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掌握策略親子悅讀
先提問再找答案 看生活探索自我

文/陳欣希(臺灣讀寫教學研究學會創會理事長) (2023/1/7)

 「好」讀者遇到「好」文本,定有閱讀收穫!

 什麼是「好」文本?大抵而言,只要版面編排吸引讀者,文本主題貼近讀者,內容知識啟發讀者,大多是「好」文本。

 什麼是「好」讀者?簡單的說,有閱讀策略和開放心胸的人,大多是「好」讀者;他不會帶著空白,完全接受文本的觀點,也不會帶著已知片段,擷取自己想要的答案。所以,當「好讀者」遇到「好文本」,必定有閱讀收穫。

 當小孩遇到「好讀者」,一起閱讀「好文本」,更是收穫滿滿,因為不但能從「文本」獲得愉悅,獲得新知,獲得啟發,更能從大人身上學到閱讀的策略及開放的心胸。

 讀到這裡,身為父母的您可能正努力的想:我……有什麼閱讀策略?

 有有有,您一定有閱讀策略,只是未必覺察而已。我們以《國語日報》生活版的「尋找大夢想 職人帶你找未來」專欄文本小試身手。你可以自己練習,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練習。

步驟1

 閱讀文本前想一想:如果「對某人的工作感興趣,想讓自己往那方向前進」,會請教對方哪些問題?請列出提問清單。

 提問的「前提」很重要。前提不同,會問出不同的問題。試比較不同感受的「前提」:

‧對某人的工作感興趣,想讓自己往那方向前進。

‧對某人從事的工作感興趣。

‧對某項工作感興趣。

 下列提問清單僅供參考,可自行增減,分類,甚至重新排序。

清單上的問題可隨意增減,或重新排序。

步驟2  

 帶著提問清單閱讀「尋找大夢想 職人帶你找未來」專欄的文本;不僅找答案,也再列疑問。

 可以直接在報紙上做記號,註記每一題的答案在哪裡。想再追問的地方就畫個「問號」(請參考下圖)。

從「找答案」的角度看「尋找大夢想 職人帶你找未來」文章,幫助孩子深入了解各種職業。

 如果日後孩子確定未來志向,想進一步深入探討職涯,可再將相關文本整理於自己的筆記。

步驟3 

 進一步思考「工作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態度、知識和能力?」這個問題與「現在的學習」有什麼關聯。

 學習可能是某個學科(國語、英語、數學、社會、自然、藝文、健體……),也可能是學校安排的活動(講座、運動會……)。和小孩討論關聯時,越具體越好。真的想不到與「現在的學習」有什麼關聯,可讓孩子請教學校老師。

 藉這三個步驟,孩子可學習到「閱讀不是被動的接收,而是主動的擬問題,找答案,再寫疑問的過程」,也讓他思索這篇文章與自己的關聯。

 就如專欄的前一篇文章提到:帶孩子探索自我,探索生涯,不是急著幫他找工作,而是讓他把學習和生活緊密連結;有方向,有目標,學習更有動力。況且,工作一直被創造出來,所以,與其思考長大後的工作,倒不如想想自己可成為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