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快樂心理學實驗室
人生不能重來 但目標可以

文/蔡宇哲(哇賽心理學總編輯)、李盈儀
圖/樹下繪本 (2023/3/24)

故事光影

 「新的一年,我要建立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過新年的時候,小明信心滿滿的告訴全家人。

 三個月過去……

 小明房間的鬧鐘不停響著,小明把鬧鐘關掉後又繼續睡。

 「小明!上學要遲到了!」媽媽探進頭來。

 「再讓我睡一下嘛!」小明睡眼惺忪說。

 「你在年初還立下目標,今年要早睡早起呢!」媽媽說。

 「唉唷!明年再實現也不遲啊!」小明不好意思的搔搔頭。

 「可不能這樣!明年的時候你又會說要後年再做。」媽媽搖搖頭。

 「現在都三月了,只能下次再重新開始了。」小明繼續說。

 「下個星期是你的生日,不然就從你生日那天開始做起吧!」媽媽拍手說。

 「聽起來真不錯,生日之後就是全新的我!」小明笑著點點頭。

心理科學大解密

 新的一年開始,我們總會給自己立下一些目標,像是培養閱讀習慣、把英文學習好、建立運動習慣等,但新的一年已經過了快四分之一,當時所立下的目標,仍然在你前往的路途上嗎?或是轉眼間才發現,時間就這樣偷偷溜走,你卻什麼也還沒開始行動?

 假如你正是那個還沒著手進行的人,其實你並不孤單。心理學家發現,人們常常許下了目標,但無法真正實現,習慣找各種理由讓自己偷懶。好比想要瘦身的人,看到滿桌佳肴在眼前,總是告訴自己:「明天再多運動一點就好!」接著放開來吃。結果每天都這樣告訴自己,卻永遠都做不到。

 萬一當時許下的目標到現在還沒開始該怎麼辦?心理學家發現,不需再等下一個新年許下同個目標,其實很多時候,都是絕佳重新開始的機會呵!

周而復始的有趣現象

 二○一三年賓州大學教授米爾克曼與哈佛大學的里斯教授和他的學生戴恆晨,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在每個星期、每個月或是每年剛開始的時候,人們在網站搜尋「節食」的次數會大幅增加,尤其是過完年後,搜尋次數比平常多出約百分之八十二。他們也發現,每年的一月,去健身房的人數會比其他月份多,隨著時間推移,人數會越來越少,等到下一年的一月,到健身房運動的人數又會增加。

 研究團隊認為,這是因為新的一年、月份或星期,對人們而言就像一個新的起點,彷彿有一個全新的機會可以重新建立一個全新的目標和自己,這就是「新起點效應」。

具相同效果的新起點

 發現這個有趣的現象後,研究團隊在二○二一年進行了另一個實驗。

 他們寄送電子郵件給大學教職員工,詢問是否願意參加一個退休儲蓄計畫,只要每個月從薪資裡扣一點錢,就可以在退休後一次領回這筆錢。員工所收到的電子郵件裡,除了計畫的內容,還附上這個計畫的開始日期,有些是員工本人的生日,有些是春天的開始那一天,而有些是立刻開始或是其他不具任何意義的日子。

 結果發現,如果是鼓勵從自己生日或是春天開始進行的員工,比較願意接受這項計畫,且較能持之以恆。因為生日及春天的開始,都是重要的轉捩點,就像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讓我們擺脫過去,變得比較有動力去做一些改變。

找到意義日重新開始

 也就是說,只要是一個對我們有意義的日子,都可以是新的起點。

 所以,如果新年剛許下的目標到現在還沒開始執行,別氣餒!試著找出難以進行的關鍵,想一下可以怎麼克服。

 接下來找到一個對自己有意義的日期,像是生日或是人生中的紀念日等,重新開始也還來得及呵!不用害怕失敗,從中學習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