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興大、清大天文研究新突破
快速電波爆逾半屬重複型 顛覆傳統觀點

張彩鳳/臺中報導 (2025/3/26)

 中興大學物理學系與清華大學共組的團隊,三月二十六日召開記者會,首度提出顛覆傳統的觀點,證實超過半數的快速電波爆屬於「重複型」,為天文界探究快速電波爆的起源提供新方向。

 中興大學表示,快速電波爆是當今宇宙中最神祕的天文現象之一,分為反覆發生的「重複型」和僅爆發一次的「單發型」,目前學界普遍認為單發型占大宗,重複型為少數。

 研究團隊第一作者興大物理學系國科會研究學者山崎翔太郎表示,若以無線電波望遠鏡觀測夜空時,會偵測到一種極其短暫、持續時間僅數毫秒的神祕閃光現象,稱為「快速電波爆」,現今每天都有超過一千次以上的爆發在宇宙各處發生。一般認為,重複型爆發可能來自擁有強大磁場的中子星表面發生的閃焰等可重複觸發的現象;單發型則可能與雙星系統(兩顆互相繞行的恆星)在彼此接近並最終合併時,產生的一次性爆發相關。因此,正確區分這兩種類型,對於天文界解開快速電波爆之謎至關重要。

 山崎翔太郎進一步指出,團隊利用加拿大氫強度測繪實驗無線電波望遠鏡公開的觀測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單次型爆發的發現率,會隨時間推移而顯著降低,從觀測開始後六百小時至四千小時之間,發現率下降約兩倍,這意味著在追加觀測後,許多單次型爆發將被重新歸類為重複型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