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留考簡章 六月下旬公告
北市「鮮奶週報」4/14上路 逾18萬學童受惠
衛福部表揚184名社工 林萬億獲特殊貢獻獎
中國沿海汕尾一家公立醫院因拖欠薪資,醫師群起舉著「我們要吃飯」紙牌抗議。武漢、大連和廣州也因政府負債,而縮減醫療給付。工商業大鎮深圳、東莞及江蘇、河南、上海、山西等地城市陸續發生「追討工資」抗爭,地方政府債務沉痾,相關抗議事件愈發頻仍。地方政府過去以出讓土地來撐高房地產,作為拚經濟的建設政績;房地產翻倍飆漲,房價十年狂飆十倍,炒房成狂熱的全民運動。直到恒大和碧桂園兩大房企集團接連破產,拖垮銀行、地方政府財政,購屋民眾血本無歸,影響經濟景氣。中央政府批准十兆人民幣作為「經濟振興計畫」,授權地方政府為不斷膨脹的債務進行再融資;歐美經濟專家評估,此舉恐難拉抬經濟,反而陷入通膨危機。<
二○二四年最後一個月才剛開始,南韓、法國、敘利亞已先後發生爆炸性震盪;川普還未正式就任,但緊鑼密鼓部署的川普2.0已震撼全球,對臺灣政治、經濟及軍事的影響,目前仍是謎團。我們需在保障安全、維持穩定、追求發展原則下,審慎因應。南韓總統尹錫悅主導「戒嚴之亂」,六小時就被在野黨表決推翻,並發動彈劾但未通過。執政的國民力量黨要求尹錫悅「有序下臺」,不再插手國事,執政黨宣布將與總理共同治國。在野黨強烈批評此舉違憲,並將繼續推動彈劾案。韓國國政恐會空轉一陣子,臺韓經濟既競爭也合作,應注意其發展。法國巴尼耶內閣倒臺,不只是政治危機,也是財經危機,臺法經貿關係近年來穩定成長,是否受政局動盪影響
臺灣人遇有衝突,很習慣報警處理,連校園衝突也會報警。但臺中市一所國小發生師生衝突,因教師報警,警員竟然直接進入學校,將學生帶到派出所製作筆錄,引發社會關注與批評。高雄市某國小女學生遺失吊飾,家長也報警處理。警員到校後,雖然未與學生直接接觸,但學校讓其他學生在操場旁自己翻找書包,報警的家長與警員站在遠處觀看,也令其他家長不滿。家長團體引用教育部校安通報統計指出,一一二年校園暴力與偏差行為事件高達兩萬七千五百一十一件,且國小通報案件數比率並不低,可見校園衝突與情緒問題有朝向低齡化發展趨勢。學校人員對「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校園危機事件處理流程」,應該要非常熟悉。一旦遇
二○二三TIMSS調查結果日前公布,臺灣學生的數學、科學成就名列前茅,且優於二○一九年的表現。然而該調查結果也顯示,臺灣學生對數學、科學感到不喜歡、沒自信的百分比高於全球平均。其實在四年一度的TIMSS調查中,臺灣學生屢次表現出低興趣與低自信;而去年的PISA評量數據也指出,臺灣學生普遍對數學缺乏信心。可知該狀況長期存在,也不僅是特定調查的現象。然而臺灣學生並非始終如此,根據本次TIMSS調查,臺灣四年級學生對科學是喜歡、有自信,但到八年級卻改觀。換句話說,學生越學越不想學、越沒信心;這對於未來能力的發展,並非好事。有學者分析,該現象與升學壓力、課程難度有關,也受文化影響。升學
設立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是總統賴清德在競選期間提出的重要政見。教育部銜命經過半年規畫,日前在行政院會報告具體計畫內容,決定從明年起在四年內編列百億經費,鼓勵青年到海外拓展國際視野,學習專業知識,勇敢踏實築夢。這項計畫鼓勵對象為十五歲到三十歲青年,除了自主提案圓夢企畫,教育部也攜手各部會開發海外見習培訓機會,開放有志自我挑戰的青年申請。但乍看計畫內容,幾乎就是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高中職應屆畢業生國際體驗計畫」與「大專校院學生國際體驗學習計畫」的綜合版。唯二的不同就是,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申請年齡門檻從十八歲降到十五歲;經費從每年編列(今年約三億元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學生輔導法》修正草案,預估國中小將再增加六百零三人,有助於減緩校園輔導量能不足問題。法案修正通過公布施行後,仍需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局(處)積極落實執行,才能發揮法律效力。由於增加輔導人力編制,勢必涉及到「錢」與「人」兩大事項,因而籌措財源及培育合格輔導人員,實屬重要配套措施。基本上,國中小教育屬於地方自治事項,學校人事費由地方政府編列支應;然而地方政府財力等級不一,以一一二年度為例,屬於第一級財力的臺北市增加輔導人力,財政足以負擔,但有些列入第五級財力者,計有雲林縣、苗栗縣、嘉義縣、屏東縣、臺東縣、澎湖縣、連江縣等縣市,顯然難以因應增加輔導人力經費。因此,教育
歐美有越來越多公立學校禁止學生在校使用手機。澳洲去年已推出禁止學生在校內使用手機的條例。紐西蘭總理盧克森去年一上任也宣布,將禁止學生上學使用手機,以挽救「識字危機」。我國對此議題討論多時,卻無定論,直到最近立法院舉辦公聽會,形成採取強制性防範學生手機成癮的共識,教育部才表示近期會提出「初步研議規畫」。國內外相關研究顯示,太早、太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及其他3C產品,會危害兒童及青少年大腦發展及情緒管理,造成注意力分散、讀寫能力變差及記憶力弱化等心理受損狀況。身體健康方面,長期低頭滑手機也易導致頸椎退化,造成青少年步入「小烏龜世代」,也會損害視力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此明確建議,全
澳洲國會日前通過立法,將禁止十六歲以下兒少使用社群媒體,並要求臉書、IG、X、TikTok等平臺,採取合理措施核實使用者年齡,違者可能面臨巨額罰款。YouTube、Kids Helpline等與教育、醫療相關平臺,則不在禁止之列。兒少長時間使用社群媒體,可能發生隱私外泄、誤觸色情、遭遇詐騙、網路霸凌、沉迷成癮等問題。因此,這項法案獲得澳洲多數家長支持,但批評者認為可能侵犯隱私,也有人擔心兒少轉入「暗網」,反而增加風險。全面禁止,確實不易落實。韓國十多年前曾推出法案,要求網路遊戲公司,從午夜零點到早上六點,強制將十六歲以下的使用者斷線。但除了人權爭議,也有兒少找到方法,迴避法律限
本屆世界十二強棒球賽決賽,臺灣以四比零完封日本,全臺歡聲雷動。臺灣從不被看好到奪下冠軍,選手拚搏的過程有如漫畫情節。這一週以來,全臺陷入棒球狂熱,但是歡慶勝利之餘,我們更應汲取這次經驗,精進未來棒球發展。臺灣成棒首度在世界級賽事封王,絕非憑藉運氣。球員實力有目共睹,後勤團隊也是致勝關鍵。以情蒐為例,團隊超過二十人,去年就開始到世界各地觀賽,並以科學數據協助球員知己知彼,花費近三千萬元。後勤還包括防護員、營養師、心理師等,這些組成仰賴長期的經費與人力支援,應建立制度使其常態化,確保選手在國際賽事充分發揮戰力。另一方面,棒球選手需從小培育,這批球員大多從小學就加入棒球隊。不過,現階
今年到目前已有四個颱風侵襲臺灣,雖接近氣象署歷史統計的每年平均三到四個,卻有三個是強烈颱風,而且都直接登陸臺灣本島。值得注意的是,受強颱暴風圈密集衝撞,相對於往年引發淹水、落石坍方與土石流災情,今年登陸強颱還掀起一種新形態災情。強颱凱米七月侵臺,花蓮有一棟六樓建築頂樓加蓋鐵皮屋頂,被狂風掀翻並撞垮頂樓女兒牆,墜落砸到下班乘車路過的高姓護理師全家,造成一死一傷悲劇。當時這起災情僅被視為偶發案,輿論檢討聲浪隨著凱米遠颺快速平息。然而蒼天似乎有意警告政府與民眾,應正視頂樓加蓋鐵皮屋長期潛藏的公共安全危機。強颱山陀兒和康芮在上個月接連登陸,民眾透過網路實況轉播各地鐵皮屋頂被暴風掀翻,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