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保持開放心態 林育秀成石虎專家

報導/張彩鳳 圖片提供/林育秀 (2021/7/4)

林育秀是公部門的石虎專家。

 石虎保育專家林育秀並非一開始就立定志向,她曾經想過要當建築師,也想過要當廣播節目主持人,最後卻因緣際會走進生物多樣性領域,進入農委會南投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擔任助理研究員,更成為公部門最專精石虎保育的專家。林育秀生性愛好自由、開放,面對每一個選擇或變化,她總是告訴自己:給自己一個機會,沒想到卻在專業領域走出一片天。

意外攻讀生物

 林育秀家住臺中市東勢區鄉村,因為在鄉間長大,所以對動物充滿興趣,求學時生物科的成績一直不錯。

 沒想到一九九九年時,突如其來的九二一大地震,林育秀的家完全倒塌,帶給她極大的震撼,又因為爸爸是建築工人,從小耳濡目染,報考大學系所時,她想進入建築系。不料備審資料都被壓在瓦礫堆中,準備得不齊全,只好參加指考,但成績不盡理想,又考量到家中環境,一定要選國立大學,因而進入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雖然林育秀一開始並不屬意生物領域,只是想給自己一個機會試看看,沒想到就此開啟了她和生態領域及野生動物的緣分。

 林育秀在大學時期,假日經常和同學往山裡跑,最瘋狂的一次經驗是穿著短袖騎機車上阿里山,到了山上因為實在太冷,只好把雨衣當作外套。林育秀從大三時開始跟著教授到墾丁做調查,因此推甄進了成功大學研究所,開啟她的研究之路。

 林育秀表示,她畢業後進入雲林鳥會擔任計畫助理,任務是移除外來鳥種白腰鵲鴝。正是因為參與了這項計畫,讓林育秀開始希望在保育生態的路上有更多機會參與決策,因而決心參加高考,進入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她第一次在火炎山架設攝影機就拍攝到石虎在野外的生態。

從圈養到保育

 林育秀在特生中心動物組,先是接棒臺灣黑熊的圈養研究,後來因為野生動物急救站獸醫師詹芳澤詢問「有沒有人要研究石虎?」她回了一封信表達自己有興趣,更進一步踏入了石虎相關研究領域。

 林育秀謙虛的表示,「有時候決定要做一件事,就會有力量推著自己往前進。」對於每一個階段的任務,她都是決定之後就努力往前進,同時保持開放的心態面對。

 林育秀一開始做石虎研究的內容其實只是圈養,照顧在烏石坑低海拔試驗站因為受傷,沒辦法回到大自然獨立生存的五隻石虎。不過,林育秀認為,只做圈養太消極,因此她和臺北市立動物園、苗栗自然生態學會合作,積極宣導和推廣石虎保育,後來還到火炎山架設相機拍攝石虎野外生態。沒想到,架設相機的第一週就拍到野生的石虎影像,讓她直呼幸運,興奮之餘也獲得鼓舞。

林育秀(右)從圈養到積極的推廣石虎保育,希望下一代的孩子對石虎有所認識。

盼兒少親自然

 林育秀目前從事石虎研究九年了,她坦承要在開發和生態保育之間取得認同很辛苦。石虎時常被棲地住民視為開發的絆腳石,和相關團體迭有觀念衝突。林育秀說:「就算有一千個非棲地的民眾喜歡石虎,也比不上一個棲地的居民喜歡,畢竟棲地居民才是和石虎共同的生活者。」幸好,這兩年很多在地居民已經有保育觀念,透過預警系統、生態給付、調查監測等,也讓公部門角色發揮更大的專業影響力。

 林育秀表示,保育應該是生活態度,她希望有更多家長願意帶孩子「親生命」、「親自然」,多帶孩子到戶外接觸野生動植物,而不是宅在家玩3C,否則自然環境只會越來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