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學生音樂賽 新北新莊國中抱回六特優
國中會考准考證寄發 五月十七日、十八日考試
新生兒篩檢非健檢 國健署籲保險員勿誤導
響應四二三世界閱讀日 宜縣表揚閱讀推手、達人
每十五人有一人遭偷拍 婦團籲民眾正視
黃麗音北美館個展 組裝現成物呈現日常消費
新北四校勇闖FRC機器人世界大賽 市長加碼補助
監院調查臺灣AI發展 指政府資料治理有違失
前幾天,全臺大人小孩齊追「狒狒事件」新聞,原本對一隻狒狒能遊走大街小巷郊野市區十幾天感到驚奇,最後又對生命的消逝感到痛心。我也不免和小孩討論這起事件。「如果我們在路上遇到狒狒,可以請牠吃東西嗎?」「我們可以帶牠回家嗎?」「如果狒狒追我,可以躺在地上裝死嗎?」小孩天馬行空的提出各種問題。飼育動物須妥善照料狒狒是保育類野生動物,依照野生動物保育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七
《原子習慣》是很暢銷的書,它提到的概念,大人孩子皆適用:只要每天進步百分之一,短短一年後,竟然可以比一開始成長三十七倍。我帶孩子移居加拿大,這裡幾乎沒有大規模的考試,讓學生自由學習。身為總有無盡的擔憂的父親,我不知將「原子習慣」掛在嘴邊多少次,苦口婆心的向兩個孩子說教,包括每天背十個英文單字,每天看半小時全英語節目,甚至每天找一個店員買東西練習英語會話,但眼前越來越自主的孩子,至今仍然無法
最近,人工智慧議題十分熱門,從繪圖的原創性爭議,到驚訝聊天機器人幾乎可以像真人一般用文字溝通,甚至通過頗有難度的測驗。從前科幻小說家的想像,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相似。這樣的劇變,樂觀的人可能覺得能夠親身感受乘著新時代浪潮前進的暢快,實在是與有榮焉;悲觀一點的人也許認為這將是一場文明浩劫,畢竟人工智慧無法替代人類的洞察力和人情味──想像一下:如果整份報紙的文字都由人工智慧產出,那麼即使字字
植樹節前夕,光復國小二年十一班的孩子們在校園裡種樹;他們細心的挖土、覆土,再唱歌、跳舞來為樹苗祈福,也在心田種下對大自然的愛……再次種下梔子樹苗幾年前,有一群學生曾在校園種下十五棵梔子樹苗,由於種在小朋友下課玩耍必經之地,最後只有三棵倖存,因此教師經常想把梔子樹「種回來」。去年底,教師得知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民眾免費苗木的申請,梔子剛好名列其中,於是在學務處陳雲珠老師的
最近看到兩篇文獻,探討嗜吃甜食和垃圾食物究竟算不算「成癮行為」。其中一篇文章,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心理學家Ashley Gearhardt教授,她將菸草成癮的定義,對照嗜吃甜食和零食而無法自拔的行為模式,證明喜歡這兩種東西的人其實有一模一樣的成癮症狀。以「菸草成癮」為例,抽菸的人會感覺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驅使他去找菸來抽(compulsive use),抽菸時覺得平靜快樂(psy
給孩子《國語日報》,他們就直接翻開漫畫版,還須鼓勵他們讀漫畫?還要我們和孩子共讀?這是大多數父母聽到「也要鼓勵小孩讀漫畫」時的反應,當然……還伴隨著一臉的不可置信。我沒開玩笑。漫畫也是重要的閱讀素材!擔心小孩只讀漫畫的人,可能沒完全理解漫畫的價值。以下是小小的體驗。A 讓小孩讀漫畫?B 讓小孩讀漫畫?C 讓小孩讀漫畫?看到A、B、C三個版本,我們各接收到什麼訊息?不妨也猜猜:作者在什麼情況下會安排A,什麼情況下是B,什麼情況下是C?有趣吧?同樣一句話,而且版本B和版本C不過比版本A多了框框,但讀者對文字的理解就大大不同了。我接收到
講兩則讓我感到驚豔的故事。故事一友人向我提起好幾次:她剛上國中的兒子花太多時間在網路上。我認為這是在數位時代成長的孩子的通性,於是安慰她,並請她多留意孩子在網路上「做什麼」。最近我們碰面,友人帶著好奇又有點焦慮的心情,告訴我她的孩子迷上網路短影片,尤其是音樂故事類影片。「這也算正常啊!極大多數的青少年藉偶像歌手的音樂紓壓,而且是同儕間的共同語言。」我回應她。
我是執業律師,也是家事專業調解委員;曾在法院擔任執法工作約十年,還當過大學講師。以這樣的經歷來看,我是純粹的法律人,但一直在尋找更豐富的人生體驗與意義,而組成家庭和養育三個孩子的過程,讓我人生的廣度與深度又進展了一些,很榮幸在此以法律人的視角,和大家談談親子間的點點滴滴。缺乏互動家庭不和睦從家事案件執業經驗,我發現許多父母沒多藉活動和孩子互動,導致孩子跌入3C產品漩渦,徒增教養困擾
前幾天簽小兒子的家庭聯絡簿時,看到老師寫:「恭喜獲得模範學生的提名,要繼續保持。」詢問後才知道兒子沒獲選模範生,而且大家投票時,他還請同學不要投他。我有點不解:「為什麼不希望大家投票給你?模範學生又不是要選成績好的人,只要你有值得同學學習的地方,就有資格當模範學生。」兒子有點傷心的說:「有個候選人是孝親楷模,我覺得我沒有他那麼好,所以叫大家不要投我。」不當比較打擊自信心
最近生成式人工智慧(AI)大爆發,只要下幾個指令,就可讓電腦畫出美麗的圖畫,或回答各種問題,寫出通順的文章。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聊天機器人「ChatGPT」,發表後僅僅兩個月的時間,使用者就突破一億人。功能強大提升工作效率有別於傳統的電腦程式只接受固定指令,一個字母都不能錯,ChatGPT這種「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在利用超大量的資料及模擬人類大腦「深度學習」的技術訓練後,能理解人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