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楷的媽媽在房間裡摺衣服,想到承楷上床睡覺時間快到了,卻聽到他還在客廳玩,於是大聲說:「楷楷,你不知道睡覺時間到了嗎?書包是不是還沒有整理好,你要拖到什麼時候?」承楷立即安靜下來,沒多久,他拿著數學作業走進房間,對媽媽說:「媽媽,書包我已經收好了,但是數學作業有兩題不會寫,你可以教我嗎?」媽媽略帶怒氣的說:「現在睡覺時間已經到了,你才來問數學問題,你不會自己想嗎?你有沒有想過怎麼解答這兩題?你上課沒有認真聽對不對?」在媽媽一連串質問下,承楷頓時眼眶泛紅說:「你到底要不要教我,為什麼要這樣講話?」媽媽生氣了:「你不能一回到家吃完飯,就把回家功課處理好,書包收好;沒
有些人必須由別人幫他安排,才知道該做些什麼事;有些人卻能自己規畫,主動做事。主動規畫成就更好生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有位知名的行銷學教授──賀須費爾德( Hal Hershfield),他十二年前就發現:願意「主動規畫自己人生」的人,很自然的比其他人更容易養成儲蓄的好習慣,不會亂花錢。這麼神奇?不只儲蓄,十二年來,這位學者陸續發表「主動規畫」的好處:這樣的人,身體通常比較健康,身材維持得比較好,甚至也比較有道德觀,不會做壞事。什麼叫「主動規畫」?小時候隨爸媽移民加拿大,加拿大的學校沒有「聯絡簿」這種東西,只發下一本空白的簿子給學生,要我們自己運用。簿子
校園綠意盎然,提供了動物生活的棲地,但也暗藏鳥類的隱形殺手;建築物的玻璃窗鏡像反射出天空與樹林,讓野鳥誤以為能穿行,導致撞擊受傷、死亡。新北市八里國中鄰近觀音山,生態資源豐富,常有野鳥誤撞玻璃,不但使學生無法安心上課,也造成無辜生命消逝。了解原因行動改善為了避免窗殺事件一再發生,學校邀請「猛禽研究會」王齡敏獸醫師,於週會向全校師生介紹「鳥類窗殺」發生原因、防止做法,比如:在玻璃窗貼
在傳統教育體制下,孩子習慣凡事有標準答案;有時候甚至有點過了頭:不管答案究竟是怎麼來的,只管哪個答案對應到哪個問題。但是,除了數學運算和少數的理科知識範疇以外,多數的事情並沒有標準答案。這種沒有標準答案的狀況,使學生和老師都很困擾。學生的困擾,多半是「我到底要回答到什麼樣的程度,才會獲得高分」;老師的困擾,多半是「到底該怎麼評分」。我先前由於出了沒有單一正確答案的試題,給自己造成很
海洋是孕育萬物的母親,澎湖則是她身上耀眼的項鍊,吸引海洋子民汲取養分。文光國小坐落在澎湖的觀音亭海灣,孩子在操場就能望見大海,聆聽風浪聲。近海冒險乘船探勘近兩年,學校申請到教育部親海體驗營與多元試探計畫,讓學生畢業前展開海上的奇幻冒險。民國一○九年,開啟獨木舟課程,孩子到帆船協會上課,學習穿脫救生衣、合作抬舟下水上岸、控槳、海上方向辨識等。六週培訓後,師生兩人一組自
我有兩個寶貝女兒,一個快滿十三歲,一個快滿十二歲。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一度沿用上一代的「打罵教育」,目的只是想「提醒」小孩。然而,在一次「修理」後,問孩子是否得到教訓,警惕自己以後不再犯錯,她的回應是「沒有」。我那時驚覺:既然這樣達不到教育目的,為什麼要繼續做呢?我的教養方式,該來個大風吹了!孩子上幼兒園後,我改用「鼓勵」的方式。讓孩子選一件喜歡的東西當作禮物。我把「禮物」買回來後,將它放在孩子看得到卻拿不到的地方,然後向孩子說明:只要集滿三十顆星星,就可以獲得禮物。怎麼做才能拿到星星呢?例如:自己刷牙、洗澡、洗餐具、做家事等。「集星星」讓孩子覺得
一天夜晚,朋友冒雨來辭行,告訴我她後天就要帶她國中二年級的女兒去加拿大讀書,我聽了有點擔憂。我知道她女兒在學校適應不良,已經出現一些憂鬱或焦慮的症狀,但是她先生曾經外遇,如果她離開臺灣,婚姻可能不保。她苦笑著說:「沒有辦法。作為母親,孩子是我最重要的責任,以我女兒目前的情況,我沒有別的選擇。」朋友的話讓我感動。母親為了孩子,什麼都可以犧牲。其實朋友的女兒不是功課不好,是人際
「你們學校有上『永續課』嗎?」聽到這堂課的大名,你微笑了嗎?國內許多學校,永續課成了新潮的新課程,要分組討論,要做簡報,有的還全英文教材,再參加各種競賽、專題研究……但很多人不知道,永續課與國文課、數學課、社會課有不一樣的DNA,它背後操盤的「幕後大老闆」,可是大名鼎鼎的「聯合國」呢!十七項遠大任務「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簡
幾天前,兒子大寶的家長班群貼文,公告一一○學年度校內科展得獎名單。回想去年這段時間,大寶和同學開始進行動物行為實驗,就連年假也持續在做。農曆新年聚餐時,最疼大寶的小阿姨沒見到他,問道:「姐,你是怎麼辦到的?竟能讓一個國中生像科學家一樣忙著做實驗,打報告,連大餐和紅包都可以放棄?」我神祕的笑笑回答:「是因為他有魔性的老師!」充滿熱情與行動力的夥伴或導師,最具感染力,能讓孩子轉化好奇為實證動力。讓孩子保有好奇,則需要觀察力敏銳,能以誠相待的陪伴者。不斷的問問題好奇心是孩子自主學習最重要的動力之一。還記得每天被孩子的「為什麼」轟炸的時期,他睜大眼睛等待媽媽的回答,好像每個都會
時序進入秋冬,人們周遭總是彌漫歡度佳節的氣氛;從十月的萬聖節到十二月的耶誕節,各大場所、街坊商店往往推出應景的布置,讓人們在歡樂之中迎接新年。為了延續這一股歡樂氣氛,教師利用「藝術與人文」課進行「六○一時裝日」活動,讓學生發揮創意,結合環保概念來設計服裝。建立基礎概念激發創意教師播放「臺北時裝週」影片,把學生帶入走上伸展臺的想像中,再透過「舊衣回收再製」系列專訪,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