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AI應用 國研院啟動高效能開發平臺
全中運開幕4/19登場 4/3線上限量索票
第7屆青少年諮詢會 選出14名代表為學生發聲
公費留考簡章 六月下旬公告
北市「鮮奶週報」4/14上路 逾18萬學童受惠
衛福部表揚184名社工 林萬億獲特殊貢獻獎
北市將改善國高中學生置物櫃 預計三年六億經費
竹市托嬰中心照顧不當 勒令停業
「河馬教授」張文亮帶你探索自然野趣,上一堂精采的自然課。我常想,我們的教育制度是不是在傷害缺乏學習欲望的學生。他們有自己的學習方式,卻太早被要求接受眾人必須接受的學習框架;他們有探索自然的熱忱,卻被一直灌輸科學研究的成果,而非研究探索的過程。他們有關懷大自然的愛,卻被僵化的評量、成績抹殺了。教育的真諦與最可貴的部分,是學生自發性的學習。‧我帶學童在木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需求,外來種的議題也日益嚴重。最近兩年,臺灣又發現了新的外來入侵種:白枕白環蛇(臺灣首度發現蛇類的入侵種)、溫室蟾,以及海蟾蜍。想要促進對外來物種的認識,第一步就是釐清十分相似的名詞們了。如外來種、外來入侵種、歸化種、野生動物、馴化動物、野化動物等。野生動物野生動物指的是在自然棲息地內自由生存、繁衍、未被馴化的原生物種。比方陽明山上的臺灣獼猴、野豬等。<
近期因電影再度熱門的科幻小說《沙丘》中,散布在沙丘之間的珍貴「香料」能幫助各種族在星際航行,是全宇宙爭奪的重要資源。不過在地球上,沙漠中的「沙子」,其實也是推動人類文明前進的要角。當前資訊社會中的各式電子產品,都是仰賴沙子中的「矽」才得以發展運行。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其中的矽元素擁有獨特性質,加工後,可製成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半導體」。有時導電有時不導電的半導體,能利用通
臺灣四面環海,擁有許多美麗的海洋生態與豐富物種。然而近年受到環境變遷與過度捕撈的影響,讓海洋受到嚴重破壞。潛入海底,常常看見衰退的珊瑚礁,和了無生氣、沒什麼魚的大海。為了保護寶貴的海洋資源,許多人紛紛提出各種方式來挽救衰退的大海,「生物放流」也成為眾多方法之一。習性評估決定生死「放流」主要是將生物的卵、幼體、成體在人為飼育環境育成後,再釋放到自然環境中,希望能在生物枯竭的環
當我們透過訓練讓斑龜了解獎勵規則後,就可以開始「數學考試」了!我們根據「韋伯定律」,設計出簡單到困難的題目,並從簡單的測試開始考斑龜。韋伯定律是由德國心理學家古斯塔夫.費希納提出,認為:當兩個數量的比率越大,要分辨這兩個數量的差異就越困難。舉例來說,當眼前有三顆蘋果與五顆蘋果時,兩堆蘋果的比率是零點三三,這時大家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五顆蘋果這一堆比較多」;但是當眼前有九十九顆
今年十月二十四日下午,有人在北海岸鼻頭漁港內,發現一隻不明生物在游泳。一開始漁民以為是狗,但仔細觀察之後,發現居然是一隻沒有外耳的鰭腳類海獸──海豹。海豹出現在臺灣確實是大新聞。根據新聞報導,所有的大型水族館和動物園都否認有海豹逃逸,因此相關人員可以初步排除是從圈養環境跑出來的外來物種。不過,在二○一三年六月,蘭嶼東清灣海灘上曾發現一隻斑海豹屍體,因此在臺灣本島發現野生海豹雖然罕見
臺灣師範大學研究團隊發現臺灣原生「斑龜」能區分數字大小,最高可以分辨數字九、十的不同,一舉刷新了爬行動物對於「數量」這個抽象概念的世界紀錄。「數感能力」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認知能力,能幫助我們做出最有利的決策,例如在超市結帳時,我們能快速分辨出最少人排隊的櫃檯來節省時間。對動物來說也是如此,動物許多生態行為也都與數感息息相關,比如有些雄魚,會選擇加入雌性比較多的群體來增加自己繁衍的機
十五年前,一群紐西蘭中小學生,在夏令營活動中意外發現巨大的史前企鵝化石。經過學者研究後,證實是未曾發現、目前已經絕種的新種企鵝,並且發表於今年的國際學術期刊。紐西蘭的「哈密頓少年博物學家團」創立於一九六二年,主要成員為十至十八歲的青少年。他們每週都會舉行各種自然探索相關的活動,至今仍十分活躍;甚至還擁有一家小型博物館,收藏歷年來發現的化石,以及當地的風土文物。每年少年博物學家團都會
天氣越來越冷了,早上到了學校,你拿著杯子從飲水機裝好一杯溫水,這時候手上傳來的感覺告訴你,手中這杯開水的溫度恰到好處。你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人體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溫度?為什麼手又能告訴你「正拿著杯子」呢?這些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背後有複雜的生物分子正在默默運轉,替你隨時偵測外在環境。實際上,當我們把皮膚放大再放大,就能發現在皮膚上有許多神祕的「偵測器」:有些能夠感受到溫度,
細菌、微型藻類、藤壺、貽貝等水下生物,容易附著在船舶等水下器具的表面,造成水下器具表面髒損,因此這些生物被稱為「水下汙垢生物」。牠們除了會影響器具外觀,並造成表面結構損壞外,大量生長時也會帶來船體負擔,不僅減緩航行速度,更間接導致能源消耗增加,造成經濟與環境的巨大影響。在世界各地航行的船隻,也會在無意間將汙垢生物從一個地方帶到另一個地方,成為破壞當地生態平衡的外來種議題。許多國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