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格停課惹議 學生連署促教部檢討

教育部日前放寬停課標準,國高中班級有確診者不再全班停課,改框列確診者坐位九宮格同學實施防疫假,這項作法引發學生不滿。臺灣青年民主協會前晚發起連署,呼籲教育部重新檢討九宮格框列的作法,短短兩個小時就有逾千名學生響應。教育部表示,學校可以考量運作量能並調整授課方式,家長也可幫子女請防疫假,由學校認定,不納入出缺勤紀錄,也不扣成績評量。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學校已經沒有所謂的框列隔離,只有一個停課標準,學校可視實際狀況和學生教育權規定停課。
青民協指出,學生下課、午休及體育課等,都在教室和校園移動,九宮格範圍內學生未必風險最高,僅框列九宮格學生,將讓其他可能有更高感染風險的學生,因家長、學校等因素,無法自主請防疫假,而留校上課可能產生大量漏網之魚,使校園感染風險提高,且升學考試在即,恐影響考試權益。
教育部新的停課標準昨天上路,臺北市長安國小原定全部班級昨天復課,但快篩劑分發不及,有三班維持遠距教學演練。教務主任盧姵綺說,學校快篩數量足夠,但試劑為一份多支包裝,需要人力和時間分裝,若順利,今天可全部回歸實體上課。
臺南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陳葦芸籲請中央與地方政府簡化校園防疫作為,減輕學校壓力。她說,校園防疫政策多變,造成學校運作困擾,以發送快篩劑為例,各校到中心學校領取後,仍須由教職員分裝、通知人員領取等,但即使疫情嚴峻,也絕非教師的工作。
花蓮縣教育處長翁書敏表示,除了中央規定的校園一人一劑,花蓮加碼一劑,會發送每人兩劑快篩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