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將改善國高中學生置物櫃 預計三年六億經費
竹市托嬰中心照顧不當 勒令停業
東海與中市簽意向書 大數據分析補救教學成效
全國首創 新北發表歌仔戲漫畫立體書
5年489億 政院通過健康臺灣深耕計畫
新北抽檢捏捏樂玩具 不合格率逾六成
量子科學與技術郵票 4/14發行
體育署推動水域運動 提升學生安全意識
「培養子女的國際視野與英語能力」是我和妻子決定全家一起出國的重要動機與目標。踏上不列顛群島前,兒子胖丁在臺灣念國小,女兒荳荳讀幼兒園,都沒正式學習英語。雖然旅英前輩都說多數臺灣旅英家庭的子女從零基礎(或幾乎零基礎)開始學起,而且「很快就適應了」,我們仍半信半疑,憂心孩子上課聽不懂,甚至影響其他科目的學習。這樣的焦慮持續到孩子進入倫敦小學的頭幾個月,雖然看起來兩小確實在學校過得滿開心的,也認
孩子上國中的第二次段考結束,作為存在感強烈的媽媽,立刻拜讀孩子的公民科考卷,看看孩子有沒有不會的概念,其中有一題是觀察除夕圍爐坐位圖並提示一些親屬稱謂,要答出主角小宇坐在哪個位子;學生必須熟記課本內容,才能快速作答。沒想到現在國中課程將《民法》的親屬關係做了生活化的介紹及概念講解,把小學中年級社會課學到的內容再加深加廣。或許大家以為只有民事糾紛當事人和刑事被告才上法院,其實法院也處理各種生
冬天,太陽下山特別早。有時候下班回家,邊開車等紅燈,邊欣賞夕陽緩緩落下,便可暫時忘卻工作一日的辛勞。這個季節,太陽正在南回歸線度假,對北半球只肯提供它的光暈。不過也因為照射的斜角較大,陽光受空氣折射的程度更多,因此能觀察到更動人的晚霞。現代人戴眼鏡已十分普遍。一般的近視眼鏡,透過調整光線的焦距,讓失調的眼珠能重新接受到清楚聚焦的光束。買眼鏡的時候,驗光師往往會重新檢測我們的視力──有傳統的
寒假即將到來,搭車出門旅遊是既環保又輕鬆的選擇。然而,搭車的時間漫長,除了電子產品以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親子同樂呢?適合在車上使用的玩具,必須符合輕巧,不發出噪音,可重複使用,不製造垃圾等條件,本文將介紹如何使用常見的L形文件收納夾,搭配方便取得的材料,創造出搭車時愉快的親子互動時光。井字遊戲使用材料:L形夾、紙膠帶、兩色圓點貼事前準備:撕下四條約十五公分長的紙膠帶,以井字
日前發生學生在校園被刺身亡事件,引起社會一片譁然,連我家小孩聽說這個社會事件都心生恐懼了,更別說親眼目睹的師生。過去大家可能比較常在新聞中,得知美國哪間學校又有槍擊案,但應該不曾想過自己也須擔心孩子在學校的生命安全。其實除了擔心孩子上課的時候,可能遇上危及性命的事情以外,「情緒」也可能透過很多方面影響孩子學習。就以恐懼為例,有些孩子對某個科目感到恐懼,就會大大影響他那個科目的學習成效;有些
小奇是小學高年級學生,不僅認真學習學校課業,也熱中學習許多才藝,例如:網球、體操、英文、鋼琴、畫畫。興趣廣泛的小奇,各種項目都是他熱愛的活動,也很投入。然而,有個問題一直困擾他的爸媽,就是小奇「時間管理」能力不佳,時常忘記今天要上什麼課程,該準備什麼課本或器材,爸媽得每天提醒。有時候爸媽記錯行程,小奇也不會發現,於是在錯誤的時間到了錯誤的才藝教室,平白錯失學習機會。從爸媽的角度來看,孩子每
門診中,一個媽媽向我敘述她女兒最近吞嚥困難的情形:大約四個星期之前,有一次女兒吃泡麵,誤食包裝袋的一個小塑膠片,卡在喉嚨,幸好在全家人一陣手忙腳亂的幫忙下,順利將異物取出。但自從那天開始,她女兒對「吞嚥」這件事開始莫名的恐懼,整整一個月都吃很少。每次吃飯時間一到,她女兒就愁眉苦臉,桌上香噴噴的牛肉、豬肉、雞肉,每一口都要咀嚼非常久。只要食物稍微大塊一點,最後可能還是會吐出來,或者必須一小口
進入職場多年,早就忘了有寒暑假這種福利。除非自己請假,否則一年到頭最長的假期也就是年假那幾天。想起剛進入大學的時候,發現寒暑假竟比中小學時的還長,簡直是喜不自勝。放長假時,每天浪擲光陰,好不快活,殊不知那是大學特殊的設計,希望莘莘學子嘗試運用自由時間,好好為自己規畫人生,增加讀書以外的歷練。隨著臺灣漸漸跟上國際潮流,這種鼓勵自學的風氣更加盛行,近年來,有些大學甚至進一步減少授課週次
最近有一些和學習有關係的新聞事件:不論是一○八課綱把哪幾篇古文刪除,或是英文課程中必須用英文來介紹辦桌、媽祖,其實都是很好的提醒,就是我們該轉換對於學習的看法。學習本來就不該局限於課本列出的內容,也不該只聚焦在考試會考的科目上。但是,大家對國民教育的認知,似乎並沒有隨歷次課程綱要調整而轉變,仍停留在「聯考時期」,也因此才會有教師認為課綱刪除某些內容是很嚴重的事情。其實只要老師願意,還是可以
假日晚上,催了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幾次,他還不放下遊戲機去洗澡,我忍不住威脅:「再不關掉遊戲機,我就要修理你呵(請原諒本人錯誤示範)。」他竟然回我:「哦,爸爸你家暴,我可以打一一三。」我頓時傻眼:「家暴?你從哪知道的?」「學校老師有說。」我身為法律人,豈容挑戰?馬上轉換成律師角色:「《民法》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懲戒權;你不乖,我可以管教你。」這時,國中一年級的兒子插話:「可是《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