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留考簡章 六月下旬公告
北市「鮮奶週報」4/14上路 逾18萬學童受惠
衛福部表揚184名社工 林萬億獲特殊貢獻獎
環境部上週召開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議,在全體出席委員未置可否的情形下,由身兼主席的環境部次長葉俊宏拍板宣布,通過「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台電為穩定北北基供電,在九年前提出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研擬填海造陸設置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在舊燃油機組除役後,改建為天然氣發電廠。環保團體擔憂填海造陸會破壞海洋珊瑚生態而群起反對。台電雖回應民意數度縮減填海造陸面積,但每次環評審查總是衝突不斷。環評專案小組審查六年還是無法做出准駁建議,不得不在兩個月前動用投票表決,把「通過」與「認定不應開發」兩案併陳,送請環評委員會議審查。《環境基本法》明定
高雄市趙姓家長因孩子罹患罕見疾病,申請二度展延修業年限,卻遭教育局駁回,理由是趙童仍具學習能力,可直接升學,家長轉向總統陳情尋求協助。每個身心障礙學生的家長,為照顧孩子所付出的心力,遠遠超出一般普通的孩子,甚至有些家長為了醫治孩子的病症,不惜傾家蕩產,令人聞之心酸。身為教育行政機關人員,應以同理心協助學生就學事宜,不宜為了嚴守法令規定,毫無通融餘地,讓家長陷入困境。雖然依《特殊教育學生調整入學年齡及修業年限實施辦法》規定,身心障礙學生國民中小學最高延長期間為兩年,但身心障礙種類高達十三類,每一種類別差異很大,罕見疾病則屬於十三類中的其他障礙類,雖延長期間為兩年,也不一定就能符合
大學生不願意上課,大學以扣考為手段,強迫學生出席,然而這種制度已越來越難以獲得學生認同。順應趨勢,國內已有六十多所大專校院取消扣考制度,新學期開始,這個議題再度引起各界討論。學生到校上課,本是理所當然之事,但因部分學生入學時所選的科系非自己所願;或部分課程內容過於理論化或與現實脫節,無法引起學生興趣;或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過於單調、缺乏互動,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再加上當前網路資訊發達,學生獲取資訊管道多元,更降低到校上課的原動力;另有部分學生因為打工、實習及晚睡晚起的生活習慣,以及學校交通、生活安排的不方便,也減低學生到校上課的意願。彈性轉系、選課制度,讓進入非自己有興趣科系的學
兩年前,臺灣被美國電視媒體CNN評為「行人地獄」,民眾認為是社會之恥,交通部門雷厲風行推動道安及路口改善政策,雖初見成效,但統計顯示「交通事故」仍高居一歲以上兒少事故死因之首。道安教育應加強推動,並積極納入兒少意見。據交通部統計,二○一八年至二○二一年,因各種運輸事故死亡的兒少總計達三百七十四人,受傷者更超過十萬人,半數以上落在十五歲至十七歲,主要為機車/自行車意外,其次是近兩成的六歲至十一歲兒少。兒少是社會之寶,竟因交通事故而傷亡,令人痛心。除繼續加強改善路口行人安全設施,減少路側障礙物及人行道改善長度外,交通部門強調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作為今年重點績效指標,實屬當務之急
監察院日前通過監委調查報告,認為教育部未落實對學校營養午餐的把關,許多學校午餐仍有熱量超標、水果乳品不足、炸物過多等問題,影響學童健康發展,且未訂定學校午餐專法,要求教育部改進。目前學校午餐的法規,主要規範在《學校衛生法》、《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以及各縣市自治條例中,但各地餐費補助、食材占餐費比率、營養師配置、從業人員薪資等都不相同,不僅影響學生用餐品質,也有權益不平等現象。即使教育部訂有《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學校未必確實遵守。盒餐公會理事長就曾說,二十二縣市有二十二種作法。日本、韓國早在幾十年前就訂定《學校給食法》,且隨時代演變納入進步觀念,後來分別訂定《食育基本
英國廣播公司日前報導,罹患聽覺處理障礙(APD)的年輕人近期有增加趨勢,這會使大腦無法判斷聲音來源、難以辨別發音相似的字詞等;英國專家認為,長期戴抗噪耳機可能是原因之一。這項推測尚待證實,不過,青少年聽力確實值得關注。世界衛生組織去年便指出,不當的用耳習慣,導致全球超過十億年輕人面臨永久性聽力受損風險。年輕世代慣於使用3C,也習於戴耳機接收音訊,長時間暴露在高分貝環境下,聽力系統容易受損。但聽力下降不易察覺,青少年初期可能以調高耳機音量等方式因應,等到影響生活時,恐怕已難挽回。依《學生健康檢查實施辦法》,臺灣兒少每學期都須檢查視力,聽力檢查卻僅有國小新生、國小四年級,國中、高中
面對最近天氣乍暖還寒,衛福部疾管署日前在每週疫情監測例行記者會,同步發布流感病毒、諾羅病毒和新冠病毒三項疫情警訊,籲請民眾應嚴防病毒持續在社區傳播,落實個人清潔和飲食衛生管理。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上週全國類流感門診與急診逾十三萬七千人次,雖開始呈現下降趨勢,卻是近十年同期次高,併發重症與死亡病例依舊偏高;因腹瀉就醫更超過三十萬人次,是近五年同期最高,腹瀉群聚案例病原體檢驗陽性高達九成六是諾羅病毒作祟。已逐漸被大家淡忘的新冠病毒,疫情儘管處於低點波動,上週還是悄悄新增併發重症本土病例與死亡案例。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秋天到現在累積五百零二例併發重症本土病例中,已有一百零二名個案病故。
日前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與跨黨派立委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落實教師節放假,並予以法制化;然主政機關內政部認為,全年實質總放假日數為一百一十五日至一百一十六日,且涉及層面甚廣,教師節可能無法成為國定放假日。有關教師節放假法制化,內政部常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作為擋箭牌;然該法停留在二十年前的規定,應該加以修正,並提升到法律位階,未來也應透過多方徵詢社會大眾及教師團體意見,才能降低教師節列入放假爭議。教師節放假與否,涉及內政部權責,顯然教育部並不易左右內政部的意見;惟當前教師處於社會地位及工作士氣逐漸低落的現狀下,教育部如何有效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及福利,則是重要的課題。教
全球多數民眾曾享有半個世紀的和平、民主和繁榮,但近三十年來多國保守右翼政黨崛起,種族主義鼓動仇恨政治,獨裁威權政府隨之迅速壯大,民主面臨崩潰危機。民主價值受質疑,政黨競爭激烈,部分國家政治極端化加劇,影響民主治理。我國選後政局面臨挑戰,朝小野大使得治理困難,朝野分歧加深,政黨無法理性溝通,合作化解臺海戰爭威脅,民眾焦慮與無力感與日俱增。政治對立使得社會氛圍趨於緊張,如何促進理性對話成為重要課題。審視歐洲民主先進國家,右派勢力日益壯大,風雲變色,斲傷百年民主底蘊。美國川普第二任就職,立即簽署兩百多項行政命令,讓觀察家擔憂其治理模式對民主機制的影響。川普第一任時,曾多次稱羨
從三月一日起,環境部依《水汙染防治法》第三十條修正,公告「禁止足使水汙染行為」,要求露營場應收集汙水,妥善處理後依規定排放。近年學生隨家人或學校露營風潮興起,對此新法規應加注意,體現防治河川汙染,勿以善小而不為。全臺知名河川有五十條以上,多數有汙染問題,甚至是汙染指數(RPI)在六點一以上的嚴重汙染。三大汙染源是生活汙水、工業及畜牧廢水。水中汙染物會透過飲用水影響人體健康,像是汞會引起水俁病、砷會造成烏腳病、鉻更可能引發多種癌症等,因此防治水汙染不可鬆懈。據環境部日前指出,臺灣嚴重汙染河川總長度從二十二年前三百八十六點二公里,大幅降至去年的七十四點六公里。但該部也承認,畜牧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