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留考簡章 六月下旬公告
北市「鮮奶週報」4/14上路 逾18萬學童受惠
衛福部表揚184名社工 林萬億獲特殊貢獻獎
最近在一場以「滑世代的家庭經營」為主題的親職論壇中,提到數位時代與家庭的關係,以及可能帶來的風險及因應的建議,也舉一些實例佐證,不過,在臺中場次遇到一個夥伴,提出令人深思的問題。玩手遊等於沉迷嗎「老師,我是○○協會的負責人,剛才聽老師提到要多參與孩子的數位遊戲,我會嘗試和孩子一起玩手遊。可是又擔心他玩得太開心,最後愛上手遊,然後就沉迷了,所以我儘量忍住不陪他玩……」聽著這個暫時「卸
還記得幾年前,那時十歲的女兒,暑假作業繪製的繪本《奇奇怪怪遊樂園》中的某一頁,讓我印象十分深刻,因為在她生澀的畫作中,男孩奇奇在自動販賣機前選飲料,販賣機旁邊還擺放了一張長椅。這一幕,從我腦海中喚起好多的回憶,因為從她出生至今,最常帶她到販賣機前投幣買飲料,然後找個地方談天喝飲料的人,大概就是我了。以這種方式喚起的記憶形式,在心理學上稱為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這些記憶
暑假結束前,身為爸爸媽媽的我們都不忘叮囑孩子準備書包,收齊文具,完成暑假作業;當孩子開學,處在緊鑼密鼓的適應階段時,有一件事千萬不可忽略,那就是學期初會進行的校園健康檢查。校園健康檢查延續了孩子從嬰幼兒時期的健康監測。回想一下,從孩子出生後,每次打預防針時,醫師是不是都會檢查孩子的成長與發展狀況?孩子進入小學後,常規健康檢查將由學校接手。對小學一年級新生來說,除了基本的身高、體重量
受邀到樂器大廠分享「如何與青春期孩子對話」。主辦單位還事先提供與會父母在報名時提出的提問。我將每家上演的不同「戲碼」,歸納成三大類型:‧孩子容易因不順他意,就立顯煩躁,造成親子衝突不斷,想知道解套方法。‧父母努力保持心平氣和與孩子對話,但孩子常愛理不理,如何表達才能讓孩子也聽聽父母的說法?父母的情緒又要如何消化?‧孩子容易拖拖拉拉(可引伸至各式各樣的不好習慣:沉迷網路、追星
在講座中常提醒父母,對數位科技的焦慮多半來自於陌生,降低陌生的方式有許多,其中一種是「直搗黃龍」,意思是直接「參與」,以便接觸孩子的數位生活,也是學習「聆聽」孩子對數位生活的想法。前者在專欄中常討論,今天來談談後者吧。對數位生活的想像藉「滑時代共學共享一起來」這個文化部補助的《生活家一筆》廣播節目系列議題,讓我有機會和青少年暢談在數位生活中對未來的想法。為了開啟這群「省話一
每年暑假,「展夢.飛翔」公益社團會帶領偏鄉學生挑戰直排輪馬拉松;今年邀臺東縣信義國小與屏東縣泰武國小及國中三校十二名學生,從屏東「路溜」到臺北。活動由學生擔任領隊,規畫行程與食宿,途中拜訪長期援助器材的商家,到雲林育幼院教院童直排輪,最後完成逾兩百八十公里、六天六夜的直排輪馬拉松,堪稱是一趟自我挑戰兼感恩回饋之旅。自屏東出發磨鍊生活能力這天,路溜隊由泰武國中學生謝政
上週,受某大學校長請託,勸說一個科技人才留下來教書。他的問題是兒子不肯在臺灣念書,而他自己也有小時候成績不好被老師打,被同學嘲笑的陰影,雖然我一再強調臺灣現在教育已經不一樣了,他仍然很猶豫。犯錯提升學習經驗其實,我對臺灣教改二十年沒有成功也很好奇,投入了這麼多的人力與物力,學生卻依舊不快樂。原因可能是我們一直沒辦法改變父母對分數的重視,孩子考不好,不是去看為什麼,而是先打。
我是個無可救藥的路痴,不論是走路、開車,在建築物內或戶外,幾乎都無法在第一時間指出正確的方向。幸好,生活在二十一世紀,有各種導航軟體,讓我不至於活得像無頭蒼蠅,但心中難免疑惑:人家都說男生方向感比女生佳,我卻是家中方向感最差的。究竟人腦GPS這種超能力,是先天大腦結構使然,還是後天環境的影響呢?環境因素比遺傳更重要在二○二○年,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發展心理學家Marghe
每到新學期,孩子重新分班之際,無論是導師、孩子,還是父母,都須重新彼此適應。這個過程的開頭,父母提供孩子的資訊對導師尤其重要。親師取得共識與信任有時,家長基於諸多原因而選擇保留部分資訊,沒有和新任導師充分溝通。例如:‧擔心造成導師刻板印象家長擔心提供過多個人或家庭資訊會影響導師對孩子的看法,甚至在新班級中的形象。‧擔心教師的保密能力家長對導師沒有足夠
許多動人的電影會應用精神醫學、心理學中的重要元素,但有的電影就是在探討腦科學中的重要議題,讓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再次得獎的電影《父親》便是其一,這部電影討論已產生「精神行為症狀」的失智症病人的照護議題。《父親》在臺灣上映時,我準備赴英進修失智症領域博士,於是帶全家人進戲院觀賞,至今孩子還記得部分的電影情節。因此,當我偶爾在家裡和妻子討論失智症研究或兩小提問時,我得以引用電影的內容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