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小宇宙
向日葵為什麼會向日?

向日葵的生長和向日反應有密切關聯。
只要看過向日葵的人,都會對它大大的花留下深刻印象!奇妙的是,向日葵的花竟然會跟著太陽轉,前一天傍晚,它面向西方送走夕陽;到了第二天早上,它又轉到東方去迎接朝陽。
這個現象讓希臘、羅馬時代的人也覺得不可思議,於是就創造了迷戀太陽神阿波羅的水澤女神,最後被神變成一朵向日葵的神話故事。
向日性與趨光性不同
神話歸神話,事實上,只有尚未成熟的向日葵才會向日。這個現象稱為「向日性」,和向著光源生長的「趨光性」是不一樣的現象。
由於向日葵的「向日性」實在太不可思議了,一群美國的科學家對它產生興趣,決定要做一些研究。首先,科學家把一部分的向日葵種在花盆裡,在夕陽西下後把花盆轉一百八十度,讓它成為向東的狀態;另外,他們也把一部分的向日葵綁起來,讓它不能追隨太陽。
實驗發現,不管是第一種或第二種情形,這些向日葵的重量和葉片的面積,都比不做任何處理的對照組少了十分之一,顯示向日葵的生長和向日反應有密切關聯。
生物時鐘牽動向日性
由於向日葵在沒有光線的情形下,花朵還是會繼續轉動,所以第二天又朝向東邊。因此,科學家懷疑「向日性」和生物時鐘有關,於是又設計了三種不同的實驗。
首先,科學家記錄向日葵在夏至(十六小時日照、八小時黑夜)和秋分(十二小時日照、十二小時黑夜)花朵的移動情形。結果發現:向日葵在夏至夜晚移動的速度明顯較秋分夜晚快,儘管夏至的夜晚比秋分少了四小時,但它們到了早上還是全部向東。這顯示了向日葵的向日行為的確和生物時鐘有關。
接著,科學家改變實驗條件,改成二十四小時不斷提供光照,記錄花朵的移動情形。結果發現,雖然向日葵一開始還有向日反應,卻變得愈來愈不明顯。
最後,科學家將向日葵移到一天的長度為三十小時的日照環境下,記錄花朵的移動情形。結果發現,這些向日葵不但白天不出現向日反應,連晚上由西向東的移動都亂掉了。
如果一整天全是日照也會打亂向日葵的生長秩序。
探究背後的生長機制
這幾個實驗證明了向日葵的向日反應和生物時鐘有關,同時也需要生長。但是,究竟是怎麼長呢?科學家進一步觀察發現:向日葵在白天,東邊的莖長得比較快;晚上則是西邊的莖長得比較快。也因為這樣,我們看到向日葵白天是由東向西移動,晚上則由西向東移動。
進一步實驗發現,如果向日葵沒辦法合成吉貝素(一種植物荷爾蒙),那麼向日葵就不會向日了。但是噴灑吉貝素後,向日反應馬上就會出現。所以,只有還在生長(未成熟)的向日葵才會出現向日反應,成熟後的向日葵因為不再生長,所以就沒有向日反應了。
面向陽光吸引蟲播粉
理解了向日葵的生長機制後,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什麼向日葵要向日呢?科學家認為,因為陽光可以使花朵變得溫暖,而採蜜的昆蟲就喜歡溫暖的花朵。
於是科學家測量了東向和西向花朵的溫度,同時也觀察採蜜的昆蟲數量。結果發現,向日的花,採蜜的昆蟲多了五倍;而且就算科學家用人工的方式幫向西的花朵加熱,雖然採蜜的昆蟲多了些,但還是不如向光的花朵能吸引到的蟲多。
所以,向日葵向日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蟲來傳播花粉,好讓它們結出種子,產出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