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心理學實驗室
根除拖延症的特效藥

故事光影
「爸爸,待會大家吃完飯,記得洗碗呵!」媽媽提醒著爸爸。
「好,我等一下就會去洗!」爸爸目不轉睛的看著電視。
過了一會兒,媽媽和小明都洗完澡了,準備就寢……
「這些碗怎麼都還沒洗!」媽媽看著滿槽的碗盤,生氣的說。
「等一下就洗了!」爸爸揮揮手說。
「唉,每次請你負責洗碗,結果都放到隔天,最後還是我洗!」媽媽嘆了口氣說。
「媽媽,先別生氣,我們老師有教我們一個治療拖延症的好方法,我們來試試看!」小明悄悄的跟媽媽說。
媽媽聽到小明有好主意,點點頭答應。
「爸爸,從今天開始,洗碗的時間你可以自己訂,這樣才不用媽媽一直催。」小明說。
「對嘛,我會洗的呀!」爸爸很自以為是的轉過頭說。
「但是如果超過時間沒有洗,就要罰五百元呵。」小明繼續說。
「什麼!好吧,那就吃完飯後三小時內洗。」爸爸點點頭說。
過了一個星期……
「小明,你的方法真有效,爸爸都乖乖去洗碗呵!」媽媽看著清潔溜溜的碗槽,開心的摸摸小明的頭。
心理科學大解密
每當開心的寒暑假來到尾聲,總會驚覺時間怎麼在轉眼間偷偷溜走,還有好多寒暑假作業還沒完成,通常都是在假期結束的前幾天,才趕緊把它們給完成,最後的成果可能會馬馬虎虎。
每次經歷過這段手忙腳亂的過程,總會告訴自己以後不可以再重蹈覆轍,但是又抵擋不了眼前玩樂的誘惑,很難把該做的事情按時完成。
心理實驗找出拖延原因
心理學家艾瑞利(Dan Ariely)任教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他發現即使是這樣優秀學校的學生,依然常常遲交課堂的作業。他在想,是不是設定繳交的期限不夠好,或者是要給予遲交的處罰,才能幫助學生可以準時交作業。
艾瑞利教授在他所開的一門課中進行一項實驗,他規定學生必須要繳交三次作業,並可以自己訂下繳交作業的期限。但超過自己訂的期限還沒繳交的話,就會被扣分數,而且遲交越多天扣分越多。如果你是這些學生,會怎麼自訂繳交期限呢?
如果想避免自己被扣分數,應該會把時間訂在最後一天再繳交。但沒想到,大部分的學生都選擇冒著被扣分數的風險,為自己訂下較早的繳交期限,並且都如期繳交。
從這個實驗中發現,讓人主動訂下期限並設定罰則,似乎是個不錯的方法,可以幫助人按部就班的完成應繳交的作業。
接著,艾瑞利教授又進行第二個實驗,找來六十名學生分成三組,在三個星期之內要完成三份作業,並根據作業的好壞給成績,而且遲交也要罰錢。當中有一組也是可以自訂繳交每一份作業的期限,另有一組是在老師規定最後期限前一次繳交。
三個星期過去之後,艾瑞利教授發現,那些被老師強制規定在最後的期限,一次繳交三篇的學生,遲交情況最嚴重,作業品質也較差。
另一方面,對於可以自訂每篇繳交期限的學生當中,如果將期限設定提早完成,繳交作業的品質都比較好,也比較能夠準時繳交。相反的,那些選擇自訂,卻訂在學期最後一天一次繳交的,表現就會比較差。
自主控制時間避免拖延
從這兩個實驗看來,將需要完成的作業拖到期限最後一天,效果是最差的,不僅容易遲交,品質也會不好。
所以,要給自己一些主動控制的權力,先定下要完成作業的期限,並且設定一些處罰的條件,例如做不到要多存錢、不能看喜歡的影片等。
如此一來,就可以避免累積到最後一刻才要匆匆忙忙的趕工,也會讓自己很有成就感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