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校園有愛
守護野鳥 覺察環境問題

文.圖片提供/王俊凱、曾英惠(新北市八里國中教師) (2022/2/19)

全校合力打造友善鳥類環境。

 校園綠意盎然,提供了動物生活的棲地,但也暗藏鳥類的隱形殺手;建築物的玻璃窗鏡像反射出天空與樹林,讓野鳥誤以為能穿行,導致撞擊受傷、死亡。新北市八里國中鄰近觀音山,生態資源豐富,常有野鳥誤撞玻璃,不但使學生無法安心上課,也造成無辜生命消逝。

八里國中學生教導小學生避免窗殺的做法。

了解原因 行動改善

 為了避免窗殺事件一再發生,學校邀請「猛禽研究會」王齡敏獸醫師,於週會向全校師生介紹「鳥類窗殺」發生原因、防止做法,比如:在玻璃窗貼上霧面或圓點貼紙以破壞鏡像,布置高五公分、寬十公分的間隔。

 隨後,播放校園監視器拍攝到的鳥類撞窗過程,真實影像引發了改善環境的共鳴與行動。

 學生在清潔教室窗戶後,有人扶著塑膠網格,有人斟酌該貼的位置,有人貼貼紙,合力幫助鳥類看見玻璃。這天的校園十分熱鬧,全校師生都動了起來。

 學生李佳蓁表示:「我很喜歡猛禽,一想到有許多野鳥被窗殺,不能在藍天翱翔就非常難過。和大家一起改善環境,是想為鳥類盡心力。」

製作鳥類友善窗戶材料包。

走出校園 發起倡議一

 除了校園裡的行動,八里國中還發起鳥類友善校園倡議,聯繫八里區多所國小到校分享做法,更到八里垃圾焚化廠、八里農會等社區單位推廣。

 另外,參加「臺灣科學教育館」的臺灣科學節市集,擺攤向民眾宣傳。同時利用社群網路,讓更多機構參與打造鳥類友善空間計畫,發送「鳥類友善窗戶材料包」,擴大影響力。材料包至今已寄發到兩百多個單位,如自然教育中心、地方法院、博物館、動植物防疫所、建中、北一女,最遠寄到連江縣的小學。

 學生張語喧說:「沒想到有那麼多單位申請我們設計的材料包,還有學校邀請我們去分享,真是受寵若驚。」

 近年教育部提出新世代環境教育,跳脫只重視資源回收的框架,希望環境教育與真實生活結合,讓孩子關注周遭環境的問題。八里國中引導學生覺察校園的生態議題,透過實作改善,並走出校園,與社區及不同學校做朋友,一同打造友善動物空間,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 的「生態永續與夥伴關係」契合。

學生擺攤向民眾宣傳友善鳥類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