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AI應用 國研院啟動高效能開發平臺
全中運開幕4/19登場 4/3線上限量索票
第7屆青少年諮詢會 選出14名代表為學生發聲
公費留考簡章 六月下旬公告
北市「鮮奶週報」4/14上路 逾18萬學童受惠
衛福部表揚184名社工 林萬億獲特殊貢獻獎
北市將改善國高中學生置物櫃 預計三年六億經費
竹市托嬰中心照顧不當 勒令停業
最近日本動畫《天竺鼠車車》暴紅,你知道嗎?科學家真的能訓練老鼠學會開車呵!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是老鼠,算是天竺鼠的遠親,雖然都屬於「齧齒目」,不過老鼠是「鼠科」,天竺鼠則是「豚鼠科」,但兩者都是科學上常用的實驗動物,對現代生物和醫學的進步有非常大的貢獻。鐵窗當方向盤打造老鼠車車在長年的研究中,我們知道老鼠能辨識物體形狀、按壓開關,還會走迷宮。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奇蒙大學心理
寒流一波波,難得降雪的臺灣高山地區已經下了好幾場雪。除了基本的保暖,到海拔兩千五百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區遊玩,更要注意「高山症」呵!空氣稀薄致缺氧一有症狀即下山有二十年登山經驗,也是高山及高原旅遊特別門診專家醫師、臺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理事長的王士豪醫師提醒:「高山地區的氧氣比平地稀薄,小朋友的大腦又比大人飽滿,對氧氣不夠的反應較敏感,更容易出現頭痛等不舒服的症狀。嚴重的話,
與多數人印象不同,即使是最專業的學者,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評估圈養動物的福利狀態,因為其實會隨時產生變動,唯有標準統一的長期監測,才能推估出較客觀的福利水準。Amahoro是世上唯一一隻圈養的東部大猩猩,雖然現在與一群樂於接納牠的西部大猩猩同住,有心人士仍然憑藉單張照片中的「哀傷眼神」,將牠描述為一隻孤獨的可憐動物。動物生理與心理也會互相影響 現代科學已經認可將動物「情
生活中充滿了各式各樣看似簡單,實則複雜的問題。例如說,每個路口的紅綠燈,在不同時間,到底哪些應該是綠燈,哪些應該是紅燈,才能順利疏導車流,還能兼顧交通安全?又如辛苦的外送員,要走哪條路才能快速把餐點送到你手上?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甚至有很多不同的解答方法。所以今天要來介紹「運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這種能幫我們找到答案的「方法」。不同於編寫程式、
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COVID-19),在二○二○年造成全球大流行。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在這一年當中,約有九千多萬人感染,一百九十多萬人死亡。新冠病毒的特別之處在於它超強的感染力,雖然和感冒病毒一樣,也是靠著飛沫傳染,但是新冠病毒能在空氣中傳播得更遠更久。氣懸膠體懸浮久新冠病毒活性高人們在打噴涕、咳嗽或呼吸的時候,都會從口鼻呼出水氣。這些水氣顆粒有大有小
赫赫有名的「藍光蟲洞」是紐澳地區熱門的觀光景點,望著洞穴內成千上萬的幽幽藍光,宛如將浩瀚宇宙中的繁星點點盡收眼底。不過,藍光蟲究竟是什麼呢?懸吊洞穴的「捕蟲燈」藍光蟲和螢火蟲常被混為一談,雖然兩者腹部末端都具有發光器,但其實有很大的差別。螢火蟲屬於鞘翅目甲蟲,藍光蟲則與蚊、蚋的親緣關係較為接近,是雙翅目角菌蚊科中Arachnocampa屬的成員。該屬目前有九個物種被發表,全
臺灣本島東南方有個名為「蘭嶼」的美麗小島,小島上孕育許多特別的昆蟲。奇妙的是,島上的昆蟲類群大多與菲律賓的相似,像今天要介紹的蘭嶼大象鼻蟲(Poteriophorus uhlemanni)就是其中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牠們不但分布於蘭嶼,也分布於菲律賓,但在僅距離蘭嶼數十公里的臺灣本島上卻見不到牠們的蹤跡。由於蘭嶼大象鼻蟲是象鼻蟲中非常漂亮且體型碩大的種類,許多前往蘭嶼的自然愛好者都會想要一睹
當寒流來襲,總覺得衣櫃裡少了件發熱衣。不過,市面上常見的「發熱衣」、「涼感衣」又沒有接電池,為什麼能像冷氣或暖爐一樣,創造出有別於環境的溫度呢?保暖與發熱認清不同之處事實上,並沒有什麼物質能憑空創造或帶走熱能。那麼發熱衣究竟怎麼「發熱」呢?一種常見的說法是,發熱衣能吸收外界的可見光,並放出看不見的遠紅外線,來達成加熱效果。這麼說其實沒錯,不過任何黑色衣服都有能力吸收
你吃火鍋的時候,會不會吃香菇、洋菇或金針菇呢?這些菇在生物分類上,都是「真菌」的成員。有些真菌與這些常見的成員不同,它們不是長在樹枝上,反而長在螞蟻的身體裡面,像開碰碰車一樣,「命令」螞蟻往某一個方向前進。科學家將這獨特的真菌命名為「蟻蟲草」。會感染螞蟻的真菌螞蟻是我們最常看見的昆蟲,通常住在一起,互相依靠找食物吃、對抗敵人,以及照顧小寶寶。但是在森林環境中,這些特別的「蟻
在臺灣,幾乎人人都有檢查牙齒健康的經驗。許多牙科為了減少大家看牙時的緊張情緒,會在治療椅旁增置螢幕,讓人可以一邊觀賞喜歡的影片,一邊檢查及治療牙齒。有些特殊需求的朋友,可能因為身心狀況不同,需要更多特別設備,才能享有跟我們一樣的口腔健康服務。舉例來說,有些平常用輪椅代步、沒有體力站好的朋友,或是自閉症患者,在拍環口X光片檢查時,可能會需要躺著,或在舒眠鎮靜下,才能順利拍攝到清晰、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