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25兒少大未來問卷調查 中學生組 中學男生關注科技業 女生偏愛動漫畫

根據國語日報二○二五年「兒少大未來」職業探索問卷調查結果,中學生最喜歡的職業「畫家/插畫家/漫畫家/電腦動畫」仍然維持第一,去年十名外的「半導體製程工程師」,受到台積電矽盾產業影響闖進前三名,排名第二;「比賽裁判」也首度擠進前十名。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根據今年「兒少大未來」職業探索問卷調查結果指出,網路世代的國中男生,更偏向理工領域職業,加上AI人工智慧產業的風潮帶動,除了「電競選手」排名領先,「工程師」相關職業也進入前三名,包括「半導體製程工程師」、「電腦工程師」;國中女生偏向文組領域職業,「畫家/插畫家/漫畫家/電腦動畫」、「麵包糕點師」排名領先,並不意外。
至於中學生最不喜歡職業,依序為農夫相關人員、巡山員、漁夫、建築業師傅。最喜歡職業的原因主要為「自己的興趣」、「薪水高」。楊宗斌表示,中學生對於「農林漁牧礦」產業,有高勞動力的刻板印象,因此不是他們喜好的職業,此外選擇職業時,以「興趣」考量優先於「薪水」考量。
新聞時事影響大
長期推動讀報教育的雲林縣斗六國中教師黃暉凱表示,中學生最喜歡的職業第一名是畫家、插畫家、漫畫家、電腦動畫等,正與學生生活有關,因為喜歡動漫、動畫和遊戲,學生就是玩家,在欣賞、玩樂過程中,這些畫風非常吸引他們,因此想從事這些行業。中學生對半導體製程工程師並沒有概念,但這些產業目前很熱門,因此學生想從事這種工作並不意外。
重視自我心理狀況
不過黃暉凱對於心理輔導師上升到和醫生相當,她認為,學生很在意自己的心理狀況,且目前又可請心理假,學生注意到這個職業的重要性,再加上醫病糾紛不少,也使學生不再視醫師為夢幻職業。
高勞動力不受青睞
另外,調查結果中,學生最不喜歡的職業前四名都是一級產業的農夫相關人員,漁夫、巡山員等。黃暉凱擔憂,現在孩子想從事坐在辦公室吹冷氣的工作,因此這些傳統產業沒人要做,而且天災、氣候變動,這些職業恐怕都受影響,甚至無法據此為生。其實各個行業有其價值所在,如何引導學生深層認識,值得重視。
屏東縣新埤國中教導主任李茂宗表示,學區地處偏鄉,學生選擇職業多受性別、生活環境、家長職業及網路影響,十年前有逾五成男生升學選擇農漁相關學校,近幾年降至不到兩成。現在男生多選工商和網路職業,女生偏好美容美髮、餐飲和護理,原因與升學選擇受限有關。「現在學校引進美感與雙語教育,學生考慮歌唱、外語等職業,校方也安排職業探索和學校參訪,例如到屏東大學、文藻外語大學接觸文科類職群。」
呈現城鄉差異
李茂宗認同問卷調查的職業選擇,呈現顯著性別刻板印象,校內非學術型學生多以農工類為主,同時受時事影響,想從事網紅等工作的人數增加,主要在網路受關注,獲得成就感,也與結交校外甚至外縣市朋友有關。「調查貼近現況,不過城鄉仍有差異,例如畫家、醫生等,對城市長大孩子較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