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為達成學生適性發展的目標,增加高三學生加深加廣選修國、英兩科的機會,但因為選修課程範圍不同,統一命題有其困難度,因而分科測驗廢考國、英兩科;另為了減少考科、降低考生負擔,數學乙也予以刪除。不過,實施才一年,最近又要改了。因考試分發管道沒有國、英兩科成績可資參採,不少大學校系只好採計學測成績,造成「一試定終身」重現,這與大學入學考招制度改革的原意相距甚遠,也引起家長的反彈。最近教育部鬆口,將評估國、英納入分科測驗的可行性。另因多數大學仍須透過數學乙篩選商管人才,大學招聯會去年已決議重新納入分科測驗,下一屆的高中生又得適應新制度。考招制度變革包含了多元適性發展、紓解升學壓力等
日前本土新冠肺炎持續清零若干日,疫情似有降溫趨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順勢對防疫措施稍作鬆綁,但前天、昨天本土又新增六例、三例;更須注意者,前天境外移入暴增一百二十例,創下新高,昨日仍維持一百一十八例,疫情變化無常,鬆綁須步步為營、審慎為之。香港和南韓疫情失疫,確診病例遽增令人咋舌,臺灣與他們同在亞洲四小龍之列,殷鑑就在眼前,更要做好防疫。香港原是防疫「模範生」,但去年底爆發第五波疫情至今已逾百萬人染病,死亡人數也節節攀升,《紐約時報》評論說,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對疫情反應緩慢,要負最大責任。林鄭在昨日宣布對疫情採取多項因應措施,但香港媒體認為能否迅速亡羊補牢,猶待觀察。南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已造成逾三百萬難民出逃,儘管鄰國有許多感人的善舉,卻也發生不少難民受害故事。據聯合國難民署發布的訊息,逾三百萬烏克蘭難民當中,超過兩百萬人前往波蘭,五十萬人到羅馬尼亞,到摩爾多瓦有三十多萬人,到匈牙利約三十萬人,到斯洛伐克約二十多萬人。這是二戰以來,增長速度最快的難民潮。尤其出逃的難民當中,九成是婦女和兒童,都是最弱勢的族群。鄰近各國此刻都面臨著沉重壓力,包括安置住宿、照顧兒童,以及安排醫療、短期就業等。儘管約五百名罹癌的烏克蘭兒童,日前被撤離到波蘭,正由醫師安排轉院,也有兩百家外國醫院表示願意收治,然而,更多的難民兒童與婦女,卻面臨著暴力、性侵與
行政院一月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禁止電子煙與加味菸,但將加熱菸列管。家長團體與董氏基金會均反對加熱菸合法化,主張政府應「雙禁」,禁止電子煙、加熱菸輸入、生產,才能維護未成年人的健康。衛福部國健署三年前對外的新聞稿提到,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加熱式菸品與傳統紙菸一樣,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並引用日本的研究報告指出,加熱式菸品含有焦油、NNN、NNK、甲醛、乙醛等有毒及致癌物質。如今政府政策大轉彎,欲將加熱菸納入管理,必須拿出科學數據證明加熱菸對健康產生的風險已降低,否則過去主張禁止,現在如何能開放進口?WHO最新的「全球菸草流行報告」指出,菸草公司的目標就是要讓下一代繼續對尼古丁成癮
經濟部輔導農地違章工廠登記為特定工廠申請期限明天截止,因適逢週末順延到二十一日,全臺仍有上萬家尚未登記納管。行政院長蘇貞昌本週在立法院答詢時,呼籲業者相信政府輔導轉型合法的用心,把握最後期限上網登記。農委會五年前清查全臺十三萬家農地違章工廠,違法占用農地面積近一萬四千公頃。除了廢水與廢氣排放可能汙染農地與農作物,成為食安危機不定時炸彈;環保團體與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合作調查,農地工廠居全臺之冠的彰化縣,去年發生的工廠火災事故近六成與農地違章工廠有關,三年前更有兩名消防員因搶救農地工廠火災殉職,潛藏公安威脅伺機蠢動。農地工廠雖長期被視為臺灣國土之瘤,從地方到中央政府礙於選票壓力,
日前臺中一中的師生衝突,引發熱議,事後教師表示願向學生道歉,此一事件暫告平息。然而高中生參與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的建議,再度成為話題。高中生參與學校教評會,教育界仍有不同意見。贊成者認為,學生為教育利害關係人,而教師影響到學生學習甚鉅,有關審議教師聘任事項,應讓學生有參與機會,以確保學生受教權益。反對者認為,教師聘任涉及教師任用的專業判斷,以及對教師聘任相關法令的熟悉,加上學生思慮可能未盡周全,仍以學習為重,不宜介入教師聘任工作。依《高級中等教育法》規定,高中生可以選出代表參與校務會議及對學生學業、生活輔導、獎懲有關規章研訂或影響其畢業條件之會議,有助於維護和保障學生權益。如今要
戰爭在歷史上占極重要的分量,也是促進世界交流與融合的重要因素。歷史學家說人類的歷史是一部戰爭史,避談戰爭恐難建立人文歷史觀。在媒體和社群網路,每天能看到俄烏戰爭消息,若由青少年自行解讀,恐有偏差、恐懼和憂慮,不妨編成時事教案,引導學生討論。內容臚列事件基本資料,介紹交戰國的地理位置與歷史恩怨,烏克蘭人民親俄或親歐,以致分裂成為戰爭癥結。俄羅斯入侵的理由,烏克蘭人民的亡國感激發愛國心,以及各國如何制裁俄羅斯,讓學生得以概觀俄烏之戰。和平曙光與希望。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大敵當前堅決與人民站在一起;十一歲男童手上寫著電話號碼,隻身跨境七百八十公里逃難,冷靜與毅力激勵人心。法國一名教授
學童是國家的主人翁,未來的希望,培養出健康的下一代,政府、社會、家庭責無旁貸。不久前美國萊豬銷臺,最近日本核災區食品也允許進口,雖政府信誓旦旦保證不會讓萊豬肉、核區食品進入校園,但實際上要提供學生安全、衛生、營養的午餐似乎並不那麼容易。最近通貨膨脹衝擊整個社會,校園營養午餐食材費、人事費跟著飛漲,但各縣市編列的營養午餐費用是固定的,物價明顯上漲,如果不能及早因應,午餐的品質當然會大受影響。雖然社會、家長都關心孩子營養午餐品質、安全的問題,但長期以來,各縣市編列的預算不一,家長繳交的費用也不同。至於費用分配、使用也不夠公開透明,再加上營養午餐人力不足,食材足跡不夠透明,讓家長對孩
大學考招一一一學年起新制上路。個人申請入學採學習歷程檔案代替傳統的備審資料。學習歷程檔案如何妥善準備,俾能在甄選時加分,成為親師生的挑戰。而新制公平公正,也備受矚目。近日北科大推出收費的學習歷程相關課程,就引發是否有商品化之嫌,而違反招生倫理的爭論。檔案新制是配合新課綱培養學生素養的宗旨而設,記錄高中三年的學習歷程和成果。設計上有創意,但檔案包括課程學習成果、多元學習表現、自主學習計畫等,牽涉學校課程安排、資源多寡、活動良窳等因素,要學生深切認知及清晰論述並非易事,除諮商親師,「外力協助」已難避免。所謂外力是指坊間對檔案準備而開設的各式收費「教戰」課程。因不在教育現場,教戰內容
臺中一中高一某班在音樂課中,以「中國傳統樂器」為題,進行分組報告。其中一組引用南北管音樂和牽亡魂作品,教師卻以內容超出高一課本範圍為由,要求學生刪除,引發言語爭執。有現場學生錄下影片,上傳網路後引起熱議。學生對教師出言不遜,教師也情緒失控,都應該檢討與輔導。但學生利用假日自主學習,報告內容引用多元素材,即使超出了課本範圍,教師可以有更好的應對方法。例如予以鼓勵,引導正確的研究方法,使報告朝向更精準的方向。現今世界的改變速度,快到令人難以想像。不論教科書的更新,或是課堂教學的內容,往往追不上時代的變遷。所以,教育部制定了一○八課綱,希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每個學生成為終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