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語言發展會議 籲加強母語師培

文化部主辦的二○二一國家語言發展會議昨天在臺師大舉行,經過一天討論,大會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加強本土語言與臺灣手語的師資培育與聘任,增加教師鐘點費,鼓勵大學設立相關課程與科系,提出誘因來推動沉浸式教學,並對教導成功的學校提供獎勵。此外,也讓通過本土語言認證的學生,在大學甄選入學有優待。
這次會議以「邁向國家語言新時代」為主題,邀請教育部、原民會及客委會擔任共同主辦單位。行政院長蘇貞昌致詞時表示,沒有誰的語言比較尊貴,不應該消滅別人的語言。
教育部長潘文忠說,他也經歷過「不說國語是違反校規」的年代,體驗到「沒母語,文化滅」,因此語言非常重要。現在本土語已納入國小課程,但一週一節課對母語傳承還是不夠,需要家庭、社會與環境攜手推廣。 文化部長李永得舉電視劇《斯卡羅》為例,他表示,該劇展現語言共存的樣貌;希望臺灣也能成為共存、共榮、共享的「語言共和國」。
文化部今年七八月舉辦八場線上論壇,歸納各界意見,昨天在大會提出政策建議及總結。國家語言尊榮感方面,建議機關在重要慶典或活動率先使用本土語言、指定國家語言專責單位,平衡雙語國家政策與國家語言政策的資源,推動國際語言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