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闖關混打疫苗 指揮中心:研議是否違法、開罰

繼高雄發生混打疫苗事件後,臺中市昨天也傳出五名民眾闖關混打AZ、莫德納疫苗;日前基隆則有兩名醫師前往接種時企圖混打,被衛生所人員識破、阻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說,民眾意圖或刻意混打,將由法制組研議是否違法、開罰,呼籲各接種站落實健保資料檢查,避免混打。
長者圈流傳混打教戰守則,指稱撕掉健保卡上的接種標籤、黃卡就可闖關。臺中市衛生局指出,上週快打站有五名長者混打疫苗,為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在五個快打站試辦插健保卡連線查詢接種紀錄,預計今天全面啟用。
中市衛生局說,施打前,民眾填寫接種評估和意願書時都勾選「本人尚未接種任何廠牌的新冠肺炎疫苗,且了解不可與其他廠牌疫苗混打」,現場人員也會詢問確認。若刻意隱瞞,衛生局將蒐集事證,送指揮中心研議憑辦。因混打疫苗造成不良後果,恐無法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給付。
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接種站無法插健保卡連上健保系統,導致醫護無法比對接種紀錄,成為漏洞,呼籲中央解決。
衛福部健保署澄清,疫苗施打紀錄全部存放在疾管署全國性預防接種管理系統的資料庫,健保署沒有紀錄,健康存摺上的紀錄是透過程式向疾管署「單筆」查詢。
有關施打紀錄如何查詢,疾管署發言人莊人祥說,醫療院所和一般接種站均可用健保卡上網查詢疾管署接種紀錄,健保卡貼貼紙、發放小黃卡都是簡便的檢查措施,民眾勿刻意隱匿。
不過,臺大醫院已展開疫苗混打的小型臨床試驗,預計三個月後公布結果。指揮中心表示,將作為疫苗接種政策參考。
另外,政府自購的五十六萬劑AZ疫苗、三十五萬劑莫德納疫苗,以及日本贈送的九十七萬劑AZ疫苗,昨天抵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