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秀美姐姐說身體奧祕
出現這些症狀 小心食物過敏

文/黃秀美(健康專欄作家) 圖/樹下繪本 (2023/10/3)

 明明是很營養的天然食物,但對有食物過敏的小朋友來說,萬一不小心吃到,會引發身體不舒服的症狀,少數對特定食物嚴重過敏的孩子,甚至連食物碎屑接觸到皮膚,都能出現極度不適,必須馬上打急救針。

食物過敏人數漸上升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溼科主任蘇冠文醫師說:「今年發表在國際期刊《微生物學、免疫學和感染雜誌》的臺灣本土食物過敏流行病學研究報告,是二○一七年調查的食物過敏問卷,總共調查臺北市二十五所國小一年級、二十四所國中二年級的學生及家長。在一萬六千兩百份有效問卷中發現:有百分之十點四的兒童,成人則有百分之十二點五,曾被醫師診斷有食物過敏。相當於每十人,至少一人有食物過敏,和二○○四年的食物過敏比例相比,呈現上升趨勢。」

過敏來源及出現症狀

 食物過敏引起的症狀,以蕁麻疹最多,其他症狀還有異位性皮膚炎、呼吸困難、聲音沙啞、臉色蒼白、頭暈、昏倒,還有惡心、嘔吐、肚子痛等腸胃道症狀。造成過敏的食物種類中,以蝦、蟹比例最高,其他還包括蛤蜊、蛋、奶、魚、水果、花生、芝麻等。臺灣對花生過敏的小朋友雖然不多,但也從二○○四年的百分之零點五提高到二○一七年的百分之一點一。

 蘇冠文醫師表示:「食物過敏引起的症狀千變萬化,大致可分為與免疫球蛋白E(IgE)抗體有關和非關IgE抗體的食物過敏。前者進食後會很快出現過敏症狀,像是皮膚起疹子、呼吸急促,甚至休克倒下;和IgE抗體無關的食物過敏,則會讓人體的腸胃道發炎,過敏反應比較慢,有時可能會延遲兩天才有過敏反應:如果影響食道,會有食物卡住的感覺;影響胃,則有嘔吐症狀;影響小腸,會腹瀉;影響大腸,會排血便。」

 曾經有小朋友吃下特定過敏食物後嘔吐,要掛急診打止吐針。不斷反覆發生,後來才被診斷是食物過敏,而不是吃到病菌引起的急性腸胃炎。

及時治療和有效預防

 當懷疑有食物過敏,除了抽血驗IgE抗體、分子過敏原檢測外,有時也會住院做食物過敏測試。舉例來說:若懷疑對雞蛋過敏,會在測試前一天住院,第二天空腹吃蛋。方法是把一顆雞蛋切碎,分成五份,每隔二十分鐘,依序吃百分之一、百分之三、百分之十、百分之三十的雞蛋,最後一次才把剩餘的雞蛋吃完,邊吃邊記錄症狀。出院後,再連續吃四天並記錄,確認是否對雞蛋過敏。

 一旦發生疑似食物過敏,記得到醫院給小兒過敏科醫師評估。若確認對特定食物過敏,就要避免食用。外食要仔細詢問使用的食材,並閱讀食品包裝上的「食品過敏原」標示,以減少誤食機會。

QA時間

  Q.食物過敏能痊癒嗎?

  A.小朋友食物過敏,有些的確會自然痊癒,像是牛奶、雞蛋,痊癒機率約有百分之五十;花生,機率約有百分之二十;但要特別提醒,嚴重的食物過敏可能導致喘不過氣來、昏倒、休克等情形,要馬上掛急診,不可拖延,以免有生命危險。

詳閱食品包裝上的「食品過敏原」標示,可減少誤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