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學生音樂賽 新北新莊國中抱回六特優
國中會考准考證寄發 五月十七日、十八日考試
新生兒篩檢非健檢 國健署籲保險員勿誤導
響應四二三世界閱讀日 宜縣表揚閱讀推手、達人
每十五人有一人遭偷拍 婦團籲民眾正視
黃麗音北美館個展 組裝現成物呈現日常消費
新北四校勇闖FRC機器人世界大賽 市長加碼補助
監院調查臺灣AI發展 指政府資料治理有違失
以「AI串聯、共創未來」為主軸的臺北電腦展,今天揭幕,國內外科技巨擘畢集。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超微執行長蘇姿丰、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等先後發表主題演講,分享對世界經濟邁向AI時代的觀察,聚焦AI將如何促進經濟生產力。AI商業興盛可期,對人類生活和公共權益影響重大,我政府做好AI立法管理刻不容緩。所有的工具都是中性的,其為善為惡,端看人們如何使用它,AI也不例外,應以符合民意的法治管理,讓AI役於人而非以役人。AI伺服器大廠超微創辦人之一的梁見後,日前在母校臺北科技大學演講指出,AI是人類發明的,就可由人類來掌握,用來服務人類。這個「就」字似指人類控制AI是理所當
知名國際期刊《自然》(Nature)日前刊出一篇文章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地區的兒童近視率大增,但是臺灣兒童近視率僅微幅增加,增幅遠低於東亞其他國家。原因是臺灣提倡每天戶外活動一百二十分鐘。這篇文章中報導,要遏止近視增加趨勢,研究早已指出解決方案,就是在兒童時期增加戶外活動時間。然而,即使亞洲的近視率世界最高,但多數國家更著力於治療近視,而不是預防近視。只有臺灣是例外。臺灣從二○一○年起推廣「天天一二○」,文中引用高雄長庚醫院醫師吳佩昌的數據,在新冠疫情期間,臺灣學童近視率僅微幅增加。最重要的是,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似乎沒有影響學生在數學、閱讀和科學的成績。不過,實
立法院教育與文化委員會五月三十日召開一○八課綱實施檢討公聽會,有高中教師認為自主學習多半是失效的學習,應停止實施。自主學習是一○八課綱的核心概念,高中每週設彈性課程,由學生按自己的興趣、專長,自訂課程主題、進度、目標,希望藉此改變被動學習模式,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團體「Ed Youth」日前發表二○二四「一○八課綱觀察報告」,內容超過一百四十頁,也將自主學習列為重點。他們在報告中指出,學生在自主學習遇到的困難,最多的是想不到主題;在執行成果的滿意度上,有三成二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有三成四感到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Ed Youth是由高中生和大學生組成的團體,今年是第三年提出課
環境部統計,二○一九年到二○二三年全國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二十七條,因隨地吐痰、丟棄菸蒂或其他廢棄物而遭罰款處分案件約三十二萬三千件,其中高達四分之三是亂丟菸蒂。亂丟菸蒂被舉發,罰款高達新臺幣一千兩百元到六千元,然而癮君子還是惡習難改。不但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菸屁股」,辦公大樓和住宅區排水溝更普遍被癮君子當作菸灰缸,完全不顧菸蒂會被汙水或雨水沖刷,流進海洋造成汙染,可能被海鳥或海洋動物誤食。為澈底改善菸蒂造成的環境公害,環境部新任部長彭啟明日前到立法院做業務報告並備質詢時,宣布將推動「全國菸蒂不落地」方案。除了透過錄影或監視器加強稽查管制與告發處分;在熱區辦理撿菸蒂活動;與地方
教育部長鄭英耀上任後,日前赴立法院教文委員會報告,回應立委質詢雙語教育時,提到政府在推動上確實需要有更多的檢視及協助,此乃顯示雙語教育政策仍有改進與調整空間。中小學雙語教育政策實施以來,一直存在各種不同意見,贊成者認為可提高學生英語能力、拓展學生國際視野,與強化未來競爭力;反對者認為徒增學生學習負擔,降低學生基本學力,弱勢學生被邊緣化,亦可能傷害本土語言的學習。從賴總統的教育政見,以及鄭部長的教育答詢內容來看,中小學雙語教育政策將會持續推動,不可能停止實施。然而,我們要思考一個教育本質問題:所有學生都獲益嗎?這個問題,只有基層教師最了解,即使是政府官員或學者專家,也不一定對此問
九年前,瑞士兩千多名平均年齡七十三歲的「年長婦女氣候保護協會」成員,向歐洲最高人權法院提告瑞士政府,指控未制定適當的碳排放上限法案,未落實全國溫室氣體的碳排管制,導致頻繁的熱浪襲擊,讓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最近歐洲人權法院裁定瑞士政府違反《歐洲人權公約》第八條,未保障每個人生活受到尊重的權利。此案不可再上訴,成為督促各國政府積極對抗氣候變遷的里程碑,恐將群起效尤。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批評政府,提出的二○三○年二氧化碳減半宣示,過往十五年都無作為,想在二○五○年達到淨零排放絕對不可能。不應只重視經濟發展卻怠忽整治排碳,加速氣候暖化,威脅人類生存。我國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採碳費徵收機
五月三十一日是世界無菸日,對全球推動由節菸、戒菸到無菸的熱心人士而言,這是一個需長期努力的目標。臺灣實施《菸害防制法》已十六年,全年仍消耗十六億包菸,人均菸品消耗量高居亞洲之冠,其中未成年吸菸者不少,而國中生吸電子煙比率上升是一大警訊。《菸防法》於去年春天首度修法,禁菸年齡提高為滿二十歲,且全面禁止電子煙、嚴格列管加熱菸。但據國健署日前發布「歷年國中學生吸菸行為調查」顯示,電子煙使用率由民國一○七年百分之一點九,上升到五年後的三點九,攀升一倍多。這現象也出現在美國「青少年菸草調查」,約百分之二十七的高中生和百分之十點五的國中生表示,在過去三十天曾吸過電子煙。電子煙及加熱菸是新興
高雄市岡山國小日前在蔬食日推出午餐新料理「起司馬鈴薯蒸蛋」,原本賣相不佳,遭學童嫌棄,沒想到嘗試後直呼好吃,很快把整桶菜肴吃光光。教師在臉書貼文分享此事,吸引兩百多萬人次點閱,還有學校廚工留言詢問食譜。學校營養午餐通常最重視營養與衛生,但有時未必符合兒童的口味。又因大量烹煮、桶餐配送、保溫久悶等原因,不僅影響菜肴口感,送到教室時也往往賣相不佳,導致剩下很多廚餘。據以往問卷調查,這些都是造成廚餘的原因。為了減少廚餘,營養師、廚工會努力變化菜色、改變料理方式。學校也推動食農教育,指導學生種菜,從親手栽種食物到認識食物,希望學生建立良好飲食習慣與惜食,甚至調整用餐時間,讓學生有時間把
近日的國會爭議,不只立委爆發肢體衝突,更引發數萬民眾走上街頭,其中不乏高中生自主前往。學生參與社運,在臺灣並不罕見。解嚴後不久的野百合運動、二○○八年的野草莓運動、二○一四年的太陽花運動,大學生都是主角。二○一五年的反黑箱課綱運動,由於事關中學課程,各地皆有高中生積極發聲。大學生多已成年,大學課程也較有彈性,因此縱然家長反對他們參與社運,但多半也不會阻撓。相較之下,高中生參與社運,更可能遭校方或家長限制,甚至引發雙方意見衝突。平心而論,街頭運動本就有風險,師長顧慮未成年學生的安危,理所當然;再者,雖說置身現場是學習良方,但社運場合的激情,有時也使人不易細思前因後果,需要
賴清德總統五二○宣誓就任,行政院長卓榮泰率領各部會首長同步就位,國科會新任主委吳誠文也在日前舉辦媒體見面茶會,暢談未來施政願景。吳誠文雖然強調,國科會的重要任務是長期穩定協助與提供國家資源給學術界和研究機構,絕不會犧牲學術發展,原先的前瞻與基礎研究仍會持續推動。但綜觀各媒體報導披露內容,厚實臺灣科技產業發展實力,依舊是國科會未來施政的重中之重,對於如何深耕基礎科學則是輕描淡寫。從國科會新團隊近日在立法院等公開場合揭露的施政重點,幾乎都圍繞在半導體產業與資通訊產業打轉,再度凸顯我國科技發展政策與資源分配嚴重向產業技術傾斜,吝於投資基礎科學研究的老問題,缺乏前瞻且長遠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