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AI應用 國研院啟動高效能開發平臺
全中運開幕4/19登場 4/3線上限量索票
第7屆青少年諮詢會 選出14名代表為學生發聲
公費留考簡章 六月下旬公告
北市「鮮奶週報」4/14上路 逾18萬學童受惠
衛福部表揚184名社工 林萬億獲特殊貢獻獎
北市將改善國高中學生置物櫃 預計三年六億經費
竹市托嬰中心照顧不當 勒令停業
新冠病毒肆虐世界各國,病毒出現變異的消息也不時傳出。免疫學家發現,在對付新冠病毒時,人體的免疫系統很可能存在一種特別的現象,讓新冠病毒變得比想像中更加棘手。免疫系統的理想規畫病毒與細菌不同,必須在活細胞內才能完成生活史及繁殖。一般情況下,病毒顆粒出現在人體內一段時間後,我們的免疫系統就會產生一些抗體來對付病毒。抗體能瞄準病毒顆粒,抓住病毒表面的某些蛋白質,讓病毒無法再透過這
從訊息找問題近來網路上流傳一段影片,宣稱香蕉富含鉀、維生素C,能夠消除水腫,食用熟成的香蕉可大幅提高免疫力。不過,由於熟成香蕉不易保存,建議放入冷凍庫,不僅能夠避免香蕉過熟,促進礦物質鉀、鎂的活性,也可以提高多酚含量達兩倍之多,有助於保護血管健康,提高肝臟解毒作用。另有網路圖文指出,香蕉熟成可分為五階段,每階段的營養價值不同:青色的未熟香蕉含豐富益生菌,能促進腸道建康;褪去青色的略
根據教育部統計,臺灣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學生人數已經破百。為什麼這波疫情比之前的都還嚴重呢?主要原因是,目前在臺灣流行的新冠病毒是「英國變異株」,跟最早在中國被發現的已經不大一樣了。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部劉彥麟醫師說:「冠狀病毒的表面,有許多凸出的『棘蛋白』,它們就像是一把鑰匙,可以與人體細胞表面原本就有的『ACE2接受器』結合,然後像小偷把門鎖打開般進入細胞、造成感染。」「
二○一二年,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創立了SpaceX公司,至今不論是可回收火箭、星鏈計畫等,都為數十年來進步緩慢的航太產業注入新的活水,儼然開啟了另一場太空競賽。一九九九年,加州理工學院和史丹佛大學共同提出了「立方衛星」的構想,這種標準化的規範,大大降低衛星的開發成本。從此之後,產、官、學界無不大力投入微衛星開發,微衛星數量也迎來爆炸性的增長。然而衛星雖然縮小,但製作難度可未降低多少。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大家的生活。臺灣在很多專業人士的守護下,安全度過了第一年。但隨著疫情升溫,開始有人擔心需要的東西會缺貨,趕快到賣場搶購各種物資食品,怕動作慢了就會餓肚子。所幸臺灣物資供應充足,還不至於真的斷糧。不過,為了未來生活屯積備用糧食可是生物本能,在不同生物裡也是常見現象,甚至連構造簡單、沒有大腦的細菌都會這樣做。糧食得來不易生物傾向儲量細菌生活的環境變化很
對於其他生物的攻擊,動物可以躲,可以反擊,但是完全不會動的植物如果被咬,要怎麼辦呢?難道就只能乖乖的坐以待斃嗎?其實植物沒有我們想得那麼「呆」!當植物被咬的時候,植物組織裡的亞麻酸或亞油酸等脂肪酸,會與昆蟲口水裡的穀胺酸等胺基酸結合,產生一種稱為「激發子」的化合物。產生了「激發子」,接下來要做什麼呢?雖然目前並不清楚植物是用什麼分子來辨別這些激發子,但接下來在許多植物中都會發生兩件
被澆熄的化石夢位於臺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從一九八六年開館後,就成為許多小朋友對於恐龍化石的啟蒙地。一九九三年,電影《侏羅紀公園》上映,那巨大的身軀、遠古的想像,讓恐龍在大多數人心裡占有特殊位置,甚至不少人從小就夢想成為研究恐龍化石的古生物學家。可惜的是,這些在小小心靈中才剛萌芽的夢想,往往馬上會被身旁的家人、博物館的解說人員,或是在臺灣幾乎每一個人都會說的「在臺灣沒有恐龍化石可
雖然大家都知道節約能源很重要,減少用電可以減緩全球氣候變遷,可是夏天即將來到,在越來越熱的環境下,恐怕大家還是會把冷氣開好開滿吧!在大都市中,由於綠地少、建築密集,加上大量使用冷氣的結果,空調設備所排出的熱氣會造成「都市熱島效應」,讓大家覺得更熱,於是冷氣開更強,造成惡性循環……超酷白反射陽光避高溫一九九七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曾任美國能源部長的華裔科學家朱棣文教授就
在學習科學的路上,自己發現問題、想出方法,來探索問題,提出可能的解答,並進一步驗證,是非常重要的過程。每年科教館也會舉行全國中小學科展,讓學生能在探索過程中學習研究科學的方法,以及感受科學的樂趣——理想上是如此。不過實際上,許多科展作品經常因為題目太先進與技術門檻太高,而被質疑指導老師介入太深,學生只是按照老師的指示去做,如此一來,就失去了參加科展的意義。研究起點找出問題進行實驗<
當大船開到狹窄的水道,要注意什麼事?前些日子,長榮海運的貨櫃輪在埃及的蘇伊士運河上擱淺,導致運河堵塞。不過,船開在運河上,除了寬度外,其實還有滿多事情和海上作業的方式有點差異。成分不同浮力也不同人類在大量使用獸力運輸物資前,就會利用河流進行中長距離的運輸工作,像蘇伊士運河早在西元前兩千年就開始興建,就是為了連接尼羅河和紅海。中國在西元六百年興建的隋唐大運河,長達兩千七百公里,更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