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國苦無疫苗 聯合國籲富國分享

全球搶打新冠疫苗。上圖為加拿大在五月二十日收到新一批莫德納疫苗。下圖為印度醫護人員施打疫苗後露出微笑。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人類必須達成集體免疫,這已是全球的共識,因為唯有如此,世人才能免於遭受感染風險,但疫苗分配嚴重不均,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截至五月二十九日,全世界有近一億七千萬人確診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約三百五十二萬;目前有十八億四千萬劑疫苗已配送至各國,平均每一百人可以分配到二十四劑。但根據彭博社資料顯示,全球前二十個富裕國家和地區,雖然人口僅占全球百分之七,卻分配到百分之二十五的疫苗;而全球最貧困的二十個國家和地區,人口和前者差不多,卻只分配到百分之零點三的疫苗。
如果從單一國家人民的疫苗分配狀況來看,差異更懸殊。根據《紐約時報》的數據,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每一百人分配到一百二十九劑,西非國家貝南每一百人只有零點一劑。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目前多數疫苗都要施打兩劑才算完成,所以會有高於一百的數字。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五月十七日點名七大工業國集團(G7)和歐洲聯盟(EU),強調如果這些國家能將多餘疫苗分享給其他國家,將能緩解不均。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截至5月29日) 備註:此表僅列出人口多於十萬人的國家
讓渡新冠疫苗專利 美國表支持
美國總統拜登在五月初宣布支持暫時放棄新冠肺炎疫苗專利,並將提交到世界貿易組織討論,希望透過專利的全球豁免增加疫苗產量,進一步控制全球疫情。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大爆發,尤其在印度嚴重擴散,可能會使新冠病毒突變機率提高,並對現有疫苗產生抗藥性,削弱其他國家的防疫進程。拜登政府認為暫時開放疫苗專利,擴大全球疫苗施打率,才能有效抗疫。對於拜登的提案,世界衛生組織祕書長譚德塞大表贊同,聲稱這是對抗新冠肺炎戰役中歷史性的一刻。
不過,疫苗製造商則大力反對,他們認為暫時開放疫苗專利會讓製造商面臨專業技術遭竊的風險;另外,即使開放專利,疫苗原料仍然短缺,無法解決疫苗不足的問題。因此,拜登的提案不僅會讓品質和安全標準不一的製造商加入市場,更會瓜分原本就短缺的原物料。
國際製藥生產聯盟也發出聲明,指美國政府應該專注在消除貿易障礙,處理疫苗原物料短缺的問題。
歐盟提升疫苗產量 不豁免專利
南非和印度在二○二○年十月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暫時取消新冠肺炎疫苗專利的提案,並獲得六十多個開發中國家支持。
歐盟各國一開始對此意見不同,義大利、法國、波蘭等國初步表示支持,德國則是強烈反對。事實上,德國本身就是製藥大國,當地的生技公司BioNTech研發的新冠疫苗是最早上市的疫苗之一。
在五月十九日的歐洲議會上,各國針對暫時開放疫苗專利的議題討論,歐盟執委會副主席杜姆布羅夫斯基斯在會後表示,解決疫苗分配不均的方法並非開放疫苗專利,而是增加產量。他也公布歐盟疫苗計畫的三大方向,包含把出口限制降到最低;讓疫苗廠商和開發中國家達成協定,以成本價提供疫苗;同時以世界貿易組織既有的「強制授權」規定為準,而非豁免專利。
歐洲聯盟五月二十一日在二十國集團(G20)衛生峰會宣布,將捐贈一億劑疫苗給中低收入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