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 屏東果農妻子染Delta病毒不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國內新冠肺炎病例新增三十三例,包括三十例本土個案、三例境外移入,本土個案以雙北市各十一例最多,都重回兩位數;另增四例死亡,其中一例為屏東縣Delta變種病毒群聚感染案中的果農妻子,是我國首例Delta死亡個案。指揮官陳時中說,本土個案有二十例是居家隔離者,雙北清零雖有困難,但不明感染源個案趨少,不影響警戒降級。
考慮疫情趨緩,指揮中心宣布,有條件開放社區失智服務據點,服務人員、服務對象及陪同者都須接種疫苗,或提供三天內抗原快篩或PCR檢驗陰性證明。
另外,接種疫苗後死亡的不良反應事件,近期每天都有增加,昨天新增八人。指揮中心表示,有五人接種AZ疫苗,三人接種莫德納疫苗,其中一名三十六歲男性,本身有心臟衰竭、乾癬免疫疾病,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第二天,身體開始發熱,十三天後死亡,是目前最年輕莫德納疫苗接種後死亡者。
日前基層醫療協會和兒科醫學會抗議指稱,協助疫苗接種,但每劑只領每人次一百元處置費,行政費僅補助四十元,形同虧本替國家執行政策。指揮中心宣布,處置費維持不變,但行政費增至一百元,此外,除了原本診所單月施打逾一千人發放三萬元,逾一千六百人發六萬元,考慮部分診所規模不大,新增施打逾五百人次可領一萬五千元獎勵金。
對於七月二十六日後,疫情警戒是否降級,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新北將以階梯式、分階段方式緩降級,例如打過疫苗、有急迫性、有需求性的團體優先開放,並以戶外優先,室內其次,一步一步來,脫口罩則在最後。
臺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將以穩健式鬆綁、漸進式解封為原則,除了優先針對長照、教育、社福、身心障礙四大系統漸進鬆綁,藝文活動或小型觀光、經濟活動,也規畫逐步穩健鬆綁。
臺北市繼托嬰中心、幼兒園、安親班開放後,副市長蔡炳坤說,臺北市共有一千八百九十三家補習班業者申請疫苗施打,教育局在七月十九日完成一萬兩千人造冊,待中央核定名冊、發配疫苗,即可施打,打完疫苗後十四天就可開業。