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聰明學金融國際篇
世界貿易組織 維護全球交易

文/楊培侃(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 圖/巫俊郡
(2025/3/25)

 上週末,小剛和爸媽一起到大賣場購物,看到五花八門的商品,讓小剛忍不住探頭探腦,十分興奮。

 察覺小剛對外國進口商品很好奇,爸爸向他提問:「你知道這些商品從哪裡來嗎?可不是只有商家進貨那麼簡單的答案呵。」

 小剛自信的說:「我知道。這些商品的包裝上有不同語文,所以一定來自世界各地。」

 媽媽笑著說:「小剛真聰明。除了賣場裡的商品,日常用品包含食材、服飾,還有你每天使用的文具,都可能是世界各國生產的。」

 爸爸補充:「因為每個國家有不同技術,擅長製造不同商品,所以會透過『國際貿易』互通有無。比方,美國設計手機,臺灣提供半導體晶片,中國負責生產;還有澳洲出口牛肉,紐西蘭出口奇異果,文具則是日本製造。」

大家來討論

 各國為了保護國內產業免受外國產品競爭,或替人民的健康安全著想,會課徵關稅,增加政府稅收,並採取限制國際貿易的措施。例如,近期美國總統川普對加拿大與墨西哥額外課徵關稅;臺灣因狂牛症禁止美國牛肉進口等。

 為避免各國擅自制定不合理的貿易規範,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從中協調,訂立公認的貿易協定,要求會員遵守。世界貿易組織一九九五年成立,為全球唯一管理跨國貿易規則的國際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目前有一百六十六個會員,占全球百分之九十八貿易額,負責監督會員執行貿易規則,維持國際貿易秩序。

 所有會員須遵守「不歧視」原則,對各國進口的產品或服務一視同仁,不可以因來源地不同而有差別待遇。

 每次會議,會員以「共識決」議定方針,如果無任何出席會員明確反對,提案即可通過。

 世界貿易組織有爭端解決機制,如果兩會員發生貿易紛爭,世界貿易組織能提供具約束力的裁決,是各國維護經貿權益的重要管道。

知道多一點

 臺灣並不是世界貿易組織的創始會員,而是一九九○年提出申請,歷經十一次會議談判,才在二○○二年以「臺灣、澎湖、金門及馬祖個別關稅領域」名義加入的,是世界貿易組織的第一百四十四個正式會員。

 臺灣的國際政治情勢比較特殊且複雜,通常無法順利參與以聯合國會員國為號召的國際組織,比方「世界衛生組織」(WHO)。

 不過,世界貿易組織允許「個別關稅領域」成為會員,因此臺灣能以正式身分參加,與其他會員享有同等權利,能共同商討全球貿易事務。

 如果小朋友對國際貿易有興趣,不妨多關注世界貿易組織或財金新聞資訊,做「小小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