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減法人生

文/孫嘉璘(臺北市薇閣高中三年丙班) (2024/2/26)

 一份艱澀的數學試題,須不斷的加減乘除計算,才能使令人卻步的方程式轉換成正確的解答;在生命漫漫長路中遭遇挫折,也須藉由計算原理演繹出的心法,使困境得以迎刃而解。

 我是戴笠的擺渡人,我以書頁為扁舟,筆桿為蘭槳,在無涯的知識汪洋中航行。

 隨著升學壓力愈加沉重,我逐漸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為取得更高的成績,終日在刁鑽難懂的題目鑽牛角尖,日復一日晨昏顛倒,精神變得委靡不振,險些在波濤洶湧的知識海中溺斃自己。

 我低頭尋思,如今那分執著已不是當初追求知識的初衷;反之,這執著已成桎梏我的枷鎖。我決定卸下執念,使用人生的減法,讓心靈不再受情緒負面所困,用寬闊的心胸面對學業帶來的挑戰。

 人的一生好比柳宗元筆下的蝜蝂,隨時間的流逝,身上背負的行囊益發沉重,若無法及時止損,適時放下自身執著的事物,我們將如同蝜蝂,最終因負擔過重而殞沒。

 試想,明代公安派領袖袁宏道,面臨人生衢道的選擇時,心中究竟懷有什麼樣的心思,是繼續堅持仕途,為求功名利祿而逐漸迷失自我,抑或放下執念,轉而投向山水詩文的懷抱?

 我想,當他決意隱居山林,遠離官場時,便已做出人生的減法。重整行囊,不再留戀積累過久的情緒,才能望向未來,以輕盈的步伐踏上人生的路途。

 美國詩人梭羅曾言:「人生已被許多無足輕重的事情耗費,除了人真正需要的東西,其他都是可以丟棄的。」我們應在生活中善加利用減法,使名為人生的數學題,減去不必要的繁雜,得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