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6名兒少遭重度虐待 近半有腦傷
(2025/4/12)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昨天舉辦「一時失控,造成孩子一輩子的傷痛」記者會,公布臺灣近五年的兒虐統計數據,並呼籲時刻關照家庭照顧者的身心健康,避免一時失控造成孩子永久傷痛。
根據衛福部近五年統計(一○九年到一一三年)數據,臺灣每年平均有二十六名兒少,因遭受照顧者不當對待導致嚴重傷害或死亡,其中近五成案件有受虐性腦傷,更有四分之一以上因此喪命。此外,高達九成的受虐型腦傷,發生在兩歲以下幼兒身上。
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指出,家長對於兒童發生受虐性腦傷,第一時間多半否認有虐待行為,而是以意外跌落當藉口;不過,林口長庚醫院醫師李恩沛表示,兒童自一百五十公分以下的高度跌落,造成嚴重顱內受傷的機會極微。
受虐性腦傷通常伴隨著瀰漫性軸突損傷、視網膜出血等跡象,有七成以上會出現永久性神經功能障礙,包含智能障礙、腦性麻痺、癲癇發作、行為問題及學習障礙,顯示家長因一時情緒失控的不當對待,為兒童帶來永久性的嚴重傷害。
臨床心理師蔡明娟提出育兒應對五步驟:停(按下暫停)、走(走動步伐)、吸(放慢呼吸)、動(身體活動)、轉(轉換思緒),希望為兒少帶來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張秀鴛也提醒,可利用各地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家庭教育中心、衛福部各項線上資源等,關照家庭照顧者的身心健康。
另外,對於兒虐事件頻傳,藝人王力宏前妻李靚蕾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兒童工作證」制度,有八千兩百六十三名民眾附議,通過連署門檻。人本基金會呼籲社會各界一同督促主管機關,儘速建立政策,避免對兒少有風險的人接觸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