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AI應用 國研院啟動高效能開發平臺
全中運開幕4/19登場 4/3線上限量索票
第7屆青少年諮詢會 選出14名代表為學生發聲
公費留考簡章 六月下旬公告
北市「鮮奶週報」4/14上路 逾18萬學童受惠
衛福部表揚184名社工 林萬億獲特殊貢獻獎
北市將改善國高中學生置物櫃 預計三年六億經費
竹市托嬰中心照顧不當 勒令停業
時間過得真快,五月就這樣結束了。五月是美國紐約賞花的好時節。我高齡八十六歲的爸爸很會種花,每天照顧花草,不管是小小的陽臺或屋頂花園,他都能種出各式花卉水果和蔬菜。我也喜歡園藝,但我種花只能隨緣,花能開就開,枯萎了就算沒緣,這樣的園藝生涯持續好幾十年。今年,我決定報名紐約植物園(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線上園藝課程,好好學習種花。線上課程一週一次,一次兩小
「老師,我回家後有嘗試你上次說的方式,和我兒子一起玩手遊,雖然我真的很遜,但還玩得滿開心的。」「我也和孩子一起玩,真的滿好笑的。那個遊戲呀……」 聽到家長回家後認真「做作業」,我也挺開心的。「不好意思。我今天第一次來,不過,也想說一下我的經驗。」一個媽媽首次參加工作坊,被熱烈討論的氣氛感染,忍不住想開口了。「沒問題,歡迎分享。」大家的眼神都自動向她對焦。「我女兒現在國小一年
「我很不想去學校讀書。」「只要想到明天要上課,我就頭痛……」這些話,父母應該不陌生。孩子這麼說,可能還不到輟學或拒學的程度,但已是拒學前兆,伴隨的現象包括:無法準時起床,以致上學遲到;生病請假次數變多;上學週間看起來意興闌珊,沒有學習動機;對學校的抱怨變多,3C依賴難以約束……孩子這些行為,可能斷斷續續出現,也可能已經維持好長一段時間,這些都可說是「微拒學狀態」:雖然不喜歡上學,但還是每天上學,只
每隔一段時間,社會上就會出現一個讓大家競相模仿的題材,最近的就是YouTuber 阿翰的《算命阿姨.九天玄女之天女散花》裡的臺詞:「恭請九天玄女駕到!八百英尺、五百英尺,降落!」有人是直接模仿,有人增添了一點新意,但就算再怎麼有新意的東西,看到第十個,恐怕很難讓人仍有新鮮感。 「模仿」是學習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說是人天性如此。有些模仿是有意識的,像小孩子看到大人用某種方式打開櫃子,之後為
網路上有多元又豐富的資訊,孩子不但可以從中獲得知識,搜尋資源來解決生活中遭遇的問題,也可以扮演資訊的分享者和提供者。不妨試著引導孩子玩「網路社群小編」扮演遊戲,架設自己的網站,上網向全世界分享他們生活裡的所見所聞,或者趣味創作。這些分享可帶給孩子更高的控制感和成就感。由於許多人慷慨的提供資源,目前網路上已經有不少簡易的架站平臺,有些還具備「協作共編功能」,可以讓親子,甚至更多人,一同扮演網
「隱性飢餓」這個詞最近在家長圈流行,意思是孩子看似正常,體內卻潛藏「維生素與礦物質長期攝取不足」的問題。由於現代人糧食充足,公共衛生知識與技術發達,除非是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孩子,否則發生營養不良疾病的可能是微乎其微。要知道人類歷史經過多少次饑荒、戰爭,我們的身體其實沒有想像中脆弱,各種營養素雖然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但就算缺乏好幾天,人體也還是能找到替代方法來維持運作。因此,每當看到大人為了一
今天是母親節,先向天下所有母親說一聲:祝您母親節快樂!母親對孩子的愛,可說是人類最純粹最原始的感情,也受到亙古的歌頌。有句俗語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意思是父母對子女的用心都出於善意,教導不會有錯。我覺得這句話只對了一半。以我自己為例:我對三個子女的愛,就如天下所有父母對孩子的愛一樣,是無庸置疑的,但是我對孩子的教導不見得都是正確的,甚至,我對他們也造成很多傷害。最近我接
前陣子,孩子準備期中考,我發現他訂正數學應用題,是看也不看就把寫出來的算式全部擦掉,重寫一次,於是阻止他,問:「你不覺得重寫一遍很花時間嗎?」兒子回答:「找出錯誤後還不是要重算。如果是比較後面的步驟錯了,花在檢查上的時間不會比重寫少,而且,看著錯的算法,很可能繼續錯,所以我覺得直接重寫比較好。」兒子振振有辭,但爸爸也不是省油的燈。我告訴他,找出錯誤,不但可以因此得到正確答案,還會發現自己什
柏宇的爸媽前天為了些家務事吵架,這兩天,兩人沒有交談。柏宇雖然沒捲入爸媽的衝突,但他們之間的冷戰讓他提高警覺;他想勸爸媽和好,不過,過去的經驗告訴他:還是和爸媽保持距離比較安全,因為他害怕沾染上爸媽的火藥味,捲入情緒風暴。柏宇的媽媽氣還沒消,不想理柏宇的爸爸。兩人吵架當時,柏宇也在場,媽媽想安撫柏宇,也想打探柏宇的爸爸有沒有在孩子面前亂說些什麼,於是在柏宇做完功課後,走進柏宇房間想和他談談。柏宇的媽媽問:「兒子,爸爸媽媽吵架以後,你好像話變少了。是不是你爸跟你說了什麼?」柏宇:「沒有哇!」柏宇媽媽又問:「如果沒有,你對媽媽怎麼變得這麼冷淡?是不是你爸要你不能說?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學者,上個月發表一篇研究報告,收錄於《創意心理學》期刊上。他們發現,如果經常用「同一種方法」處理事情,處理得太熟練,會在腦中產生「軌道」(rut),它和會讓車輪深陷其中的泥淖一樣。一招闖天涯不利自我提升人的思考方式一旦陷入「軌道」,不但有礙創造,還容易讓人安於現狀,不願提升能力;孩子長此以往,長大後進入職場,對工作可能只把自己分內事情做完就想下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