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ok

她是我姐姐

  •                     
  • 作者: 丘修三
  • 譯者:林宜和
  • 出版日期:2011年5月3日
  • 圖書分類:小說館--文學傑作選
  • 適用對象:中年級,高年級,
  • ISBN:978-957-751-600-8
  • 注音:無
  • 定價:230元
  • 網路特價:79182

作者簡介


丘修三
1941年生,東京學藝大學畢業,專攻殘障兒童教育,曾任特教學校教師25年,退休後專事寫作,現任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理事代表。代表作《她是我姐姐》曾獲「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新人賞」、「新美南吉兒童文學賞」、「坪田讓治文學賞」等多項大獎。另著有《風兒吹我心》,《還我大海》,《我的人生》和《用口走路》等。

譯者簡介


林宜和
1960年生,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日本白百合女子大學兒童文學碩士,現任白百合女子大學兒童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會員。在國語日報社的翻譯作品有《她是我姐姐》、《風兒吹我心》、《頑皮新老爹》,著有《元氣日本》等。現不定期於《國語日報》發表散文。

行銷特色/教師推荐


日本長銷經典‧全新編修版
◎好書大家讀推荐年度好書
◎臺北市教育局深耕閱讀選書
◎多所公私立小學閱讀課、親子共讀選書,師生一致好評!

班上也許沒有身心障礙的同學,但經由本書能讓孩子體會到世界上有如此多不幸的人,我們應該待人如己、尊重他們。──嘉義縣水上國小教師 陳怡軒
品格教育可提升孩子同理心及關懷生命,透過故事更能深入孩子的心,本書正能打動孩子的感受,成為教學的好資料。──嘉義縣秀林國小教師 侯玉桃
六篇身心殘障者的故事,讓孩子學會關懷、尊重弱勢,是品德教育、同理心及生命關懷最佳範本。篇篇溫暖、動人,能富足孩子的心靈,更是讓人笑中帶淚、動心動情的好看故事!

內容簡介


同理心──讓世界溫柔的起點
作者用關懷與愛來寫殘障孩子的遭遇,讓讀者動心動情,讀來笑中有淚,淚流下來卻又忍不住笑了。 ──薇薇夫人/知名作家

有這麼一個姐姐實在太丟人了。她不但笨而且長得很難看,塌鼻子、小眼睛加上厚嘴脣,十七歲的個子卻跟我差不多。每次和同學吵架,對方一定馬上把姐姐當笑話拿來講。
今天,沒有人聽得懂姐姐在說什麼,她卻無論如何都要上餐廳吃飯。終於上菜了,姐姐拿起侍者擱在桌上的帳單,一邊不斷的點頭,突然從位子上站起來,由提袋裡取出一個信封遞給媽媽。信封上蓋著青色的橡皮章:四月分薪資,殘障福利工藝所。 爸爸的眼眶濕潤了,低著頭的媽媽的肩膀也微微顫抖……
一踏進校長室,我的心臟猛跳起來──那個跛腳的孩子怎麼也在?「昨天,阿茂的父親到櫻花殘障學校要為公園裡發生的事討公道。阿茂說的和這個學生講的大有出入,所以要請你們來說說事實到底如何?」校長雖然語氣和藹,但深度近視眼鏡後的眼神卻逐漸嚴厲起來。
「事實是…阿茂稍微推了他…他跌倒,突然就張嘴咬住阿茂的腿不放…」我的聲音顫抖又沙啞。那孩子一聽,氣沖沖用力指著文字板上「撒謊」二字,大哭起來,不斷的捶打自己的頭和胸……
我很想下定決心走回學校跟校長說,「是我們先欺負那個孩子的!」我真想大聲喊出來……

日本知名現代兒童文學作家丘修三六篇關懷生命的經典故事,篇篇溫暖、動人。
學習將心比心,尊重弱勢,品德教育、生命關懷最佳範本!

【目錄】
1.她是我姐姐
2.愛買首飾的男生
3.盼望的婚禮
4.不可愛的天使
5.蟋蟀的哭聲
6.齒痕

推荐序


【譯者序】
有你同在 我不孤獨──丘修三的「共生」理想

文/林宜和
 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年齡、性別、國籍、種族、膚色,甚至心智或身體狀況都不同……。不過,只要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何不攜手並行,一起走過呢? 無論有無殘缺,也不計種族類別,願和所有上蒼賦予的生命同生共存。這是本書作者丘修三基本的人生哲學,也是他藉兒童文學不斷重複表達的主題。

 在日本現代兒童文學界,丘修三的經歷和創作內容都別具一格。他出身東京學藝大學,專攻特殊教育。大學畢業後,他在東京公立的特教學校任職二十五年,直到身患大病才離職。病中,丘修三閱讀了灰谷健次郎的《兔之眼》,想到自己也可以身心障礙兒當主角來撰寫兒童文學。病癒後,便開始鑽研創作方法和推出習作。短篇故事集《她是我姐姐》(一九八六年初版),參與《日本兒童文學雜誌》創作園地徵選,贏得評審一致擊節讚賞。

 《她是我姐姐》共包羅六個故事。首篇〈她是我姐姐〉,主角阿正因為有個智能障礙的姐姐阿美,因而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姐姐阿美的存在,總是讓阿正不時遭受同學嘲笑,讓他很想把姐姐隱藏起來。十七歲的阿美只會結結巴巴的講簡單的話,她第一次工作領到薪水,卻發願請全家上餐廳吃飯。當爸媽好不容易理解阿美的企圖時,不禁淚眼矇矓。飯後,阿正發現阿美微薄的薪水袋,已經被爸爸悄悄換上大鈔,以免付不起帳單了……。情結單純卻扣人心弦,充滿故事張力。故事結尾,阿正攤開作文簿用力寫下「我的姐姐」題目時,一場小小的家庭劇以微笑收場,讀者起伏的心情也獲得抒解。

 丘修三的身心障礙兒童故事並不全都是充滿溫馨的。〈齒痕〉裡,三名頑童無故霸凌筋肉萎縮的兒童,卻被後者反咬成傷;當師長出面對質時,頑童卻一逕說謊,堅持不認錯。〈不可愛的天使〉,是被同學欺侮的美少女小玲,將鬱憤發泄在無法保護自己的智障兒久枝身上,令久枝媽媽悲哀心疼。〈愛買首飾的男生〉,阿朗特異的嗜好,令他一直到轉學離校都是同學嘲弄的對象,而不知他的行為隱含感人的動機。〈蟋蟀的哭聲〉,將智障兒家庭的陰霾與苦境表達無遺。遭冤枉卻無法為自己辯白的孩子,加上只求息事寧人卻不探究真相的家長,令故事彷彿陷入沒有出口的瓶頸。就如〈盼望的婚禮〉當中,行動遲緩的阿剛,面對同是病友的美雪,在心中吶喊:「堅強一點吧!我們不獨立堅強是不行的。」殘障兒童面對現實社會,充滿荊棘和障礙。

 日本兒童文學作家砂田弘分析丘修三作品的特徵,是正視現實、發掘問題。砂田認為,一般人嘴裡說要理解和同情有缺陷的人,事實上只要碰到利害關頭,無不以自己的立場為優先,這是人的本性。不過,他強調人唯有承認自己的弱點,才能學會理解他人心中的苦痛。兒童文學者西山利佳以為,現代兒童文學已經無法蒙蔽現實,教孩子們活在虛構的真善美世界。不如藉故事將兒童心理感受到卻無法表達的真實呈現出來,另有一番意義。

 丘修三藉《她是我姐姐》反芻多年和殘障兒童相處的經驗,描寫殘障兒童面對現實的處境,逼真寫實,無人能及。不過,他並非強調自己無私或偉大。相反的,丘修三的出發點,是承認自己的偏差意識和主觀心態。他初次面對殘障兒童的時候,曾經出現不適應和排斥。但是相處日久,他完全改變了對殘障兒童的想法,產生親愛的感覺。他認為,人的思想和理念是在同步共行當中形成,因此面對現實和親身體驗是很重要的。丘修三的小說經常以正常健康的人為第一人稱,由他們的角度描寫殘障者,這是為了取得客觀冷靜的視點,避免感情偏頗。雖然這些故事與傳統健康快樂的兒童文學有別,但是丘修三總是適時插入正直的角色為殘障者說話,或是教旁觀者為自己的怯懦反省,讓故事結尾出現曙光,也教讀者不致流於「絕望」。這是作家的高明之處,也是他堅守兒童文學崗位的明證。

 《她是我姐姐》問世後一鳴驚人,連獲日本多項兒童文學大獎。其後,丘修三再接再厲推出《風兒吹我心》(一九八八年初版),擴大以殘障兒童為中心的描寫,將成人社會的殘缺和弱勢也收入創作。集結五個短篇故事的《風兒吹我心》,不但內容豐富,時代和地理背景也各有特色。〈月光下的岩石〉是二次大戰後貧窮閉鎖的日本鄉間,綽號岩石的聾啞人不但被村人蔑視,打臨時工時受雇主誤解,也無法自我辯護。〈鱸魚阿鐵〉是每天坐在平交道前看電車的智障者,因為無知無求而被頑童當成捉弄對象。〈榮盛莊的故事〉描寫筋肉萎縮患者立花,因為特異的外表和行動而引起公寓住民的糾紛。看似有同情心的鄰人,結果也以有色眼光看待他。在社會角落生活的弱勢和包圍他們的嚴苛生存環境,是《風兒吹我心》這本書的主要著墨點。不過,看似無助的殘障者,多憑堅強獨立的意志掙得一方生存空間。讀者也能在晦暗的布局當中,重新發現人性的光輝。〈我們都是一家人〉承襲〈她是我姐姐〉的智障兒兄弟觀點,從排斥到包容的心理變化描寫,呈現作家堅實的敘事功力。〈風兒吹我心〉,將智障兒直君離家冒險的經歷,用散文詩般的手法表現,教讀者一邊捏冷汗,也不禁隨直君飄忽的身影騁馳山間海岸,享受一場浪漫有趣的春日遊。這篇故事沖淡其他故事緊繃的氣氛,也教讀者得到適度的心靈解放。

 撰寫本文前,曾經請教丘修三先生有關創作的想法。丘先生回答,他一貫主張的是,無論是誰都懷有私心和偏見,其實這種偏私心態是由無知引起的。只要誠心認識對方,就能破除對彼此的歧見。他相信,無論是健全者和殘障者之間,同種人和異族人之間,還是鄰邦之間的,只要能理解和交流,都能達到同生共存的境界。

內容摘錄


【內容摘錄】
他是我姐姐
  「咚,咚,咚……」,我在一陣笨重的下樓腳步聲中,迷迷糊糊睜開眼睛,那是姐姐特有的腳步聲。
  「爸爸,快ㄏㄨㄟ,爸爸,快ㄏㄨㄟ呀!」是姐姐的聲音。
  「什麼﹖喂,媽媽,她在說什麼﹖」爸爸問。
  「她說要你下了班快點回來。」媽媽回答。
  「哎,勾ㄐㄧˊㄐㄧˊ。」姐姐說。
  「啊,勾指頭﹖好吧,媽媽,她今天究竟怎麼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阿美,為什麼要爸爸早點回家呢﹖」
  「爸爸,去,ㄘㄚㄊㄧ。」
  「什麼﹖什麼是ㄘㄚㄊㄧ﹖」
  「ㄘㄚㄊㄧ,爸爸,媽媽,阿正,去。」
  「媽媽,我得上班了,反正晚上想辦法早點回來,我走了。」
  「為什麼今天非要早點回來呢﹖」
  「ㄇㄧㄇㄧ。」姐姐一邊說,一邊用她短短的指頭比著她肥厚的嘴脣。
  「祕密﹖」我猜著說。
  「咦,正一,好像很有趣呢。」媽媽懷疑的笑起來。
  快八點鐘,我和姐姐一起出門。出了大門,我和姐姐揮揮手,分左右兩邊各自上路。五年級的我,往學校去,姐姐往她今年春天開始上班的「殘障福利工藝所」方向。
  姐姐兩個月前才開始一個人通勤。媽媽帶她練習了好一陣子,如何換乘電車和公車。好不容易姐姐才學會一個人上下班。
  ※  ※  ※
  那天下午,我被一些事絆住了,把姐姐早晨叮嚀的事丟到腦後。都是要命的作文習題害的。老師出的題目是「我的兄弟姊妹」。我們家只有姐姐和我兩個孩子,除了姐姐,我沒有別人可寫。不幸我的姐姐卻是一個智能不足的蒙古症患者。
  姐姐雖然已經十七歲了,卻連拼音字母都讀不好,她只會寫自己的名字,數目計算也一竅不通,用錢更是不靈光。
  去年元旦就發生一些事情。我和姐姐都分到壓歲錢。姐姐拿了一張一千元鈔票要和我換十元硬幣,她是為了要買自動販賣機裡的瓶裝果汁。我和她交換可是賺了一筆。
  雖然我的良心有點兒過不去,但姐姐卻很高興,因為她以為一張鈔票只能換一個硬幣,我卻「好心」多送她四、五個。姐姐手足舞蹈的向媽媽報告,說她和我換錢,「多」賺了幾個銅板。結果我的騙局被揭穿了。
  「是姐姐自己要和我換錢的。」我厚著臉皮辯駁。
  「一千元等於多少硬幣,你不會不知道吧﹖」媽媽很生氣的罵我。
  「姐姐自己說,那樣換就好啦。」我嘴硬的說。
  「姐姐是不懂才這麼說的。你這樣做,不是把姐姐當傻瓜嗎﹖」媽媽說完便哭了。
  我本來不當一回事,想不到卻遭到媽媽嚴重的責罵,早知道就不要同情姐姐,只給她一個硬幣就不會出事了。
  有這麼一個姐姐,實在太丟人了。她不但笨,而且長得很難看,身體又胖。她已經十七歲了,個子卻跟我差不多。塌鼻子,小眼睛,加上厚嘴脣,想要讚美她一句都很難。總之,姐姐沒有一點值得向人炫燿的。
  同學來家裡玩,看到姐姐都會問:「咦,那是誰﹖」
  我總要鼓起勇氣才能回答:「我的姐姐。」
  他們的反應一定是滿臉驚訝的表情。
  同學們在背後講什麼我都知道。每次和同學吵架,對方一定馬上把姐姐的笑話拿出來講。所以我乾脆儘量不帶同學到家裡玩。
  記得三年級的時候,有兩個同學到我家玩。第二天,我到學校,姐姐的笑話便傳遍了全班。
  「喂,正一的姐姐聽說不會數數兒﹖」
  「還聽說講話像嬰兒一樣。」
  其中有人更不客氣的說:「又矮,又胖,又醜,難看死了。」
  還有人一邊說:「臉就像這樣。」一邊用手指扯著眼角做出鬼臉。
  「總之,就是這個有問題。」還有人用食指在腦袋旁邊打圈圈,表示姐姐腦筋有問題。
  我緊緊咬住嘴脣,強忍著不哭出來。同學們竟然不顧我的自尊,還拼命問:「帶你姐姐來給我們看看好嗎﹖」好像是看動物園的猴子一般。
  桌上的作文簿攤開未動。我用兩手托住臉,腦子裡盡是同學取笑姐姐的作怪聲。
  如果我沒有姐姐,那有多好。
  不,還是有姐姐的好。我不喜歡當獨子。雖然姐姐添了我不少麻煩,但是她也帶給我不少樂趣。她很聽我的話,也挺溫柔的……。結論是有姐姐比較好。  
 但是……,桌上的作文簿上卻只寫了「我的姐姐」一個題目,怎麼都起不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