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AI應用 國研院啟動高效能開發平臺
全中運開幕4/19登場 4/3線上限量索票
第7屆青少年諮詢會 選出14名代表為學生發聲
公費留考簡章 六月下旬公告
北市「鮮奶週報」4/14上路 逾18萬學童受惠
衛福部表揚184名社工 林萬億獲特殊貢獻獎
北市將改善國高中學生置物櫃 預計三年六億經費
竹市托嬰中心照顧不當 勒令停業
暑假快到了,我小學時曾參加學校的暑期輔導,老師帶我們抓蟬,玩水,打毛線,做手工,每天都很開心;進入國高中後,暑期輔導就變成上課了。我能夠理解父母希望在暑假幫孩子補強上學期的課業,或者提前為下學期做準備。我也不完全反對這種做法,當我的三個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就讓他們在暑假期間持續閱讀和寫作、練習數學習題,畢竟暑假那麼漫長。雖然如此,學習的分量和形式很重要,孩子一整年都在上課,暑假是他們唯一能走出教室的時候,因此學業不應該成為暑假的主軸。暑假應該如何安排才好呢?針對家中有國中小階段孩子的暑假安排,我的建議是持續加強閱讀和寫作能力,多多閱讀課外書,增廣見聞。父母可以選擇有趣的夏
走在茂密濃綠的樹林裡,看到的都是爬滿地衣的杉木樹幹,蕨類植物占滿右側的小斜坡,而左側則是深不見底的險坡。我們感受不到一絲的涼爽,反而因為悶溼的空氣,讓我們汗流浹背,腳步也更加的沉重。踩穩了再走不冒險「晨晨,地面很滑,要踩穩再走下一步呵!」我小心翼翼的踩向下一步,並提醒晨晨。「好,我有抓住樹根。」晨晨用稚嫩的聲音回應我。黃色的黏土地質,早已填滿登山鞋的刻痕,原廠設計的
從五年級開始,班級共讀《青春第二課》。作者王溢嘉在書中呈現九十六個具代表性的現代人物,擷取他們年少某段經歷,對應日後人生的成就。學生用一年讀完《青春第二課》,每週認識兩三位人物,背誦末段並畫出重點;教師也用課堂畸零時間介紹,期望他們用心記住富啟發性的「青春人物」故事,幫助自己成長。人物故事 做好基礎研究六上寒假前,學生各自選定一位想研究的人物,也可找教師討論再決定。假期間則
在《哈利波特》故事中,常常見到幾個主角與外表陰冷的石內卜教授互相嘲諷、作對的情節。總是到了故事尾聲,讀者才赫然驚覺,最邪惡的凶手另有其人。在門診患者中,極度令人煩惱的病症就是不明原因的疼痛了。病患往往抱著厚厚一疊的就醫紀錄與檢查報告,抱怨看過的許多專科,都不認為是該領域的問題,而相關部位的檢查也找不出任何潛在疾病的蛛絲馬跡。這個時候,我就會想起《哈利波特》。疼痛的第三勢力傳
爸爸媽媽是否曾對孩子的身高感到疑惑呢?好像身高都長在別人家的孩子身上,我們家的孩子總是矮別人一顆頭,甚至快要被隔壁鄰居的弟弟給追上了。父母對孩子身高的憂慮,其實來自內心深處希望孩子健康長大的生物本能。兒科學的教科書中,有一句經典名言:「生長,就是一個孩子的生命徵象。」孩子身高的增長,就像呼吸、心跳、血壓一樣重要。只要掌握口訣「一張曲線圖、兩條參考線、第三百分位、每年四公分」,熟記四
上個月,輔大長期照護與健康管理進修學士學位學程三名二年級學生,找我諮詢有關長照職涯規畫問題,展現積極的企圖心與抱負,除了嘉許他們超前部署的求學精神,未來臺灣長照生力軍有樂觀的前景,是高齡者的福音。長照資源選擇多樣A學生已在日間照顧中心服務,B學生則在居家單位服務,C學生目前雖尚未在長照領域服務,但已立志往「家庭托顧」方向努力。學生的職業選擇不同,其實肇因於背後考量因素,以及家庭條件
就讀小二的孫子緊張兮兮的跑到我面前,說:「阿婆,可以教我怎麼準備考試嗎?」上次我考得很差,也很難過!我希望期中考能考好一點。看孫子殷殷期待的眼神,我立刻答應他,沒問題!我展開專業而耐性的陪伴,帶領孫子準備相關考試事宜。國小課業只要抓住要點,不斷的練習不熟悉的重點,很快就能克服困境。考完試,他開心的說:「我幾乎都會寫。」果不其然,成績單發下來,看他神采飛揚的念出分數,我也充滿成就感。
我們家來英國倫敦的第一年,荳荳的班上有一個長得很可愛的小男生連恩,常故意觸碰荳荳,甚至扯荳荳的頭髮。一開始,我和妻子覺得連恩可能只是想跟荳荳玩,比較調皮一點,因此告訴荳荳:「如果連恩碰你,你不喜歡,就要大聲跟他說『不要碰我,我不喜歡!』」親師溝通面對問題荳荳這麼做了一陣子,但是我們發現情況並沒有改善,連恩甚至有變本加厲的傾向。我以精神科醫師的直覺與觀察,連恩的一些行為不像是大班小朋
前一陣子,我剛好有個機會參訪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QUT)的家庭與兒童研究中心,認識了他們推廣的RAMSR課程。這是有系統,有科學根據的學前教育計畫。讓我驚訝的是在臺灣,父母好像沒有那麼幸福,因為大部分父母並不了解學前幼兒該學什麼,每次為孩子挑選幼兒園時,似乎只糾結於要讀公立或私立學校,要不要找雙語環境等旁枝末節的議題。你知道嗎?學前教育如果走錯方向,會影響孩子的小學、中學成績,甚至帶來行為
母親節前夕,文昌國小六年級學生把自己與母親、阿媽等主要照顧者相處的記憶,畫在石頭上;六年級作品匯集成一件裝置藝術,美化校園。接著,學生認識在地藺草文化,並編織菜瓜布,用於做家事。他們以藝術形式記錄母愛,再以行動實踐愛,讓節日充滿幸福氛圍。幸福時刻深深記憶學生回憶與主要照顧者相處的點滴,再用壓克力筆彩繪在石頭上,重溫幸福的感受。苡柔說:「媽媽每天要照顧自小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