠醫師說,「脂肪肝是指肝臟裡堆積了過多的三酸甘油酯,做腹部超音波時會看到肝臟白白亮亮的。但通常沒有症狀,大部分是因為體重過重或是抽血檢查發現肝指數過高,肝臟已經發炎了,進一步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被發現有脂肪肝。」
既然沒有症狀,是不是就不用在意呢?林裕誠醫師提醒,兒童脂肪肝比成人脂肪肝更須重視。這是因為有些脂肪肝會讓肝臟發炎,如果從小就肝臟發炎,有可能讓肝臟受損,肝臟累積許多傷害,會纖維化,表面變得粗粗的,質地粗糙變硬。
當成人出現肝纖維化症狀時,有時會安排肝臟穿刺,以針頭從肝臟表面刺到肝臟內部,當然會疼痛,也有肝臟出血的風險。但小朋友如果可能有肝纖維化,很少安排這樣有侵入性的檢查。
現在有一種肝纖維化掃描儀,可利用特製探頭來測量肝臟的硬度,能評估肝臟受損纖維化的程度是正常無纖維化、輕度纖維化、明顯或嚴重纖維化。它也能評估肝臟脂肪量,了解脂肪肝的程度是健康、輕度、中度或重度。檢查前不能吃東西,要空腹六小時。檢查時會在腹部塗凝膠,再用探頭掃描,會感覺到輕微的振動,但不疼痛。檢查時間約五分鐘到十分鐘。
檢查兒童脂肪肝可用特殊探頭,不須穿刺肝臟。
健康危害程度被低估
林裕誠醫師說,「當小朋友腹部超音波看得到脂肪肝,且肝指數過高,肝臟發炎時,醫師會和小朋友的父母討論要不要安排自費的肝纖維化檢查。近年門診中,發現有些小學高年級學生不但有中重度脂肪肝,而且肝纖維化已經到比較嚴重的程度,須積極介入,避免肝硬化。這代表兒童脂肪肝不是良性的疾病,一旦肝臟發炎時間久了,就有纖維化的可能,過去可能有點低估兒童脂肪肝的危害。」
建議十歲以上,體重過重的小朋友,或是不到十歲,但體重過重,還有血脂、血糖、血壓問題,肝功能異常,或有家族性脂肪肝的小朋友,可與兒童胃腸科醫師討論,接受一次脂肪肝的篩檢。
QA時間
Q. 小朋友有脂肪肝、肝纖維化,該怎麼辦?
A.當父母得知孩子有肝纖維化,肝臟已經受損,都會積極想改善。好消息是脂肪肝和肝纖維化,都是可改善的。小朋友有脂肪肝、肝纖維化,就應接受追蹤檢查。
當體重下降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有助改善脂肪肝、肝纖維化。但因為小朋友還在生長發育,不宜用極端的方式減肥,建議由營養師指導飲食並且增加運動量來控制體重。每三個月到半年,視情況再評估脂肪肝、肝纖維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