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的故事
蘭嶼的神話光華

初任教師時,我為尋找自然與人文的感動,選擇原住民偏鄉作為探險旅程,彼時,蘭嶼的特殊深深吸引我。
被神祕光華籠罩的蘭嶼島,達悟族人與大自然曾立下誓約,山神、海神、樹神如詩如畫的存在於天地間,激發族人內心深處的敬畏。他們口耳相傳一則則神話與動人的故事,以謙卑恭敬的心面對自然,相信神靈默默庇佑這片土地上的眾生。
蘭嶼由海底火山爆發形成,海邊有很多奇形怪狀的岩石,奇中之奇的是軍艦岩,雄偉的矗立於海岸線,酷似驅逐艦的外形成為地標,被賦予「海神發威」的神跡奇事。傳說中,這座岩石讓美軍的飛行員誤判為裝甲極厚的戰艦,耗光彈藥竟炸不沉,卻化解了軍機對其他目標投彈,使島上居民倖免於災禍。
軍艦岩。
又有一次,突發側風將飛機吹離航道,撞上巨岩饅頭山,飛機上竟沒有任何達悟族人,全是觀光客,族人堅信是山神和海神顯靈。
五孔洞是島嶼北海岸的海蝕洞,大洞裡分成五個大小和形狀各異的小洞,海神雕鑿的奇特地景,是神話故事的誕生地。
故事敘述一對兄弟在五孔洞中遇到已過世的祖父,學習使用火的技術,並習得造船、建屋、織布、劈柴、打小米、採芋頭、耕種、祭典等技能。十年時間匆匆過去,族人以為他們遇到了海難。
傳說地底下住著長得像老鼠的先進人類,以智慧和知識滿足族人的求知欲,他們傳授曆法、捕魚、環境衛生、烹調方法等生活技能。另有一說法認為神靈變成老鼠,將知識傳授給族人。總之,在五孔洞中,兄弟倆學會各種技藝,並得知神聖的儀式,描繪出一個神與人情感交融的神奇世界。
或許,族人曾在五孔洞中與老鼠共生,和諧的共享這片土地的豐盛之美;或老鼠神話代表文明進步後生存能力的提升,以及對文化的尊敬與愛惜。
然而,歷史的潮流帶來新的信仰,西方傳教士帶來基督教種子,五孔洞成為寧靜的禱告之地,教會選擇在此開闢聖地,讓信徒感受到與上帝更加親近的靈性體驗。
就像漢人的「十二生肖」將老鼠排第一位,有「老鼠娶新娘」的民間故事,意味喜氣、熱鬧。老鼠象徵多子多孫,在醫藥不發達,人類存活不易的年代,生存能力好的象徵意義是人們的最愛,這也解釋為何族人自豪於與老鼠當「學長學弟」的傳說。
還有一個「少年與鯊魚」的故事。在鯊魚不受歡迎的部族中,孤獨的少年徘徊五孔洞外的海濱,與鯊魚建立了溫馨的友誼,彷彿暗示包容和愛的力量總能融化一切隔閡,讓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共享和諧的世界。
在這片神祕的土地上,達悟族人的故事如太陽和月亮,在時光長河中,綻放永不褪色的美麗光華。
五孔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