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有新願,教育是國家建設之基及社會發展之力,尤應積極訂定有創新意義的教育政策,經之營之打造之,推動良好務實的雙語教育,就是重要的一項。儘管各方對雙語教育的看法不一,但其內涵從英語教學的強化,到厚植國人國際化能力與競爭力,應是眾議僉同。行政院訂二○一九年為「雙語教育」元年,目標是二○三○年打造臺灣為雙語國家。現在算起還有十年,教育部持續推動與美國教育界的夥伴關係,日前與奧克拉荷馬州簽訂中小學英語教育合作關係就是一例,但努力空間還很大。在全球化的當下,英語是最普及的世界語言,也是我們想成功達到國際化的第一關。臺灣也重視英語教育,學生基本上從小三開始學英語,但到了高中英語聽力測驗,
《國語日報》去年底舉辦十大兒少新聞票選活動,有一千八百多名中小學生參與,結果顯示,兒少普遍重視校園生活議題,且多數與疫情有關,對公民人權議題最不關心。雖不令人意外,卻令人憂心。 去年與兒少相關的重大新聞,除了疫情影響校園生活,還包括教室全面裝冷氣、營養午餐限用國產豬、滿二十三歲可任國民法官、《民法》成年下修至十八歲,以及國家人權委員會揭牌,重點將提升兒童人權等。 然而,就連手搖飲料須標示熱量、購買口罩年齡放寬、三倍券的使用、英國禁止兒童足球訓練頭球技巧等新聞,都比十八歲成年議題更受兒少關注,滿二十三歲可任國民法官,甚至是得票最後一名。 專家分析,反映的現象是多數兒少仍認
去年全球受到疫情衝擊,許多學校紛紛停課,臺灣防疫有成,正常上課,維護了兒童的受教權。二○二一年已經開始,根據《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今年將再次提出國家兒童人權報告,政府應持續解決各項問題,保障兒童權益。網路數位時代持續影響兒童生活,有關網路成癮、被網友誘騙,或是拍攝兒少裸照、影片等性犯罪仍層出不窮,侵害孩子的隱私權益,必須改善。如何縮短數位落差仍是重要課題,兒童團體調查發現,仍有超過三成偏鄉孩子家中沒有電腦或平板,五成五的城市家庭卻有三臺以上,城鄉差距仍大。政府應將兒童面臨的網路數位問題納入人權報告,提出改善計畫。學童的健康需大人持續關心。課業繁重與課後補習使孩子晚睡早起,近八
二○二○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臺灣雖因本土疫情控制得宜,贏得各國讚譽,但跨年前夕又因首例變種病毒移入,在新年伊始重啟去年三月邊境管制防疫措施,禁止無居留證外籍人士入境。變種病毒蔓延五大洲,我國能否於邊境阻絕,把病毒防堵在社區之外,成為疫情指揮中心二○二一年首波考驗。然而正當歐美各國陸續開始施打疫苗,逐漸從隔離抗疫轉向群體免疫,遏阻新冠病毒持續掠奪國民健康與生命,臺灣因疫苗研發進度不如預期,不得不「故技重施」提升邊境管制。隔離與施打疫苗是對抗傳染病最佳方法。我國因嚴格執行隔離檢疫,成為國際防疫典範。但相對於美國總統川普提出「超速行動」,投資百億美元補助產學合作研發新冠疫苗;我國衛福
二○二○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僅造成生活不便和經濟損失,更導致高達近一百八十萬人死亡,可說是人類世代浩劫。國內中小學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不大,主要得力於親師生都能配合校園防疫工作,且教育行政機關和學校超前部署,紛紛備妥遠距教學或線上學習,以備「停課不停學」之需。所幸派上用場機會不多,在國外普遍封校停課現象下,臺灣的確難能可貴,學校教育人員在防疫工作的付出,值得肯定。雖然校園疫情處理得當,但這一年來的教育發展仍有不盡人意之處,例如:一○八課綱實施一年,卻發現家長仍不了解、高中職教師員額不足、跨域學習和自主學習流於形式、城鄉課程實施品質落差大、學校相關硬體設備未到位等問題,有待
我國二○○六年宣布禁止使用瘦肉精養豬,因此美國豬肉進口無門。蔡政府挾著防疫成就及臺美關係升溫的政績,貿然宣布開放美豬進口,宣稱是國際貿易趨勢、萊豬很安全、民眾不愛吃美豬,不致造成產業衝擊。立法院隨即通過九項行政命令,其中《動物用藥殘留標準》增訂萊劑瘦肉精殘留容許量,讓進口豬肉可含萊劑,解禁美國豬肉。為化解民眾的憂慮,教育部表示,國中小學生的營養午餐禁用美豬;農委會發行各式臺灣豬標章,表示只要標示圓形標章,就是臺灣豬肉。但知名連鎖餐廳張貼臺灣豬標章,被指控採用西班牙豬肉,標示不實;民眾原本就對標章的可信度存疑,立即應驗。這次匆促開放萊豬進口,卻反對嚴格標示進口國與含萊劑,國中小學
學生選填大學科系時,考量因素非常多,例如:自己的能力與興趣,延續家庭事業,就讀科系未來發展性,家長的期待,同儕影響,成績可落在哪個大學或科系等。近日有網友詢問「讀哪個科系最省錢?」結果引來大眾熱烈討論。許多網友回應,「收費是看學院」,「商管學院與文學院通常比較便宜」,「理工學院學費收比較貴」,甚至有網友表示軍校和警大最省錢,「軍校、警校還會給你錢」,討論焦點圍繞在「省錢」。照理說,就讀大學是為未來的職涯作準備,最需考量的是自己的能力與興趣,以及就讀科系未來的發展性。不過,臺灣的升學制度使多數學生將成績落點作為選填學校、科系的依據,反而把自身具備的條件及未來的發展置之度外。如今「
再過四天,就要迎接二○二一新年的到來。過去這一年,全球都遭到新冠疫情的肆虐,在跨年時刻,防疫交織著期待與失望。一方面,疫苗在若干國家已開始施打,但全球疫情卻出現嚴重的新危機。新年還是要過,但人群聚集一定要注意防疫抗疫,千萬不能鬆懈,以免功虧一簣。數字會說話。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逾八千零五十萬,死亡近一百八十萬。美國確診逾一千九百萬,印度逾一千萬,俄羅斯近期每日確診達兩萬多人,情況嚴重。同時,英國出現傳播力更強、更易人傳人的新冠肺炎變種病毒,形成新恐慌。英人逃離國境者眾,耶誕節慘況歷史上罕見。相對之下,臺灣防疫情況尚稱穩定,但也危機四伏。保持了兩百五十三天本土零確診的世界紀錄,
立法院前天三讀通過《民法》部分條文修正,成年年齡下修為十八歲,將於一百一十二年元旦施行。這是社會討論已久,各界都有共識的議題,不過,青少年知道自己滿十八歲以後,會有什麼權利與責任嗎? 以往年輕人滿十八歲,最常去報考汽機車駕照。未來,年輕人擁有的權利更多,可以自己決定登記結婚,也可以自主簽訂契約,買手機、辦門號、租房子、辦學貸、購買汽機車、開立銀行帳號,申辦信用卡和行動支付,甚至可以擔任公司的發起人和董事。然而,擁有這些權利之後呢? 《民法》對成年的規定是年齡,但其意義是指身心發展成熟、思慮周全,已經有行為能力的人。成年人必須自己承擔行為責任,父母也不必再擔負教養與保護義務了。因
立法院已通過開放萊豬九項行政命令,明年元旦萊豬確定進口。為避免學生吃到萊豬,教育部日前已完成二十二縣市國中、國小契約換約,學校營養午餐肉類與蛋類一律採用國產在地三章一Q產品,並增列未使用國產肉品與加重混充或假冒產品供貨不實罰則,若情節嚴重,可終止契約,希望阻止萊豬進入校園。 為落實監督管理,營養午餐明年將推動百分百使用國產可溯源食材,但據農委會統計,目前全臺營養午餐可溯源比率僅六成一,可溯源比率最低的三個縣市為連江縣、澎湖縣、金門縣,都不到三成。教育部以換約方式規範業者一律使用國產肉品(含加工品),若溯源機制不完整,恐難稽核業者是否使用國產豬,須改善溯源比率偏低的情況。 為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