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國人教育程度占比 高中職降大專升

黃國甦、沈育如/臺北報導 (2022/8/10)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發布國情統計,一一○年臺灣二十五歲到六十四歲人口中,具高中職以上教育程度有百分之八十五,較一○九年增一個百分點;「高中職」和「高等教育(大專及以上)」程度,一一○年各為百分之三十二、百分之五十三點八,較一○九年分別減零點四個百分點、增一點四個百分點,其中「高中職」連續三年下降,「大專及以上」於一○八年首度突破五成,且逐年上升趨勢。

 主計總處表示,教育程度代表已完成正規教育的情況,反映人力資本蓄積狀況和勞動力素質。觀察臺灣與OECD會員國三十八國及夥伴國三國,二十五歲到六十四歲具高中職以上教育程度比率,一○九年以俄羅斯百分之九十五點二居首。在四十二個國家(含臺灣)中,臺灣排名第二十,低於日本和南韓。

 若依性別,主計總處統計,一一○年女性教育程度有百分之八十七點二具高中職以上,較男性百分之八十四點三高;與一○九年相較,女、男各為持平和增加兩個百分點;近五年性別差距,由一○六年女大於男四點五個百分點,一○八年擴至七點七個,一一○年減至二點九個百分點。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說,國人追求文憑風氣鼎盛,認為有大學文憑才能與他人平起平坐,造成許多過去沒機會念大學的人到大學追求學歷。教育部統計顯示,近年大專校院新生人數比應屆高中職畢業生多,就是回流教育人數增加的結果。

 尤榮輝指出,求學求知是好事,但若沒管控文憑,一味追求學歷,會造成過度浪費教育,甚至造成「學歷通貨膨脹」。近年高中職和大學招生已出現缺額,呼籲教育部嚴格控管名額,否則繼續放任,會加速更多私校退場、文憑貶值,「學歷通貨膨脹」將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