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留考簡章 六月下旬公告
北市「鮮奶週報」4/14上路 逾18萬學童受惠
衛福部表揚184名社工 林萬億獲特殊貢獻獎
爸爸外派到新加坡工作已經七年,這些年來,他漸漸融入當地生活,而且越來越喜歡那裡的環境。前幾年,爸爸開始和家人認真討論移民新加坡。這不是件小事,家人的意見各有不同。阿公阿媽住慣臺灣,對這塊土地十分熟悉,絕對投反對票。媽媽認為到新加坡可以練習英文,她也喜歡當地環境,姐姐、妹妹和我都想出國增廣見聞,所以投同意票。全家人討論結果:阿公和阿媽留在臺灣,我們一家五口正式啟動移民計畫。後來,媽媽
春節期間,位在臺東市區鐵花路附近的鐵花新聚落擠爆人潮。鐵花路是銘記清領時期臺東知州胡鐵花;臺東市以名人為道路命名的,還有表揚「亞洲鐵人」楊傳廣的「傳廣路」,以及紀念阿美族大頭目Kolas Mahengheng(郭拉斯.馬亨亨)的「馬亨亨大道」。郭拉斯.馬亨亨,一八五二年生於臺東鯉魚山麓,少年時身形魁梧,走路震地有聲,說話聲音洪亮,他的名字「馬亨亨」,就是阿美族語「轟轟乍響」之意。一
農曆新年,家家戶戶忙著大掃除,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媽媽宣布:「今天全家一起大掃除,迎接新年!」一開始我有點偷懶,不想打掃,但想到乾淨的家,配上春聯和紅燈籠,一定很有年味,於是跟著家人投入這場「清潔大作戰」。媽媽馬上分配好任務:爸爸負責擦窗戶;哥哥整理房間;媽媽清理廚房,我和奶奶負責客廳。剛開始,我以為擦擦桌子掃掃地板很簡單,結果一搬開沙發,灰塵像調皮的小妖怪撲面而來,還發現一些「神祕寶藏
燈光灑下,舞臺頓時明亮起來。聽到臺下的掌聲,我的心跳加快,手不自覺顫抖;那光線溫暖又刺眼,如同看不見的手,輕輕撥動我的情緒。「嘿,你怎麼忽然停下了?」意識猛然被拉回,回過神看向團員,頓時手足無措,重複說著「對不起」。我不知道自己發什麼愣,明明比賽將近,竟然還心神不定。團練後,腦海依舊充斥雜亂的念頭,如同惡魔般揮之不去,將我的自信一點點吞噬。到底是怎麼了?心中疑惑不曾停下。那感覺像是緊張,使我顫抖;也像是恐懼,使我畏縮;更像是忌憚,使我逃避。它們令我疲憊,就算花了數週排解,依舊像水蛭般不停吸著我的心血,折磨我。與此同時,一些聲音在腦海中響起,清楚且明亮,來自不同時空、地點
專欄帶領青少年認識名家名作的內容與特色,開啟自學任意門。瑪莉突然害怕上學。那天她走到校門口,眼看校門要關了,她卻沒有走進的勇氣。她轉身去搭捷運,覺得街上行人都看著她,心裡好想哭。她在學校本來有一個好朋友,下課時兩人形影不離。這學期班上來了個轉學生,這天,瑪莉看見好友跟轉學生一起吃午飯,沒有找她。瑪莉望著她們走在校園裡的身影,覺得自己好孤單,很自卑,不禁想:「她一定看
不久前,老師帶全班到國立臺灣美術館,參觀「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臺灣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展覽。看到這樣的主題名稱,我一頭霧水;進到展區後,發現每幅畫旁邊都有模型、點字和手語導覽等。導覽員說,這些裝置是為了方便身心障礙者觀賞展覽,特別設計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畫家洪瑞麟的〈火魂礦工2〉,作品以簡單的深色線條勾勒,描繪礦工在礦坑裡辛苦工作的情景。聽說他曾經是礦工,難怪能畫得如此寫實和傳神
我的朋友阿彥是學校一百公尺短跑冠軍,也是愛貓人。他家的公寓禁止飼養寵物,最近我發現他總是去超商買東西,然後走向和他家完全反方向的空地,不禁好奇他到底在忙什麼。有一天補習班臨時停課,我回家路過超商時順便買了一瓶紅茶,看見阿彥正拿幾條寵物肉泥結帳,出於好奇,我偷偷跟在他後面,沒想到他去了那空地,原來那裡有一隻像「花生麻糬」的母貓,正和幾隻約兩個月大的小貓玩耍。阿彥拿出剛買的肉泥,還準備了幾片紙板和三秒膠,開始為牠們蓋房子。他的手工藝技術有些「隨興」,很多地方都沒黏牢。突然一陣風吹來,紙板搭成的貓屋往左傾斜,眼看就要倒下,我連忙上前扶住,右手竟被三秒膠黏住,頓時尷尬又好笑。我
今天是考試日,也是客家電視臺採訪我們學校的日子。老師帶我們走進校田裡,看到記者和攝影師正在忙碌準備拍攝工作。一開始,老師熱情的向我們講解採訪計畫,不久後,記者要求我們擺出各種姿勢和動作。這時,主持人走過來,微笑問我:「你會說客家話嗎?」我突然好緊張,講話結結巴巴,邊點頭邊回答:「會……」主持人高興回應:「太好了,我待會請攝影師拍攝。」我心中既焦急又期待,希望等等我錄影的表現很好。接
有一天,媽媽請弟弟幫忙搬桌子。弟弟一邊玩鬧,一邊漫不經心用力推桌子,動作有些粗魯。媽媽不禁皺眉提醒:「你到底專不專心?小心一點,萬一受傷,我可不理你呵!」媽媽的話才剛說完,就發生意外。「砰」的一聲,弟弟的拇指不小心被桌腳壓傷。弟弟先是愣了一下,頓時疼得大哭起來。媽媽聽到弟弟的哭聲,立刻放下手中工作,慌慌張張跑過來。當她看到弟弟的拇指鮮血直流,連忙拿來乾淨的毛巾按住傷口止血,然後迅速
有一次,我們全家出門旅遊,買了劍玉,回到民宿後,我立刻拿出劍玉練習。我原以為玩劍玉很簡單,結果嘗試好幾次,一直不能讓木球回到劍身。我把劍玉遞給媽媽,結果她試了幾次就成功,彷彿不費吹灰之力,看得我目瞪口呆。當晚,我反覆練習三十分鐘,不斷調整控制力道,以及手持的高度和姿勢,突然發現玩劍玉要注意的細節好多,讓我更想駕馭它。只是不管我怎麼練習,還是一直失敗,但我沒有放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