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王科學祕密基地
奈米粒子很耐水

你是否看過蓮葉上小球般滾動的水珠?背後可藏著科學原理呵。
實驗材料
金屬湯杓、蠟燭、打火機。
實驗步驟
1.利用打火機加熱蠟燭底部,滴出蠟油後,將蠟燭固定在桌面上。
注意:本實驗用火時均要有大人陪同。
2.點燃蠟燭,並將金屬湯杓內部對準火焰,每個部位停留數秒並來回移動,直到湯杓上附著的碳粒變成黑色。
3.等內側完全變成黑色,且分布均勻就可熄火。剛離火時湯杓溫度較高,應小心避免觸碰燙傷。
4.這時朝湯杓中加水,會形成水珠,不論如何滾動都不會浸溼,就像荷葉上的水珠一樣。
原來如此
奈米級的蓮葉效應
不小心打破水銀溫度計時,能觀察到灑出的水銀會在表面滾動,不會潤溼桌面。這是因為當固體與液體間表面張力夠高,液體就無法在物體表面擴張,當然無法使表面變溼。
不同於水銀,水很容易浸溼物體,但科學家觀察到蓮葉遇水常形成水珠,且水珠不只在上方滾動,還能清潔葉面,出淤泥而不染。
細究原因發現是因蓮葉表面有蠟,以及尺寸約一百到兩百奈米的纖毛,才造成極為強大的疏水效果。此現象又稱為蓮葉效應或荷葉效應。
奈米是一種長度單位,一公分等於一千萬奈米,不論是一奈米或一百奈米都是憑肉眼無法看見的尺寸。
在這個實驗裡,我們利用蠟燭燃燒不完全時,會產生奈米尺寸碳粒的特性,使它附著在湯杓並展現出蓮葉效應。因為奈米尺寸碳粒防水,實驗完要用菜瓜布才能刷除碳粒。
知道原理後,再來看看應用吧!
1.取市售防水噴霧,朝想防水的物體表面噴灑,直到呈現溼潤狀態,靜置等待乾燥(下圖右)。
注意:建議戴上口罩,並在通風良好處使用,其他使用注意事項及適用材質,請參考商品說明。
2.完成後進行灑水測試,未噴灑者沾水立即浸溼,但噴灑者遇水會讓水變成水珠。原來是透過防水噴霧,鞋子上已經附著一層奈米物質,因而展現出蓮葉效應呢(下圖左)!
生活應用
奈米光觸媒
你或許看過某些空氣清淨機的廣告,標榜配備奈米光觸媒空氣淨化器,指的是清淨機內附可以吸收光能進行反應的催化劑,照射紫外光後能分解汙染物。最常見的催化劑為二氧化鈦。
一般二氧化鈦粉末就有光觸媒特性。不過奈米級粉末更細小,就像糖粉比砂糖能更快溶解,奈米尺寸的二氧化鈦能提供更大接觸面積,使粒子活性更大,更容易發生反應,而且光照後還能由疏水變得親水,所以改用這種尺度,能更大程度發揮功能,有效分解汙染物。
奈米光觸媒本身具備自潔特性,可抗菌防菌,還能快速淨化空氣,難怪許多商品愛使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