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AI應用 國研院啟動高效能開發平臺
全中運開幕4/19登場 4/3線上限量索票
第7屆青少年諮詢會 選出14名代表為學生發聲
公費留考簡章 六月下旬公告
北市「鮮奶週報」4/14上路 逾18萬學童受惠
衛福部表揚184名社工 林萬億獲特殊貢獻獎
北市將改善國高中學生置物櫃 預計三年六億經費
竹市托嬰中心照顧不當 勒令停業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日前表示,公立幼兒園廚工的薪資明顯低於餐飲業界,使廚工招募困難,影響幼童的餐點與健康。事實上,不僅公幼,包括國中、國小公辦營養午餐的廚工,薪資普遍都不高,也導致廚工流動率高。在學校擔任廚工,需有中餐丙級技術士以上證照,每天清晨七點到校,從洗菜、切菜備料,到烹飪、配膳、清潔、消毒,不僅耗費大量體力,而且廚房悶熱,相當辛苦。但為讓兒童吃得健康,個個對於衛生一絲不苟。然而,在訂有公幼廚工薪級表的少數縣市中,薪資最低的嘉義市起薪僅三萬一千兩百零四元。多數縣市廚工寒暑假不支薪,勞健保還退保。不少縣市甚至僅以部分工時聘用廚工,時薪一百八十三元,每天工作五小時。雖
臺灣社群媒體近日出現「蠟瓶糖」討論熱潮,這種糖果由一層厚厚的蠟包裹糖漿,在中國網紅拍攝大量吃播影片後帶動流行。但商品標示不明,且可能含有工業蠟等成分,存在食安風險,因而引起熱議。蠟瓶糖並非「網紅食品」單一個案,此前也曾出現魔芋爽等鈉含量過高的零食。臺灣的網購平臺早已出現蠟瓶糖,衛福部出面說明屬違法販售,違者將重罰。不過,這種零食常以散裝在夜市等管道銷售,相關單位應嚴厲查緝,阻斷非法食品流入市面。近年臺灣校園推動食育,食品安全是重要一環。親師除了藉此加強宣導,也可教導兒少閱讀食品標示。按《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食品應標示品名、內容物、添加物、原產地、製造日期、營養標示等,這些都能
環境部統計二○一○年到二○二三年全國清潔隊員職業災害類型,交通事故占比高達百分之四十六。「清潔人員執行職務死亡濟助基金」在同時期濟助二十件清潔隊員因公罹難,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意外占十二件,執行職務時死亡與交通事故有關者有六件,因交通意外亡故的占比高達九成,很可能高居百行百業之首。主要原因當然與清潔隊員為配合民眾作息,幾乎每天都要早出晚歸有關,有的天色未亮就要出門到隊部報到,準備巡迴大街小巷清運垃圾,有的等太陽下山以後,在昏暗的夜色中穿梭於擁擠的社區街道作業。他們不但要尾隨垃圾車,或跑或走,跳上跳下,三不五時還會與各種車輛擦身而過,險象環生。儘管各縣市環保局已竭盡所能加強防護設備
教育行政機關基於社會和學生需求,經常推出各種政策,這些政策在規畫、執行與評估過程必須相當慎重,以確保學生從政策中獲益。近年來,教育部提出一些很響亮的政策口號,例如:班班有冷氣、班班有平板、班班有網路、班班吃石斑,到新學年度又有班班有鮮奶。這些政策看起來對學生學習及健康似乎都有助益。然而這些政策當中,有些可能在政策規畫或執行出了問題,加上又無完整的效益評估,導致執行之後,不是無疾而終,就是效果不彰,學生無法成為政策的受益者。教育政策從問題形成、規畫、合法化、執行到評估,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如果只憑首長一個念頭,就成為政策,則將有高度風險。隨著人工智慧(AI)浪潮的興起,若
最近審計部公布一一二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並提出警示,未來五年政府收支都是「支出多於收入的短差」,今年短差將高達四千九百多億元。民眾不解,這幾年政府不都超收四、五千億元嗎?而且還發給每人六千元「還稅於民」,怎會變成短差五千億元?有媒體批評「把許多重大支出以特別預算方式編列」,這部分支出不見於總預算,低估支出而達到「平衡預算」,有如作假帳。例如前瞻基礎建設、新式戰機採購、防疫與紓困振興、海空戰力提升等特別預算,都以此列帳。其實特別預算與總預算相同,均依《公共債務法》及《財政紀律法》規定,舉債全數納入計算長期債務,管控債務存量,並未規避舉債上限,也不可能作假帳。中央政府的負債
近日親俄羅斯的駭客組織NoName057對臺灣部分公私部門進行DDoS攻擊,第一波以政府機關為攻擊目標,其後軍方單位、財稅單位,公民營銀行及部分企業也受侵擾。據數位發展部統計,至少有四十五個單位受到親俄組織經伺服器啟動殭屍電腦進行攻擊,以致網站中斷,所幸恢復時間尚在正常範圍內,而科學園區也未受攻擊。然而,隨著臺灣所處地緣政治環境日見緊張,公開宣稱對臺灣發起網路攻擊的親俄駭客,表明是不滿臺灣重提一百六十多年前《璦琿條約》涉及的中俄領土糾紛。臺灣遭中國的駭客攻擊已是常事,現加上普亭「主政」二十五年的俄羅斯,民眾熱中網攻張揚民族主義,未來走向應予注意。如果中、俄關係密切的駭客組織,聯
新修訂的「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獎懲準則」,第十一條明定,不得僅以情感交往、情感關係曖昧、情感行為不檢等作為懲處要件。有教育團體擔心,恐難以適時教導身體自主權。然而,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近日公布青少年情感教育民意調查,近七成民眾「不同意」學校禁止高中以下學生談戀愛,可見社會對於青少年的情感關係,已逐漸採取更開放的態度看待。尤其近八成民眾認為青少年時期遭遇人際關係挫折時,情緒管理能力不好,甚至有被排擠或孤立的經驗;逾八成擔憂青少年網路交友問題;六成民眾支持將情感教育列入學校必修課。情感教育不只教導身體自主權而已,過去臺灣發生多起情殺、輕生事件,大學才逐漸重視情感教育,開設許多選修
四月底公布的新修「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獎懲準則」,已於新學年正式實施。新準則制定了全國一致的獎懲原則,有教育團體對此表示肯定,也對部分內容提出疑慮。新準則禁止校方懲處違反服儀規定,以及有情感交往關係的學生。有教育團體認為,如此等於告訴學生不須在意服儀,不利生活教育與校安;而情感交往相關規定,則使學校難以適時教導身體自主權。確實,若有學生以新準則為由而拒絕受管教,教師不免要大費周章;畢竟生活教育如「看場合穿衣服」,校安問題如「辨識可疑人士」,情感相關議題如「談戀愛時的身體界線」等,都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楚。加上新準則看似對管教設限,聞之令人無力。然而新準則也明文規定,
中秋佳節倒數計時,因未彈性休假,許多民眾可能在明後天返鄉,提前與親友團聚過節,應景的燒烤活動又將成為全民熱潮。疾病管制署根據疫情監測資料,在節前籲請民眾,中秋烤肉或烤蚵時,注意手部清潔與飲食衛生,防範感染諾羅病毒。疾管署分析,全臺上週腹瀉門急診病例累計超過十三萬,雖較前一週略降百分之一點五,卻是近五年同期最高。過去四週接獲逾百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經抽樣檢驗病原體,百分之五十五驗出諾羅病毒。再追蹤分析今年上半年諾羅病毒腹瀉群聚通報案件,發現四十七起與食用烤蚵有關。然而生蚵與蛤蜊等海鮮,又幾乎是中秋烤肉家家必備食材,疾管署提醒民眾留意食材新鮮,有腥臭味就不要採購;烹調或用餐前記得以
教育部日前委託國教院完成「中小學校長數位學習領導指引」,提供校長推動數位學習參考,並培養校長數位學習領導力,以協助教師數位教學和學生數位學習。校長在推動數位學習上,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如果校長具備數位學習素養,必有助引領學校發展數位學習文化,提升學生的數位學習知識、能力和態度,以及建立學生數位學習正確的價值觀。校長為了有效落實學校數位學習,除了本身要持續增進數位學習知能、形塑數位學習願景及充實學校數位基礎設施外,最重要是建立一個公平的數位學習環境,讓每個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接觸數位學習資源。在數位學習浪潮的推動下,部分來自弱勢家庭的學生因數位資源匱乏,難以充分獲取數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