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媒體大量釋放訊息的資訊時代,孩子慣常被動吸收許多影音訊息,來源多半是電視和網路,較少有機會主動運用媒體探索與表達自己的意念和想法。而這樣的探索過程和創作經驗,可以同時培養兒童的美感設計與媒體整合能力。影音資源多網上找就有未來是以科技高度互動的元宇宙時代,適當運用媒體整合並呈現「數位內容書寫能力」尤為關鍵技能。除了在學校中,由教師引導學生做專題作業之外,善用網上的免費資源
屏東縣建國實驗小學三十四位親師生,趁假期展開九天近九百公里的單車環島活動,沿途不能挑剔吃住,這挑戰將延續成學校的傳統。面對挑戰不當草莓族兩年前,行前訓練已展開,師生循序漸進,從八公里練騎到一百二十五公里。日晒雨淋、逆風、陡坡,不免讓學生手起水泡、屁股磨破皮,不過他們都按耐性子,邊騎邊哭也想騎完全程。施世治校長認為,單車環島把孩子帶離舒適圈;騎行過程得忍受各種不舒服,挑戰連續
「雲林縣」在臺灣地圖的哪裡呢?找到「雞腿」就是啦!那天,要向雲林縣幼教老師介紹「愛的書庫」這個好資源,夥伴這一句話,讓還在地圖「中部偏南區域」找尋雲林縣的我立刻認出它。的確,精準生動的比喻,不僅可讓人一眼看到「它」,而且印象深刻。這也是帶小孩看世界地圖,認識世界各國的好方法呵!如果能再藉由閱讀,對各個國家多些了解更好。國語日報社出版的三種報刊──《國語日報週刊》、《國語日報》、《中學生報》,就是很好的選擇。親子共讀前,備妥材料。拿出剪刀、膠水、細字筆、直尺……還有「報紙」和「世界地圖」這兩個主角。共讀方式說明如下:報紙《國語日報週刊》、《國語日報》、《中
臺灣文旦柚供過於求不是新聞,今年更慘,中秋節較早,更遇到中國大陸禁銷問題,導致全臺柚子滯銷,甚至一顆只賣十元,還買一送一,卻乏人問津。八里文旦柚當然不例外,柚農不但血本無歸,更造成資源浪費。結合在地小農柚子加工變產品臺灣種植文旦有近三百年歷史,中南部以臺南麻豆栽培較多,北部則以八里一帶為重鎮,而有「南麻豆、北八里」之說。八里國中校園就有一片柚子園,種了十多棵文旦柚樹
細菌無所不在,高至喜瑪拉雅山,深至馬里亞納海溝,熱至接近沸騰的溫泉,冷至攝氏零度以下的冰冷環境,皆可發現細菌的蹤跡。最近,全球暖化,有人認為北極和南極的冰層裡可能藏有古老的細菌,如果冰層融解讓這些細菌跑出來,可能造成恐怖的全球瘟疫。這些被隔絕數百萬年的古老細菌會是人類生存危機嗎?我個人沒那麼悲觀。要知道世上的細菌種類千千萬萬,但「致病菌」只有幾種。可依來源略分兩類致病菌依來
一場講座開場前,承辦人向我致歉:「老師,因為天災人禍,今天的出席人數可能不多,向您說聲抱歉。」我驚訝的詢問,才知道他指的「天災」是早上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至於「人禍」則是宣傳時誤植講座日期,昨天才臨時修正。我微笑著安慰他:「放心,今天講座的氛圍一定很好,因為到場的家長都有強烈的動機。」果不其然,與近二十名家長的互動中,不敢說「相談甚歡」,畢竟時間有限,但至少參與講座的人都帶了點新的
因為爸媽忙著打拚事業,柔伊一出生就養在爺爺奶奶家。不僅爺爺奶奶,姑姑也時常對柔伊噓寒問暖,因此雖然只有假日才能見到爸媽,柔伊實則獨享三名長輩的寵愛。念小學後,柔伊與爸媽同住,看自小待在爸媽身邊的哥哥與爸媽互動親密,常感到無法融入;每天晚上都要和爺爺奶奶通電話,跟姑姑通話時尤其講得久,對爸爸媽媽卻不知道可以說什麼。如今柔伊小學四年級,仍讓媽媽感覺她更像是姑姑的小孩。柔伊媽媽的管教方法與要求和姑姑不同,母女發生數次衝突,她因此忍不住要求姑姑不要過度介入她對柔伊的管教。剛才,柔伊的媽媽拿水果給柔伊吃,一打開柔伊房間的門,就看到柔伊和姑姑講電話,那親膩的語氣,讓她氣惱。
五年前,塞勒教授因提出「推力」(Nudge)的概念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所謂的推力,就是利用改變情境,讓人在直覺和習慣的引導下,做出符合期待的行為。比方說,如果某國政府希望人民捐贈器官,可考慮在器官捐贈的文件預設「簽名等同於願意捐贈器官」,不想捐贈的人要特別註明。只是更動文件的幾句話,就可能大幅提高人民器官捐贈比例。因為推力不涉及外在的獎賞,也就不會有先前談到獎賞可能引發的問題。但
這期《富比士》雜誌提到,表現特別優異的學生往往有強烈的「成就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比如堅持把書念到一定程度的熟稔。這種堅持有時會讓他們學習某一科時,花過長的時間,或月考試卷的某一題想了太久,無視其他同學都已經交卷,因此考試成績不好。但他們的心志不因失敗而動搖,認為只是因為策略不佳,並非能力不足;只要調整策略,必能有好表現。這一篇研究對我鼓舞甚大。我帶兩
只要「接觸」國外的消息,必能拓展視野!無論是「聽」遠在他鄉的親朋好友說生活大小事,或是「看」臉書( Facebook)、IG( Instagram )等各種平臺上網友交流的所見所聞。但是,讀《國語日報》第三版國際版的文章,不但可以拓展視野,還有許多「閱讀」的樂趣。為什麼?因為這個版面有許多特點。請大家翻翻手中的《國語日報》,或讀我拿來作為說明範例的兩個《國語日報》國際版的文章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