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日日是好日
讓臺灣看見世界

文/陳幸蕙 圖/達志影像 (2024/4/27)

 某國中邀請我擔任學生演講比賽的校外評審,演講主題是「臺灣,我們的精采島嶼!」

 由於參賽的八名學生都是經初賽、複賽選出的精英好手,全校矚目,氣氛緊張。校長致詞時期勉大家:「把重點放在『臺灣』、『精采』、『我們的島』三個關鍵詞上,把比賽當成是學習的過程。」因此,參賽學生看起來倒也充滿了平常心。

 第一個上臺的學生,提到臺灣最精采處在獨特的山水景觀:「像花蓮太魯閣、墾丁海岸線、野柳風景區、東亞第一高峰玉山,以及阿里山、日月潭;還有人文景點,如故宮等,都是外國人最愛去的熱門景點。」

 這名學生並表示,有個泰國網紅在YouTube頻道放上來臺旅遊影片,大讚臺灣「小而美,讓人驚豔」,點閱量瞬間破千萬!她的結論:「總之,真的很精采!」

 接著上臺的學生先說他母親是日本人,但他在臺灣出生長大並受教育,因此,臺灣是他的第一故鄉!他記得十年前讀幼兒園時,曾有陸客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他非常認同這句話,覺得臺灣人很親切友善。

 他說道:「有朋友從日本來看我媽,在小巷迷路,因她不大會說中文,一對年輕夫妻竟親自帶她走到我家附近路口,讓她好感動!另外,像年長的日本觀光客在臺灣坐捷運,一上車就有年輕人起身讓座等,都是日本遊客津津樂道的美好經驗!」

 不過,他話鋒一轉:「但臺灣騎樓常停滿機車,堆放雜物,這是我覺得要改進的地方。」演講結束前,他還舉起手臂高呼:「臺灣加油!」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名上臺的學生則聚焦在臺灣各地美食:「像鳳梨酥、牛軋餅、芒果冰、小籠包和珍珠奶茶,以及夜市常見的肉圓、碗粿、檸檬愛玉、炸花枝丸、大腸包小腸、鹽酥雞、水煎包、車輪餅、蚵仔煎……」

 「這些魅力美食,都是讓老外非常『哈臺』,常豎起大拇指說『難波萬』的人氣美食!」美食總令人產生愉快的共鳴,這名學生演講結束後,獲得最熱烈的掌聲。

 在激烈競爭中獲得冠軍的學生,講題是「讓臺灣看見世界」。他一上臺便說:「臺灣精采的好山好水、溫暖人情、特色美食,已不斷被大家強調,我不再贅述。我想換一個角度,請大家一起思考:怎樣才能讓臺灣更精采?」

 「臺灣是一座島,」他從容的說,「我記得『公民與社會』課老師曾提到,島國民眾最容易犯的通病?浼?浼心胸狹隘,目光短淺,思想封閉,總之,就是所謂的『淺碟文化』,這總使我想起我們常聽到,甚至常拿來當目標的一句話:『讓世界看見臺灣!』」

 他接著說:「其他國家的人會不會說『讓世界看見美國』、『讓世界看見德國』……?如果要靠別人看見,才能肯定自己的價值和存在,那麼,這只是充分顯示我們缺乏自信罷了!」

 臺下出奇的安靜,他繼續說:「因此,我想逆向思考,提出『讓臺灣看見世界』的觀點,希望生長在島上的我們,能從臺灣放眼天下,培養國際視野,以世界公民、地球公民自許,而不是一味渴望別人認同,或只追求吃喝玩樂!我相信,當我們的格局和視野都擴大了,臺灣會更精采!謹以此與大家共勉。」

 由於這名同學的演講內容、眼界、器度,都超越其他演講者,五位評審中有四位給他最高分,「胸襟寬廣」、「具未來性」、「有前瞻眼光」是評審共同的評語。

 頒獎典禮結束後,我特別和這名同學聊了一下,方知他爸爸是位外交官,他從小到大住過好幾個國家,堪稱「見過世面」。我問他未來志願是什麼,他不假思索回答:「我的志願是當無國界醫生。」

 「什麼是無國界醫生啊?」一名七年級學弟在旁問道。

 「無國界醫生就是?浼?浼」他稍微想了一下,回答學弟:「就是只要病人有需要,不分國家、種族、宗教,以及他是不是敵人,都全力去救治的人道主義醫生。」

 「天哪!」我忍不住在心底驚呼。

 「這麼精采的臺灣青少年,充滿理想願景的新世代!」有他們作為未來希望的種子,若稱臺灣是「精采之島」,誰說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