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課綱實施後,高中職生都要建立學習歷程檔案,當初目的是用來全面了解學生在高級中等教育的學習結果,後來卻與升學掛鉤,其功效受到質疑,不僅增加親師生的負擔,也扭曲學生學習本質。目前學習歷程檔案影響到學生就學權益,屬於高風險的評量,法律規範要更為嚴謹。如同國中會考在《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而該準則係依據《國民教育法》授權訂定。然而高中職學習歷程檔案,僅見於《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作業要點》,該要點屬於行政機關的行政規章,法律位階較低,其效力亦較低。倘若教育行政機關認為學習歷程檔案是如此重要,實不宜採「要點」方式便宜行事,應提高其法律位階。理想上,應在
我國醫護人力採取規畫性培育,各類醫護人員均有總量管制。但近年來總量規畫卻頻頻被打破。去年,核定清大、興大和中山三校新設後醫系,今年又同意陽明交大以「外加名額」申設中醫系,慈濟大學增設藥學系也已獲得核准。最近,包括醫師、中醫師、牙醫師、護理師和藥師在內的醫事團體組成聯盟前往行政院陳情,要求將醫事人員總量管制立法,堅守管制員額。依據衛福部研究,臺灣醫師、中醫師、牙醫師、護理師及藥師人力都供過於求,但事實確是如此嗎?以護理人力為例,疫情減緩,醫護人力荒本以為可隨之紓解,但今年至五月已有一千七百餘名護理師離職,護理人力嚴重不足。過去醫師人力也曾出現過「五大皆空」的現象,最近衛生所也發生醫生荒,
新冠疫情舒緩,運動員正常參賽的杭州亞運進入高峰。我運動健將在各項賽事全力以赴,展現堅毅不拔的運動精神,捷報頻傳。近日奪金的亮點之一,三對三男籃選手林信寬決賽終場前七秒兩罰皆中,逆轉卡達,摘隊史首金。事實上,每位選手都有動人的奮鬥故事,可堪學習。中華代表隊故事的開場在柔道賽場。日前已返臺的楊勇緯破繭而出,勇奪柔道第一金,帶動全隊氣勢。女子柔道選手連珍羚兩度挑戰奧運、四度挑戰亞運,終於在三十五歲的今年贏得金牌,發揮失敗為成功之母的運動精神。網球場上則上演「金包銀」的故事。女雙詹詠然與詹皓晴擊敗同為臺灣組合的李亞軒與梁恩碩。詹詠然生涯亞運已累積五金,「五朝元老」展現超人毅力。
臺灣超商很多店員身懷絕技,經常令人驚豔。日前有網友在臉書上傳一段影片,內容是年輕的店員和顧客用外語交談,網友靠近仔細一聽,發現竟然是越南語,因而自嘆不如。隨後有網友翻譯,對話是顧客的發票中獎,想要兌換現金,店員說時間還沒到,不能兌換。因店員越南語流利,網友除了留言表示佩服,許多人也猜測店員可能是新住民第二代,或是留學生。其實在臺灣會說越南語的人數,可能比許多人想像中還多。不僅移工約二十萬人,留學生有兩萬多人,光是已歸化取得投票權的原越南籍配偶,就超過十一萬人,再加上臺越家庭第二代,人數已經多達數十萬人。因此,國教署自一○八學年起補助開設新住民語課程,選修人數逐年增加。例
教師節前夕,多個民間團體發布調查結果,指出臺灣有三成教師的「快樂指數」偏低,主因是家長將管教責任推給教師。而這份民調裡最不快樂的五個縣市,多數也是傳統上最重視升學的地區。這令人聯想到近來南韓的「教權」議題。七月底,首爾市瑞草區一名教師因家長霸凌而輕生,南韓教師發起多次示威,要求當局保障教師的教權,其怒火延燒至今。而瑞草區與鄰近的江南區,不僅是教育資源最集中,也是公認升學主義最盛行的區域。時間推回到二○一八年,臺灣參加OECD「教學與學習國際調查」(TALIS),結果顯示臺灣有三成五的教師感到工作壓力。國中教師在運用多元評量和教學、鼓勵批判思考的效能感,低於TALIS平均;考慮調
吐瓦魯與萬那杜等九個小島國家日前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袂請求國際海洋法法庭針對海洋吸收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是否應列為環境汙染做出諮詢性意見,提供各國制定氣候保護法律的參考。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溫室效應氣體,地球溫室效應高達百分之五十五,是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所致。除了地表溫度增加,造成極地冰原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窪陸地深陷淹沒危機;排放到大氣層的二氧化碳,透過地球碳循環被海洋吸收,亦會引發海水變暖與酸化,影響海洋生態環境;遑論伴隨全球氣候變遷加劇發生的極端氣候衝擊。這次採取集體行動的島國,被世界氣象組織評估列為氣候變遷災難高風險國家,很可能在二○五○年被海洋淹沒,眼看著
今天是教師節,政府和民間團體已於教師節前夕舉辦各種優良教師表揚活動,以示對教師的肯定。然而活動之後,教師工作士氣提高了嗎?教師感受到更多尊重嗎?隨著社會價值改變、家庭結構轉變、教育制度變革和資訊科技發展,教師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教師扮演傳道、授業和解惑的角色,受到空前考驗。傳統的尊師重道觀念逐漸式微,家長指責老師,學生嗆聲老師,時有所聞,導致部分教師有不如歸去之感。教師從事教育工作,需要更多尊嚴和社會尊重,才是支撐教師「樂育英才」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如果教師工作不受尊重,又缺乏尊嚴,建立尊師重道校園文化,如同緣木求魚。是故,政府高層人員應給予教師更多的鼓勵、支持
蔡政府基本工資年年調整,八年來月薪調升了百分之三十七,時薪調升了百分之五十二,調薪幅度之大是歷任總統之首。但國內一千一百五十萬勞工,基本工資卻僅造福兩百萬低薪的邊際勞工,其餘的九百五十萬勞工並未受惠,原本略高於基本工資兩萬七千四百元者,反落入基本工資階層,資方更推遲了其他階層的調薪機會,產生相對剝奪感的不滿。資本主義薪資採市場機制,政府只能以訂定最低工資來干預。相對於廣大的中產階層薪資成長乏力,經不起物價波動,甚至負成長。去年,我國總薪資占GDP比率降至百分之四十三點○三,創歷年新低,亦即只調漲基本工資,整體勞工薪資反而倒退。日前,延宕七年的《最低工資法》終於行政院會通過,交付
詐騙盛行,伎倆翻新,弱勢族群常遭殃。年長者易被假公務機構詐騙,未成年人則須慎防假交友詐騙及網拍陷阱。防詐全民動員提高警覺,長輩須家人多加關照,未成年者須家庭、校園及社會通力合作,強化防詐認知,厚植防詐免疫力。據一家壽險公司日前公布調查,家中有未成年人或長者的受訪者,對長者最擔憂遭「假冒公務機構詐騙」,其次是「假投資或假貸款」;對未成年人最擔憂「遭假交友詐騙」,其次是「網拍詐騙」。這項結果與近年治安機構統計的危害最強詐騙類型類似,假交友詐騙都「名列前茅」。未成年人涉世不深,防衛力相對較弱,易成為犯罪者下手哄騙的對象。在所有受害者年齡層中,青少年排名高居第二。歹徒經常在網上設法與受
作家李昂日前在臉書上貼文指稱,搭乘臺北捷運時,有三個年輕人霸占博愛座,不願讓座且態度不佳,再度引發博愛座的討論。外國旅客、外籍配偶或新住民,初到臺灣搭乘捷運時,往往盛讚車站、車廂的乾淨有序,即使車廂內乘客眾多,博愛座卻總是沒人坐,認為這是臺灣人文明與友善的展現。然而,實際情況更可能是,民眾擔心坐在博愛座上,被投以異樣眼光,甚至引發糾紛。捷運、公車博愛座的設置,在法律上載於《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是提供身心障礙者的支持服務。讓難以久站或車輛緊急煞車時易生危險的乘客,包括身心障礙者、老弱婦孺,可以優先乘坐。這是基於保護弱勢與利他精神,卻常有年長者指責年輕人未讓座,引發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