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Let's SDGs 目標13:氣候行動 目標16:和平、正義與有力的制度
全球暖化嚴峻
青年對未來感到焦慮

文/張雅淩(澳洲昆士蘭大學環境管理碩士) 圖/達志影像 (2023/11/18)

 這個世代的青年面臨的環境問題十分複雜且嚴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日漸增加,造成極端氣候而衍生許多災害,不免讓許多年輕人對未來感到悲觀:「未來還有希望嗎?世界會不會毀滅呀?」

各國應提供青年對於環境議題發聲的機會。

青年給予大人的建議

 根據近年的期刊論文指出,研究調查的十個國家中,約有百分之六十的十六歲至二十五歲年輕人,對於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感到極度憂慮,許多人表達失望、焦慮、憤怒、無能為力、罪惡感及無助。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青年認為掌握權力的各國政府須負重大責任。

 另一篇期刊論文則訪談了一千名加拿大青年,詢問他們大人可以做哪些改變,他們認為學校應增加氣候變遷議題的相關教學內容,講授如何採取氣候行動,強調氣候風險及採取行動的急迫性,提供師生心靈健康的諮詢與輔導,以及提供氣候變遷相關學習資源,給予學生正向的鼓勵與支持。這些學生的想法十分具體,值得大人反思並提供青年發聲的平臺與管道,進一步改善教學現況。

越來越多青年採取法律途徑,控訴政府針對氣候變遷的無作為。

兒少發起的氣候訴訟

 國外有許多兒童與青年採取氣候正義行動,提出氣候訴訟的案例,他們控訴政府對於氣候變遷的無作為,使氣候變遷帶來嚴重災害而影響居民生活。二○一六年,一群美國青年控訴聯邦政府未積極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影響,卻因受到阻擾而沒有獲准開庭審理。

 二○二○年,六名葡萄牙兒童(年僅八歲)與青年(十二歲至二十一歲)向歐洲人權法院控訴三十三個歐洲國家侵犯人權,要求各國政府針對氣候變遷制定相關因應措施。由於此案影響的範圍很大,至今仍在審理。

 今年,另一群五歲至二十二歲的葡萄牙兒童與青年(共十六名)控訴蒙大拿州政府未考量石油產業造成溫室氣體增加,而僅考量空氣及環境汙染等議題。這群兒少團體認為州政府已違反州憲法保障人民擁有「乾淨且健康環境」的權利。

 此案於二○二○年申請訴訟,於今年獲得法院審理。法官判決認定:州政府於二○一九年排放超過一億五千萬噸的二氧化碳,遠超過許多大國家的排放量,確實對環境與社會造成嚴重影響。此場判決帶給兒少團體空前的勝利,也成為許多氣候訴訟案例的典範。

透過制定法律,保障人民擁有乾淨且健康的環境。

氣候訴訟需科學證據

 過去,許多氣候訴訟案難以成功,歸因於沒有足夠且具體的科學證據佐證。例如,森林大火造成許多傷亡的主因,是地方政府沒有因應氣候變遷(採取減碳措施)造成的嗎?

 因此,「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提出的氣候評估報告就成為強而有力的證據,其中包括氣候變遷在全球各地造成的熱浪、強降雨、乾旱的分布情形,以及世界各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等。這些可靠的官方資料能協助律師與法官溝通,釐清因果關係,並能在法庭上強化審判的公信力。未來也能促使政府積極採取行動,制定因應氣候變遷的溫室氣體排放措施與規定。

聯合國IPCC報告提供重要的氣候變遷科學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