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ok

風吹來的瑪麗.包萍

  •                     
  • 作者:P. L. 崔弗絲(P. L. Travers)
  • 繪者:許書寧
  • 譯者:吳宜潔
  • 出版日期:2010年7月10日
  • 圖書分類:小說館--保母包萍
  • 適用對象:高年級,國中以上,
  • ISBN:978-957-751-587-2
  • 注音:無
  • 定價:240元
  • 網路特價:79190

作者/繪者/譯者簡介


【作者】
P. L. 崔弗絲(P. L. Travers)
出生於澳洲,於1924年隻身前往英國,展開她的寫作生涯,在1996年逝世於倫敦。
P. L. 崔弗絲(1899-1996)身兼劇評家、旅遊散文家、書評家、講師,同時也是瑪麗.包萍的創造者。崔弗絲一共寫了八部瑪麗.包萍作品,包括《風吹來了瑪麗.包萍》(1934)、《瑪麗.包萍回來了》(1935)、《瑪麗.包萍開了門》(1943)、《瑪麗.包萍在公園》(1952)等。崔弗絲也撰寫其他童書與成人書,但最為讀者熟知的還是瑪麗.包萍這個角色。

【繪者】
許書寧
愛畫畫,愛作夢的北港孩子。先後畢業於輔仁大學大傳系廣告組及大阪總合設計專門學校繪本科。作品曾獲關西美術文化展讀賣電視獎、STAEDTLER舉辦筆繪CD-R設計比賽入選,也曾入選青林文化「安徒生童話插畫創作獎」、及2005年、2006年度臺灣兒童文學精華集、「第六屆貓頭鷹愛家手繪書比賽二獎」等獎項。她的文字與圖像作品除了在報章雜誌以及書籍封面上可以見到外,主要的文圖出版作品有:《戀的芬多精》圖、《愛蓋章的國王》文圖、《半路遇上幸福》文圖、《天使的禮物》、《奇妙的耶穌》文等。

【譯者】
吳宜潔
臺大外文系畢業,英國瑞汀大學兒童文學碩士。曾任美國紐伯瑞金獎作家Linda Sue Park訪臺隨行口譯、臺北國際書展兒童館策展助理、基隆市文化局英語繪本講師。喜歡閱讀周圍的人,覺得平凡的事物裡裹著最深的奇幻。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偽倫敦》、《生存遊戲》、《失控的邏輯課》、《星期三戰爭》、《好心的大爺!幫幫忙!》、《玫瑰的繽紛日記》、《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合譯)等。

行銷特色


獻給各個年紀的「孩子」!──保母包萍系列

保母包萍回來了 奇幻文學經典中的經典
千呼萬喚 好書終於再版!千萬不要錯過!

原著風靡全球,長銷破千萬冊
經典改編電影、舞臺劇 引發包萍風潮
四十年前,當華特•迪士尼第一次讀到保母包萍這個故事時就深受吸引,經過一番周旋才得到原作者的首肯搬上銀幕,改編成迪士尼經典名片《歡樂滿人間》,共獲得奥斯卡13項提名、5項得獎的殊榮,被評為十大賣座影片。茱麗•安德鲁絲在片中飾演瑪麗.包萍,贏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四十年後的今天,舞臺劇在倫敦、紐約百老匯熱烈上演。

《保母包萍》是同時獻給大人和孩子的一部經典文學作品,100%童年滿足、100%自由想像、100%奇幻故事、100%美好閱讀經驗,絕對值得一讀再讀。

內容簡介


東風呼呼一吹,整棟房子都在搖晃,瑪麗.包萍就這麼撐著傘從天而降,來到櫻樹巷十七號,照顧起班克斯家的孩子——珍、麥可和雙胞胎兄妹約翰與芭芭拉,並從此改變他們所見的世界。
瑪麗.包萍和一般的保母不一樣,總能讓最平凡無奇的事變得稀奇古怪。她能滑上樓梯欄杆,從空空的地毯包裡揪出各種法寶,還能跟風聊天和八哥鳥抬槓!帶孩子們穿越日常生活的祕密夾縫,去拜訪入夜的動物園、神祕的商店、奇妙的人物,遨遊夜空與海底......。
還有誰能把孩子領進神奇國度歷險,卻又安然無恙的回歸現實世界?只有最受愛戴的超級保母——瑪麗.包萍!

呼呼呼,颳東風了!保母包萍來了。她一手抓住傘柄,一手抓住提袋,像傘兵一樣降落在大門前。
呼呼呼,颳西風了!保母包萍要走了。她一手抓住傘柄,一手抓住提袋,像一個氣球,冉冉上升到白雲深處。
這兩個畫面,是我讀《保母包萍》這本書留下的深刻印象,至今沒有忘記。
我讀國語日報的《保母包萍》中文本,已經是一個大人。但是閱讀的時候卻一直站在保母包萍這一邊,支持著她。我想小讀者更會是這樣。到了保母包萍要離去的時候,我更像班克斯一家的小孩子一樣,心中湧起不捨和感傷。《保母包萍》真是一本令人難忘的故事書。
——林良/知名兒童文學作家

只要有瑪麗.包萍在的地方,孩子們總說不清現實世界是如何融入幻想。讀者也是這樣——這正是好的奇幻文學指標。 ——紐約時報


名家推薦 


讓瑪麗‧包萍照顧的孩子,會多一雙翅膀。
——林文寶/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保母包萍是童書的經典形像之一,也是跨世代的共同回憶!
——林世仁/兒童文學作家

包萍像風一樣吹進心頭,翻攪出所有天真的夢境……
——宋珮/中原大學人文教育學院講師

有魔法能看穿孩子心思,帶給孩子開心驚喜的保母包萍,像極了現代另類「巫婆」。
——洪文瓊/臺東大學語文研究所退休教授

若想要有一位又酷、又不過時,常讓你驚訝的朋友,請來找瑪麗.包萍。
——柯華葳/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發生在櫻樹巷十七號的故事,仍然是今天每個孩子的歡樂和夢想!
——桂文亞/作家‧兒童文學工作者

作者盼望的卻是藉女主角的形塑,來調整為人父母者改變對兒女的教養方式。
——張子樟/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臺北教育大學兼任教授

閱讀這故事會發覺;眼睛看得見的日常的世界,跟眼睛看不見的,另一個很大的世界,其實只是相鄰近而已。——傅林統/兒童文學作家

分享想像成真的驚奇趣味,引領讀者跌入奇幻世界的懷抱中,這是一本小、大通吃的好書。——蔡淑媖/北縣書香協會理事長

保母包萍像是有法力的巫婆,又像帶來快樂的耶誕老公公。
——嚴淑玲/誠品兒童書店店長



十足的人性,加上十足的「仙女性」——瑪麗・包萍的不尋常魅力!
許書寧/作家‧本書插畫繪者


我相信,只要提起「保母包萍」四個字,許多和我擁有類似閱讀履歷的讀者們,一定會忍不住大聲尖叫。對於一群漸漸可以不靠注音認字,開始體會到閱讀樂趣的孩子們而言,有一套書,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陪伴角色。寫到這裡,我幾乎已經看見許多宛如擣蒜般拼命點頭的可愛臉孔了。大家一定知道我指的是「哪一套書」,也就是國語日報於1960到80年代間出版、細長外型宛如外國再生紙平裝書的經典翻譯名著。那些美麗的小書有著微微泛黃的書頁,翻起來會發出好聽的聲音,更可以透過薄薄的紙背,依稀見到隔頁的油墨痕跡。他們的名字,有《柳林中的風聲》、《魔衣櫥》、《蟋蟀、老鼠、貓》,也有《小女超人》、《布娃娃漫遊記》、《巧貓童話》,還有《萬能車》、《大謊話》、《三個小精靈》……等等。當然,更不會有人錯過《保母包萍》!
「保母包萍」究竟是誰?
故事得從多霧倫敦的某戶人家開始講起。櫻樹巷十七號的班克斯家,竟然在四個月內走掉了六個保母。看來,沒有人受得了那戶人家的四個頑皮孩子,就連他們的媽媽都頭痛欲裂、舉起雙手投降。可是,正當班克斯太太坐在客廳裡,苦著臉構思求才廣告時,門外卻不請自來地出現了一個人影。那人來得無聲無息,簡直就像承載著她的東風般,來無影,去無蹤。她的名字,就叫做「瑪麗・包萍」……
珍和麥可看見客人有一頭烏溜溜的黑髮──「真像木頭做的荷蘭娃娃。」珍低聲的說。而且她很瘦,手腳也很大,還有一對清澈的藍色小眼睛。
這位長得像荷蘭木偶的保母於登場的那一刻起,就完全擄獲了孩子們的心。她坐著樓梯把手「滑上樓」,又從空空的手提包裡接二連三地拿出所有不可能放得進去的東西。最有趣的是,雖然包萍能夠實現任何她願意做的事,作者崔弗絲(P. L. Travers)卻沒有將她筆下的神仙保母,勉強壓進童書史中經常出現的慣例模子中。保母包萍之所以與眾不同,正因為她既不像傳統的老婆婆魔女般和藹可親又樂善好施,也不像幾乎透明的精靈小仙女般不食人間煙火。這位隨風而來的瑪麗・包萍就和每一個人一樣,會餓會渴會發脾氣,帶著無比的自信與一點點兒虛榮心,也會在工作之餘要求休假,生活得腳踏實地。
我想,十足的人性,加上十足的「仙女性」,應該就是構成瑪麗・包萍不尋常魅力的原因之一吧。這套兒童文學史上的經典名著打從1934年誕生開始,就讓全世界的小朋友由衷相信,世界上真有這麼一位乘風而來的神仙保母,只要自己「渴望」得夠深,誰也說不準哪一天,她不會提著地毯做的手提包,腋下夾著鸚鵡頭雨傘,忽然出現在你家門口!
這樣出於小小讀者的純真渴望,直到今天,依然以各種形式存在。當我住在倫敦的時候,經常於各式販賣食品飲料、報章雜誌及生活用品的小店裡,發現這位神仙保母在公布欄裡遺留下來的痕跡:「想找瑪麗包萍嗎?週休二日。請電XXX」、「尋求包萍!九歲孩童一名。倫敦三區。包食宿」、「你的孩子需要真正的保母包萍嗎?請恰XXX人力派遣公司」……每一次,當我在那堆花花綠綠、雜亂無章的尋人賣物租貸留言紙條中,發現這樣的「廣告詞」,總會一個人傻呼呼地微笑起來。
叫人扼腕的是,雖然保母包萍的魅力席捲全球,也曾被改編成電影、推上倫敦西區與百老匯的音樂劇舞臺,造成一票難求的熱潮;多年以來,臺灣的讀者們卻一直沒有閱讀全套著作的眼福。因此,當我知道國語日報即將重新出版這套迷人的小書,又願意提供給我畫插圖的機會時,心中的那股激動、高興、狂喜、感動、雀躍、與興奮,真的沒有任何字眼可以形容殆盡。想想,自己竟然能夠藉著畫筆,一躍而進那個從小著迷不已的美妙世界,用墨水畫出的線條參與故事!世界上有多少讀者,能夠得到如此作夢般的機會?
謝謝國語日報,重新為臺灣的讀者喚回了保母包萍!我想,對於每一位翻開書本的人而言,這套書將不全然止於懷舊,卻會是永遠不滅的嶄新。


推荐


瑪麗.包萍系列迴響
「我們的老朋友瑪麗.包萍又回來了,要是你喜歡她的初次登場,千萬別錯過她的最新歷險……書裡有股難喻的魅力……異想天開、多愁善感,同時又幽默、充滿想像力、詩意、原創性。」
——紐約晚報

「我【先前】稱讚她是『逗趣的新角色』,現在卻覺得《瑪麗.包萍開了門》更勝一籌——閃耀著魔法的育嬰術,那麼溫暖的懂得孩子的心。」——號角雜誌

「一貫的好作品。」——普洛維登司週日報

【網路推荐】
一本在網路上一再受到討論、回味的好書

◎很想問問有沒有人看過《保姆包萍》,這本書是很多年以前國語日報出版的,原文書應該不只一本,而是一套,但是我只看過《保姆包萍》這一本而已,有沒有人知道有哪家出版社有出這套書?
(網友/Suca)

◎那麼多幼年時看過的好書的回憶,令人連看到書名都令人懷念不已!可惜身在臺灣的我,只能在回憶中垂涎三尺,原版原文書不易購得,也因為程度不足而受到限制,面對好書絕版的心聲,為什麼書商們都看不到、聽不到呢?
(網友/nonna)

◎這次放假又將國語日報社出版的《保母包萍》拿出來看,真的好喜歡!!請有人知道那裡可以買到「保姆包萍系列」嗎?
(網友/JBH)

◎小時候家裡也是有數十本國語日報出版的童書……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兒童文學傑作選,其中最愛的《保母包萍》都看了不下數十遍,看到書都爛了。
(網友/小仔)

◎我相當懷念許多的好書,像是國語日報出版的《保姆包萍》及《風吹來的保姆。我之前一直在尋找此書,卻總遍尋不著,好書絕對值得再版!
(網友/蠶)


目次


第一章 東風
第二章 休假日
第三章 笑氣
第四章 拉克小姐的安德魯
第五章 愛跳舞的牛
第六章 不愉快的星期二
第七章 鳥婦
第八章 柯麗太太
第九章 約翰和芭芭拉的故事
第十章 滿月
第十一章 耶誕禮物
第十二章 西風

內容摘錄


第一章 東風

 要是你想找櫻樹巷,問問站在十字路口的警察先生就行了。他會把頭盔輕輕往一邊推,搔著頭想一下,再用戴著白手套的大手一指,告訴你說:「先右轉再左轉,最後再往右轉就到了。早啊。」

 確實如此——只要遵照他的指示就會找到,並正好來到櫻樹巷中央。這條巷子的一邊是房子,另一邊是公園,中間則是一排搖曳生姿的櫻花樹。

 若你想找十七號——你應該會想找一找,因為這本書寫的就是那棟獨特的房子——馬上便能看到。首先,它是這條巷子裡最迷你的一棟;再來,它是唯一看上去算是破舊的房子,實在需要重新上漆了。不過,這棟房子的主人班克斯先生曾跟他的太太說:「或是選一棟漂亮、乾淨、舒適的房子,或是要那四個孩子。兩個只能選一個,因為我沒那麼多銀子。」

 仔細考慮一番以後,班克斯太太決定要她的四個寶貝:老大珍,老二麥可,和一對年紀最小的雙胞胎兄妹約翰、芭芭拉。一切就這麼敲定,班克斯一家於是搬來十七號,請布禮兒太太為他們煮飯,愛倫擺餐具。還有羅伯森.艾伊負責除草、洗刀具、擦皮鞋。班克斯太太總是說:「真是浪費他的時間還有我的錢哪。」

 除了這幾位以外,當然還有保母凱蒂。不過,她其實不該被寫進來,因為她恰巧在不久前離開了。

 「她沒徵得你同意,就一聲不響的走人,叫我該怎麼辦啊?」班克斯太太這麼問班克斯先生。

 「登廣告啊,親愛的。」班克斯先生說,一邊把他的鞋穿上。「真希望羅伯森.艾伊也不聲不響的走人。他又把我的一隻靴子擦得晶亮,另一隻完全沒擦,看起來真不搭調哪。」

 班克斯太太說:「這不是什麼要緊的事。你還沒告訴我保母的事該怎麼辦啊。」

 「還能怎麼辦?人都已經走啦。」班克斯先生答道:「要是我,唔,就找人在報上刊個廣告,說珍、麥可、約翰、芭芭拉(可別提到他們的媽媽)需要一位最好的保母,開的薪水最低,又能立刻上任,相信這樣就會有大排長龍的保母湧進門口,把我惹得很惱,因為她們妨礙交通,害我得塞錢給警察,誰叫給他添了這麼多麻煩。好了,我該走了。唔,這天冷得像在北極。風究竟是往哪裡颳啊?」

 就在班克斯先生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把頭探出窗外,低頭看位在巷角的海軍上將布姆的家。那是櫻樹巷內最豪華的別墅,整條巷子的居民都以它為榮,因為建得像艘大船,花園裡有根旗杆,屋頂還有隻鍍金風信雞,形狀像是天文望遠鏡。

 「哈!」班克斯先生急忙把頭縮回來。「上將的風信雞說是東風——我想也是。骨頭凍得像是結冰啦,得穿兩件外套才行。」他心不在焉的吻了吻太太的鼻子、向孩子們揮揮手,便出門往城裡走去。

 城裡是班克斯先生每天都去的地方——當然,除了星期日和銀行休假日以外——他坐在一張大桌子前的一把大椅子上,每天汲汲營營的賺錢。他會把便士、仙令和三便士的硬幣揀出來,裝進他的黑公事包帶回家。有時他會拿幾個硬幣給珍和麥可,讓他們放進存錢筒裡。要是他沒帶錢回來,他就說:「銀行破產咯。」這樣他們就知道那天他沒賺到什麼錢。

 唔,班克斯先生拎著他的黑包包出門去了,班克斯太太則坐在客廳裡,整天都在給報社寫信,求他們趕緊派幾個保母來,她正心急如焚的等待。樓上的嬰兒房裡,珍和麥可也在窗前守候,心想究竟會是什麼人來。凱蒂保母終於走了,他們都很高興,因為他們從沒喜歡過她——那人又老又胖,身上還有一股病人喝的麥茶味。什麼人都會比凱蒂好,雖然不一定好多少,他們這麼想著。

 黃昏快躲到公園背後時,布禮兒太太和愛倫為他們送來晚飯,並幫雙胞胎洗澡。飯後,珍和麥可繼續坐在窗前,一邊等爸爸回來,一邊聽著東風在巷內赤裸的櫻樹枝間穿梭的聲音。那些樹在微光中忽而彎下、忽而偏向一方,看起來就像是瘋了,舞著要把樹根從地裡拔出來。

 「回來了!」麥可喊著,突然指著一個正用力敲門的人影。珍就著越來越深的暗影窺看。

 「那不是爸爸,」珍說:「是別人。」

 那個人被風吹得前後搖晃,舉起手轉開門閂。這會兒他們看出那是一個女人,一手抓著帽子,一手拎著一只包包。就在他們看著時,珍和麥可突然目睹一件奇怪的事發生——那人一進大門,風好似立刻將她捲起,一股腦的扔進屋裡。就好像風先把她推到門前,等她把門打開,然後再把她舉起,人連同包包一塊兒推到屋子前面。孩子們看得目不轉睛,只聽見「砰」的一聲,十分嚇人。她一著陸,整棟屋子都在搖晃。

 「真有趣哪!從沒看過這種事!」麥可說。

 「走!去看看究竟是誰!」珍說,接著一把抓起麥可的手,把他拉開窗邊。兩人穿過嬰兒房,來到樓梯平臺上。站在這裡,前廳的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他們看著媽媽走出客廳,一位客人跟在後面。珍和麥可看見客人有一頭烏溜溜的黑髮——「真像木頭做的荷蘭娃娃。」珍低聲的說。而且她很瘦,手腳卻很大,還有一對清澈的藍色小眼睛。

 「你會發現他們都是很乖的孩子。」班克斯太太說。

 麥可用手肘抵了抵珍的肋骨。

 「決不會惹麻煩。」班克斯太太繼續說,聲音裡有些猶豫,彷彿不大相信自己的話。他們聽見客人吸吸鼻子,好像她也不怎麼相信。

 「唔,介紹人的部分——」班克斯太太繼續說。

 「噢,我不需要什麼介紹人推薦,這是我的規矩。」客人堅定的說。班克斯太太聽了睜大眼睛。

 「可是我以為這是慣例。」她說:「我是說——大家都這麼做。」

 「我認為那是相當舊式的做法,」珍和麥可聽見客人斬釘截鐵的說:「非常過時。或者說,完全落伍。」

 班克斯太太就怕別人覺得她落伍。她不能忍受過時,所以馬上說:

 「那好,我們就跳過這項。我剛剛的意思只是除非你……呃……需要介紹人的話。嬰兒房在樓上——」她為客人帶路,往樓梯走,一面走一面講個不停,因此絲毫沒有注意到客人的動作。但是,站在樓梯平臺的珍和麥可,卻把她的不凡舉動看得一清二楚。

 她當然跟著班克斯太太上樓梯,但並不是按照平常爬樓梯的樣子走。她手裡拎著大包包,姿態優雅的扶著樓梯欄杆往上滑,和班克斯太太同一時間抵達平臺。這種事,珍和麥可長這麼大可從沒遇過。他們自己當然也在欄杆上滑過,不過是由上往下滑,至於往上滑嘛……從沒有過!他們用好奇的眼神打量這位奇怪的新客人。

 「唔,那就這麼決定啦。」孩子們的媽輕鬆的嘆了口氣。

 「嗯,要是我覺得滿意的話。」她用一條紅白相間的印花大手帕擦了擦鼻子說。

 「喂,孩子們!」班克斯太太突然看見他們倆。「你們在那兒做什麼呀?這位是你們的新保母——瑪麗.包萍。珍、麥可,向保母問好!這兩位——」她對著小床裡的那對嬰兒揮揮手說:「則是雙胞胎兄妹。」

 瑪麗.包萍定神望著他們,一個接著一個細細打量,像是在決定自己究竟喜歡不喜歡他們。

 「我們還可以吧?」麥可說。

 「麥可,不要頑皮。」他的媽媽說。

 瑪麗.包萍依舊以探尋的眼光看著四個孩子,然後又長又響的吸吸鼻子,似乎表示她已拿定主意。最後她說:

 「我接受這份工作。」

 「那副樣子,」後來班克斯太太向她丈夫說:「就像她賜給我們什麼莫大的榮幸。」

 「或許真的是吧。」班克斯先生說。他將鼻子探到報紙一角旁,隨後又縮了回去。

 他們的媽媽走了以後,珍和麥可悄悄往瑪麗.包萍的方向移動。她仍一動不動、像根電線杆的杵在原地,手臂在胸前交叉。

 「你是怎麼來的呀?」珍問:「看起來像是風把你吹來的。」

 「確實是啊。」瑪麗.包萍簡短的說。她伸手解開脖子上的圍巾,摘下帽子,掛在一根床柱上。

 瑪麗.包萍好像不打算再說下去——雖然她不斷擤鼻子——珍也就沒有再說什麼。但是,當她彎下腰準備打開包包時,麥可實在忍不住了。

 「這個包包好奇怪哪!」說完他伸手捏了一下。

 「是地毯,」瑪麗.包萍說,一邊把鑰匙插進鎖中。

 「你是說裡頭裝的是地毯?」

 「不。是用地毯做的。」

 「噢,」麥可說:「我懂了。」雖然他其實並不明白。

 等包包終於打開時,珍和麥可更是大吃一驚,因為裡面完全是空的!

 「咦?」珍說:「怎麼什麼都沒有?」

 「你說什麼都沒有是什麼意思?」瑪麗.包萍問珍。她站起來,好像受了侮辱。「你是說裡面沒有東西嗎?」

 她一邊說,一邊從空包包裡拉出一條白圍裙繫在腰上。然後她又拿出一大塊肥皂、一把牙刷、一包髮夾、一瓶香水、一把小折椅、一盒治喉頭痛的藥片。

 珍和麥可簡直目瞪口呆。

 「可是我剛剛明明看見,」麥可小聲的說:「袋子裡本來是空的啊。」

 「噓!」珍說。這時瑪麗.包萍掏出一只大瓶子,上頭的標籤寫著:「睡覺前喝一大匙。」

 瓶頸還附有一個小湯匙,瑪麗.包萍倒出一小匙深紅色液體。

 「是你的藥嗎?」麥可很感興趣的問。

 「不是,是給你們喝的。」瑪麗.包萍說,把湯匙遞給他。麥可驚得瞪大眼睛。他皺起鼻子,開始抗議。

 「我不要。我不需要。我不要喝!」

 但是瑪麗.包萍的眼睛直直盯著他,麥可突然發現自己不能望著她,違抗她。她身上有股奇怪、不凡的氣質——讓你既害怕又興奮。湯匙送到他嘴邊,他憋住氣,閉起眼一口吞下,嘴裡立刻出現甘甜的滋味。他的舌頭在嘴裡轉了一圈然後嚥下,臉上露出一抹微笑。

 「是草莓冰,」他狂喜的說:「再來一匙、再來一匙、再來一匙!」

 但是瑪麗.包萍的臉依舊嚴肅,轉而為珍倒了一匙。那汁液是銀色、綠色、黃色。珍嚐了嚐。

 「是萊姆果汁。」她說,舌頭回味的在脣上打轉。然而,當她看見瑪麗.包萍拿著瓶子向雙胞胎走去,她立刻衝上前擋住她。

 「噢,不要——拜託。他們太小了,這樣對他們不好。拜託!」

 瑪麗.包萍沒有理睬她,只向珍瞪了一眼,然後把湯匙送到約翰嘴邊。約翰迫不及待的用舌頭舔了舔。從掉在他圍兜上的那幾滴看來,珍和麥可發現這一次湯匙盛的是牛奶。芭芭拉也喝了她的那一份。嚥下去以後,她還把湯匙舔了兩次。

 瑪麗.包萍又倒了一匙,自己一本正經的喝下。

 「蘭姆甜酒。」她說著,咂咂嘴,把瓶蓋蓋回去。

 珍和麥可驚異的瞪大眼睛,但是他們沒有太多時間驚訝,因為瑪麗.包萍把神奇瓶子放在壁爐架上,接著轉過身來。

 「好啦,」她說:「該上床睡覺了。」然後開始幫他們脫衣服。以前凱蒂保母幫他們解鈕扣、拉鍊時都得好言相勸、連哄帶騙,瑪麗.包萍卻只向鈕扣望了一眼,所有鈕扣就立刻一一解開——拉鍊也是。不到一分鐘,他們發現自己已經躺在床上,就著夜晚的微光,看著瑪麗.包萍繼續把包包裡的東西拿出來。

 從這地毯做的包包裡,她拿出七件法蘭絨睡袍、四件棉質睡衣、一雙皮靴、一套外衣、兩頂浴帽和一本明信片集冊。最後拿出來的是露營用的折疊床架,和一整套棉絨毛被。她把床架在約翰和芭芭拉的小床中間。

 珍和麥可坐在床上,環抱身體專心注視著。這一切都讓他們驚訝得說不出話,不過兩個人都知道:櫻樹巷十七號就快有奇怪又美妙的事發生了。

 瑪麗.包萍套上其中一件法蘭絨睡袍,接著開始從裡面脫衣服,彷彿睡袍是頂大帳篷似的。這新奇的一切把麥可徹底迷住,他再也無法保持沉默,於是對她大喊:
「瑪麗.包萍,」他叫著:「你永遠不會離開我們,對嗎?」

 睡袍底下沒有傳來任何回覆。麥可按耐不住。

 「你不會離開我們對吧?」他焦躁不安的問。

 瑪麗.包萍的頭從睡袍上方伸了出來,模樣很兇。

 「要是再說一句話,」她威脅道:「我就去叫警察。」

 「我只是想說,」麥可開始溫順的說:「我們希望你不會不久後又離開——」他停住,心裡又窘又困惑。

 瑪麗.包萍沒有出聲,看看他,再看看珍。她又吸吸鼻子。

 「我會待到風再轉向的時候。」她只是這麼說,接著吹熄蠟燭就寢。

 「那就好。」麥可半對自己說,半對珍說。但是珍沒有在聽,因為她正在回想方才發生的那些事,一邊想著……
————
 這就是瑪麗.包萍來到櫻樹巷十七號的經過。雖然有時他們也懷念凱蒂保母在時那樣平凡安靜的日子,但每個人都很慶幸瑪麗.包萍的到來。班克斯先生很高興,因為她是自己來的,沒有阻礙交通,所以他用不著付警察錢。班克斯太太很高興,因為她能夠跟每個人說她孩子的保母是位摩登人物,不信推薦信那一套。布禮兒太太和愛倫也很高興,因為這會兒她們能成天窩在廚房喝濃茶,再也不必為嬰兒準備食物。羅伯森.艾伊更是高興,因為瑪麗.包萍只有一雙鞋,而且總是自己擦。

 然而,沒有人知道瑪麗.包萍的感受如何,因為她從不對任何人提起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