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疫苗通報死亡最年輕個案
15歲少女打BNT後不治 疑腦神經病變

黃國甦/臺北報導 (2021/10/26)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十月二十二日到二十四日新增一百五十一件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不良事件通報,其中七件為死亡通報,包括桃園市一名十五歲女特教生,是國內年紀最小的不良事件死亡通報個案。該名學生有神經系統病變病史,九月二十四日接種第一劑BNT後並無不適,不料十月十五日上體育課時身體不舒服,校護等醫護人員現場急救,並緊急送醫,但到院前死亡。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女學生的行政相驗結果顯示,死因疑似為腦神經病變,家屬已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指揮中心統計,國內疫苗接種人口覆蓋率累計約六成七,劑次人口比約九成五;至於第十三輪是否開放疫苗混打,指揮中心未正面證實,但開放後民眾可更改疫苗廠牌意願登記,預計僅開放AZ和mRNA疫苗混打,BNT和莫德納是否混打,須視後續到貨量而定。

 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前往立法院備詢指出,十一月二日不會降級,但因應春節期間返臺潮,研議開放居家檢疫,也考慮如果家人一起返臺,可同房檢疫;臺灣數位疫苗證明規畫完成,採歐洲模式,已請外館與他國推動雙邊認證,除了認可臺灣的緊急使用授權疫苗,原則上也列入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疫苗,但會例外排除。

 不過,陳時中坦言,疫苗接種高峰已過,臺灣國產高端疫苗已驗收兩百二十三萬劑,目前僅接種一百三十六萬劑,有數百萬劑可能無法打完,但高端嘗試在巴拉圭申請緊急使用授權,也有其他國家與臺灣接洽疫苗事宜,因此可能會援贈他國。

 昨天國內新增八例確診病例,包括兩例本土、六例境外移入;另增一例死亡,為八十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史及相關活動接觸史,六月八日因食欲不振、昏睡就醫採檢,當天住院隔離治療,十日確診,七月二十三日出院返家。但十月一日再度因身體不適住院,多次核酸檢驗為陰性,二十二日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