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專題報導】
2024兒少大未來問卷調查 中學生組
中學生尋求心靈支持 心理師受歡迎

報導/沈育如、李庭芝、張彩鳳 (2024/4/5)

根據國語日報「兒少大未來」職業探索問卷調查顯示,去年中學生最喜歡的職業是「程式設計師」,而去年沒上榜的「職業運動員」,今年一躍成為中學生票選第一名。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分析,這其實和小學生一樣,都是受到美國職棒大聯盟球星大谷翔平體壇旋風的感染,讓「職業運動員」成為中學生嚮往的職業。

 中學生最喜歡職業前十名中,二○一九年、二○二一年、二○二二年、二○二三年、二○二四年都上榜的職業,包括「醫師」、「畫家/插畫家/漫畫家/電腦動畫」、「程式設計師」、「麵包糕點師」、「歌手/樂團/演員」。楊宗斌認為,醫師、工程師等職業透過媒體傳播下,高薪與社會地位高的形象,讓中學生產生偏好投入的想法。

 至於中學生組最不喜歡職業前三名,依序為農夫相關人員、漁夫、巡山員,這也反映傳統觀念對職業的刻板印象,可能不了解農業、漁業已進入科技化與自動化時代。楊宗斌表示,這與小學生一樣,可能在中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較少接觸這些職業,容易出現工作比較辛苦的刻板印象。

成長累積生活經驗
職業選擇大不同

 在中學任教的輔導教師王映舜認為,排名的變化,反映學生隨著不同年紀,對社會有更多認知後,會逐漸改變想法。例如電競選手在國小組排行第一,進入中學後卻大幅下降,顯示學生慢慢理解到要成為電競選手,機率並不高。學生累積生活經驗、有更多觀察,想法就會有所變化。

 王映舜也觀察到,中學生想成為心理輔導師的數量有增加的趨勢。他認為可能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心理輔導師考取證照,可以有經過國家認證的保障;其二是近年通過影音和出版品傳播,心理師在學生間的能見度增加。他提到任教班級的學生,可以說出諸如「情緒勒索」等心理學名詞,也反映出這個世代對心理健康的重視。

 新北市鷺江國小教師翁麗淑表示,心理輔導師在國小組沒有排名,中學組排第四名,可能是中學生進入探索自我、拓展生活的階段後,比過去更需要有人對話或釐清想法,因此會開始接觸到心理輔導的資訊,進而對成為心理輔導師感興趣。

農林漁牧業難傳承
鐵飯碗不再吃香

 雲林縣二崙國中教師楊婉婷連續幾年都帶著班上學生參與這項調查,她表示,和去年相比,職業運動員或體育相關職業排行有躍升的現象,部分學生在學習找不到成就感,藉由運動技能獲得比賽佳績,找到自我價值。

 根據調查,中學女生最喜歡職業前三名是「畫家/插畫家/漫畫家/電腦動畫」、「心理輔導師」、「藥師/醫學檢驗員」。楊婉婷表示,中學女孩在心理輔導師與醫藥相關工作的傾向,遠高於教師與公務員的選擇,顯示現代人對鐵飯碗已經有新的見解,時代趨勢與少子化衝擊可能都是因素之一。

 另外,小學生、中學生組最不喜歡職業的前三名,都有農夫相關人員、漁夫、巡山員,楊婉婷以自身任教的縣市為例指出,學生家長多數以務農為生,卻可以看到孩子不願接承家業的想法,覺得不符興趣,而且工作很辛苦,需要風吹日晒。雖然現今從事農業,已有精密機械化或自動化的部分,仍不足以說服學生從事農林漁牧行業。

二○二四兒少大未來問卷調查 兒少職業想像 反映性別傳統刻板印象

2024兒少大未來問卷調查 小學生組 男生嚮往職業運動員 女生最愛烘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