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一方天光美景
自成一方美景的雨豆樹。
南臺灣的冬季晴朗,煦日居多,可是市區的天空常被各種建物切割、遮蔽,只能以小片小塊拼貼在我頭頂;走在馬路上,天空也變成長條形灰藍灰藍的路。
還好,有樹!
樹往上長,把綠色貼在天上,我仰頭看綠蔭看藍天,搖曳的樹影光點很美,不覺得有被遮住的遺憾。
但最近這個月,我生活的世界異常明亮,天空大器登場,占滿視野,光照大好。這樣的改變,全因為樹被修剪。
最先是住家屋後六米高又結實纍纍的椰子樹,枝葉掃拂,漸漸逼近屋瓦,碩大椰子高速墜下,幾度掉進後院。怕砸壞屋瓦,出動吊車移除,連同鄰居後院茂盛的芒果樹、桃花心木一併處理,後院豁然開朗,天空被讓了出來。
屋前巷道的一座宅院也請人修剪門面,樟樹欒樹光蠟樹,僅留幾根光禿的主幹等待重新冒芽。從前院看過去,清楚見到遠處建物,空間推得很深很長,原本遇到枝葉打住的視線,穿透到「天邊」去了。
幾週後,隔著圳溝的那座豪宅社區也修剪植栽,把鐵絲網圍牆邊三四樓高的黑板樹鋸短。去掉枝葉後的樹身不具遮蔽功能,天光暢行無阻,世界大放光明,難得看清鄰居建物,才知豪宅各落的坐向方位。
並非要窺探什麼,全因平日習慣和綠意招呼,眼睛看的角度已然固定,少了大樹枝葉緩衝,忽忽對上了,一時覺得尷尬。
沒想到兩天前,在我散步地圖上的另一座社區,也把車道旁的榕樹鋸矮了,經過時感覺視野格外放曠,眉眼高度以上的地方沒遮攔的呼哈透氣,社區內的庭園景觀裸裎,於是,因曝光而不安的竟也包含我這路人。
鋸樹、剪樹也有傳染力嗎?
總想著,樹種下地就該一直長,筆挺蒼勁或虯曲盤轉都好,反正不斷抽長拔高,生命姿態才夠自然健美。
當然,囿於空間,庭園樹行道樹不能太過跋扈,要被適當修剪整形,否則容易雜亂無章。
這「適當」,指時間也指規模,更指技巧。像社區宅院例行在冬季為樹理髮,來春長新枝嫩葉,很是青春好氣象。
路樹若能有足夠空間,長成「臺東金城武樹」那樣受愛戴,豈止增添馬路風光,也匯聚靈氣財氣。
高雄長庚醫院前的大埤路往神農路方向,過了棒球場後,右邊荒疏空地上一傘亭亭華蓋的雨豆樹,沒人搭理兀自英姿挺拔,高聳勻稱穩站路邊不遠處,自成一方美景。有些樹有自我修飾本能,這樹少了人工甘味,更多自然風韻,就千萬別修剪,讓它天靈靈地靈靈契機暢旺。
看著樹被修剪,讚美天空,欣賞景觀,發想樹的發展,我的心思同樣修修整整。冬天,提醒我該要窩潛,孵育心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