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小小創意家
法蘭茲‧馬克讓動物躍然紙上(賞析篇)

文/楊玉蘭(金門縣金湖國小教師) (2025/3/21)

〈藍馬I〉/德國慕尼黑倫巴赫美術館藏

 動物畫一定要像照片一樣逼真嗎?大多數畫家會細膩描繪毛髮、光影,呈現最真實的樣貌,但也有藝術家不拘泥於寫實,用獨特的方式,讓動物在畫布上「動」起來,充滿生命力!

〈黃牛〉/美國紐約古根漢美術館藏

生命力更勝外形

 法蘭茲‧馬克就是這樣的藝術家。他的馬像風一樣奔跑,牛像舞者般旋轉,老虎蓄勢待發?酘?酘每隻動物都充滿力量與動感。他用大膽的形狀與鮮豔的色彩,讓動物的姿態更鮮明,像真的在畫布上舞動。

 馬克是德國表現主義的重要畫家,也是「藍騎士畫派」的創始人之一。他相信色彩和形狀能傳達超越現實的情感,所以他不只描繪動物外貌,更讓牠們躍然紙上。

 他熱愛大自然,因此畫中多是馬、牛、狐狸、鹿、老虎等動物主角。簡潔的線條和鮮豔的色彩,讓這些動物充滿動感,彷彿隨時會奔馳、跳躍!

〈老虎〉/德國慕尼黑倫巴赫美術館藏

鮮明色彩具動感

 〈藍馬I〉藍色的馬靜靜站在畫布中央,像在沉思。馬克用流暢的線條勾勒輪廓,沒有細緻的毛髮,色塊讓馬的身形更簡潔有力,藍色讓牠顯得安靜而神祕,豐富色彩的背景則增添層次感。

 〈黃牛〉中,馬克用扭轉的身體曲線,讓牛看起來像在跳舞。明亮的黃色象徵活力與快樂,紅色和綠色的背景形成強烈對比,使畫面更具動感。牠微微閉起眼,嘴角上揚,彷彿沉浸在奔馳的喜悅中,下一秒就要衝出畫面。

 〈老虎〉裡的老虎蜷縮身體,肌肉緊繃,眼神銳利專注,像蓄勢待發,準備躍起!馬克用黃色、橘色和黑色塑造牠的身形,凸顯力量與張力,搭配藍綠色背景,使畫面穩定又動感,更添戲劇性。

 〈小猴子〉猴子靈巧的坐在鮮紅的樹枝上,身體由圓潤的線條構成,充滿律動感。鮮明的色塊背景增添節奏,使畫面更具活力。牠微微側頭,尾巴輕盈揚起,就像隨時準備跳向下一根樹枝。

 法蘭茲‧馬克用幾何線條與鮮明色彩,讓動物充滿生命力,像在畫布上奔跑跳躍。下週,我們要嘗試運用這些元素,讓動物展現動感與個性!

〈小猴子〉/德國慕尼黑倫巴赫美術館藏

藝術便利貼

 法蘭茲‧馬克的動物畫展現以下藝術特色。

 ‧幾何造形塑造動物個性:馬克不畫細緻的毛髮,而是用幾何圖形與流暢線條勾勒動物,讓輪廓更簡潔有力,充滿動感。藍馬寧靜高貴,黃牛充滿活力,老虎則散發力量與速度。這種風格影響後來的立體派,如畢卡索的作品,讓畫面不只是描繪,而是充滿獨特的視覺語言。

 ‧強烈配色營造情感氛圍:在他筆下,動物擁有大膽鮮明的色彩。藍色帶來靜謐,黃色象徵活力,紅色與橘色則凸顯力量。他的配色讓觀者能「感受」動物的內在情緒,使畫面更震撼。

 ‧流暢線條增添動感張力:馬克的動物不是靜止的,反而像隨時準備奔跑、旋轉或跳躍。牛的身形扭轉,像在跳舞;老虎蜷縮身體,眼神銳利,彷彿伺機而動。這些動態設計讓畫作像故事一樣,讓人想知道牠們的下一步動作。

 ‧動物背景結合強化韻律:畫的背景和動物相交融,使畫面有節奏感。靈活的猴子和紅色樹枝交錯,讓畫面更有張力;曲線與色塊構成的背景,強化整體氛圍,讓動物真正「活」在畫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